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取舍化学教学首页.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04117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取舍化学教学首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取舍化学教学首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取舍化学教学首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取舍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取舍|化学教学首页化学教学首页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应改变以前那种机械僵化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笔者对化学教学中的取舍作了肤浅的思考与探索,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学会取舍 教参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6-0167-01 教学中,早已被人否定了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并没有因被否定而退出历史的舞台。我当学生时,对这生命力顽强的“满堂灌”深恶痛绝。可是自己当教师之后,还是违心地给学生“灌”了好几年,

2、真是惭愧不已。大概是因为经验不足、学识不够、缺少恒心之故,我最初的新尝试都失败了,沮丧之余只好走老路。在一次外出培训时,就化学课的教法问题我请教了一位资深教师,他只给我说了四个字“学会取舍”,让我自己在教学中去慢慢体会。“学会取舍”,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有两层涵义,一是教学中要有取舍;二是教学中要会取舍。为什么要有取舍呢?我反省了自己过去几年的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取舍:一是教学内容没有取舍,充当教参的二传手,以教师(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为手段,向学生灌输式地传授知识;学生则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二是教法陈旧,一堂课在时间安排上没有取舍。这样一

3、来,学生就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可悲的“容器”,怎会有好的效果呢?三是课后练习没有取舍。如果在这三方面都有所取舍,情况将会怎样?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应怎样取舍谈谈笔者的见解。一、教学内容应有取舍 没有谁规定教师必须把教参上的内容全部教给学生,“教参”,顾名思义,它只能是教学中的参考,我们没有必要当教参的二传手。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便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下功夫。万事开头难。起初我也无从下手,似乎教参上的内容都很重要,学生都须掌握。后来,我采取了一种笨办法,那就是投石问路,在上课之前,找几个中等生来问一问,看他们对我将要讲的内容是否已经了解,掌握的程度怎样,然后,我才决定讲与不讲,讲到哪种程度。这样一来,教学

4、便有了一定的起色,减少了盲目性,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师生都能集中精力攻重点、难点。后来,我花了一段时间,通读了九年级化学教参,并研究了近几年来的中考题,大致清楚了各单元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内容,翻开教参我便能较准确地判断某个知识点学生是否学过及学到哪种程度,然后以此作为我取舍教学内容的依据。最后,我从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巧安排,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比如,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二节“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其重点是能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生成物的密度和溶解性,正确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在上课时,不用教师亲自演示,让学生们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或氢气的实验,通过师

5、生共同探究,学生不难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收集装置和制取方法。具体的实验操作可完全放手让学生做,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一堂课时间安排上应有取舍 时间安排上的取舍必须考虑教学容量。多了教不完,势必“蜻蜓点水”,少了又太单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目前的情况主要是偏多,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效果”,结果不是拖堂就是浮光掠影。通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深深认识到教师“满堂灌”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求的创造型人才。有人说,化学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化学实验,即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动脑,“自求得之”,我赞同这一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造就创

6、造型人才。以实验为中心的化学课堂教学是排斥“满堂灌”的,所以教师必须安排好教学时间,控制好教学节奏。一般来讲,一堂课可由五个部分(一讲二议三答四评五练)组成。一讲,包括讲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及分析示例等等;二议,教师将所学内容设计成若干小问题,提供给学生分析讨论,形成明确的答案;三答,即学生回答讨论的问题;四评,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作最后的总结;五练,即课堂练习。备课时,就应把这五个部分的时间分配好,以有效地控制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益。时间怎样分配,实际上就是一个选择取舍的问题,这个环节做好了,死板、沉闷的“满堂灌”便知趣地溜走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生动活跃的活动课,其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7、三、课后习题应有取舍 课后习题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工具,是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发展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现行化学教材的课后习题量少、难度小,无法达到课后巩固练习的目的。而教辅资料上的习题却难度大、容量多、不好把握、难于处理,因此化学教师对课后习题应有取舍。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棵大树,那么课后习题就是这棵大树上的枝叶,取舍这些习题才能让化学课堂教学这棵大树添枝加叶。在教学中,我根据课后习题的不同特点和功能,将课后习题分为知识型习题、应用型习题、综合型习题和研究型习题,不同类型和不同内容的课后习题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有的可做新课导言来激发学生

8、兴趣;有的可作为突破重点、难点的钥匙;有的可在课上进行讨论,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的需要在课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形式完成。通过对课后习题的取舍,既减轻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负担,又给学生留出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去探索化学未知世界的奥妙,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综上所述,课后习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必须用新课程理念审视新教材中课后习题的设计思路,学会取舍,灵活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分解课后习题的量和难度,删去过难、过繁、过偏的习题,适当的布置课后的练习。教师还应根据课程需要自己设计一些习题,使课堂教学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盛。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坚决地摒弃消极地照搬教参且“满堂灌”的教法,要“擦亮眼光、运用脑髓”去精心选择,大胆取舍,不断地摸索、探究新的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参考文献 1 精彩课堂实施对话.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2 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