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第 期高 教 探 索 “双一流”背景下的“强基计划”:功能定位、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闫广芬杜剑涛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闫广芬,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剑涛(通讯作者),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级博士研究生。(天津)本文系教育部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新工科人才培养常态监测与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成果之一。摘 要:“强基计划”的基础性功能定位于招生选拔和人才评价,即以新的招生规则探索具备“校本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观照下,“双一流”背景下的“强基计划”彰显出三重功能定位。然而,强基计划在现实运行中也面临着试点政策的薄弱、中高衔接的不足、培养模式的困顿和科研生态的制
2、约之四层困境约束。面向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应重视“强基计划”宣传建设与政策优化,形成稳定的政策优势;以“强基计划”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引导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创新“强基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启动“强基计划”教育跟踪,推动监督与保障机制建成。关键词:强基计划;双一流;基础学科;一流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是站位高远地对标“双一流”强化优势学科、彰显办学特色、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的长线规划。然而,“强基计划”首年就大规模“遇冷”,第三年(即 年)报名人数更是骤降,反映出基础学科的引才热度
3、不高,大多数学生与家长对“强基计划”仍处于理性观望的状态。新一轮“双一流”再度明确“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政策导向,理性判别“强基计划”的功能定位,梳理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可以为高校后续的改进提供决策依据,引导“强基计划”有效发挥招生选拔和人才评价的两翼功效,与“双一流”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擘画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一、“双一流”背景下“强基计划”的功能定位 年 月,教育部发布 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遴选 所“双一流”高校作为试点,又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的基础性功能定位于招生选拔和人才评价,即以新的
4、招生规则探索具备“校本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观照下,“双一流”背景下的“强基计划”彰显出三重功能定位。(一)创新分类模式下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注入“中国特色”内涵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取消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机械划分,高校争创“一流”的路径是聚焦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的创新路径。一方面,“强基计划”顺应了新周期“双一流”提倡高校分类发展的契机,通过培养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学科创新型人才引领驱动、主动破局“双一流”建设趋同困境。我国一流大学长期由中央或中央协同地方政府提供建设资金,并在重点实验室建设、重大攻关项目申请、国际交流项目
5、审批、人才高教管理“双一流”背景下的“强基计划”:功能定位、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聘请与晋升等领域获得优先支持,这种“要素投入”的学科发展模式既导致高校发展上的“虹吸效应”,又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科的自由空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拨款、分类评估制度,努力形成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的局面”。从外部推力来看,国家对“强基计划”的政策引导、资源倾斜和简政放权体现了学科通过系统外部的动力和指令逐渐强化的“他组织”力量。从内部动力来看,教育部为试点高校下放部分招生自主权和“强基计划”专业设置权,允许高校为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在政府职责从控
6、制转向引导和监督过程中大学的学科建设主体地位和部分办学自主权也得到确立,有利于高校遵循分类理念建立多样化评估与资助体系、强化科研环境与行政管理体系,从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评价模式、大学治理等内部多方位的改革激发人才培养活力。另一方面,“强基计划”是烙印着“中国特色”的政策设计,演绎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深刻意蕴,尤为突出基础学科的育人功能,隐含国家与党对现代大学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深远布局。“中国特色”是我国建立现代一流大学的根本底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培养人才的基本立场,为分类模式下一流大学“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注入深刻内涵。第一,“强基计划”
7、以人才培养和国家建设为初心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面向未来的英才,需要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严格依法治校,引入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与监督,厘清高校教书育人、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关系,形成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现代大学发展模式。第二,“强基计划”聚焦先进领域、交叉学科的关键领域,增加历史、古文字学等符合中国未来发展需求的学科,既回应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通过以基础学科为核心开展的多学科产教融合与科研转化使我国一流大学逐渐迈向社会经济中心,在改革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二)有序调动一流大学职能的协调运转,深化“立德树人”导向大学立足点与基础
8、是明确并充分履行自身职能,我国大部分高校受限于自身条件无法行使所有职能甚至只能重点履行单一职能。“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皆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履行与协调大学职能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双一流”方案强调一流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使命,“强基计划”的培养目标与模式恰好与高校调动并协调多项职能的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首先,“强基计划”最突出高校的科研职能。政府和社会要求“双一流”大学承担更多科研职责,“强基计划”本研贯通培养与对科技创新的展望要求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术探究冲动,使之不断完善个性化知识结构并形成独特学术视界。其次,“强基计划”强调高校的社会
9、服务职能。“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首段皆提倡为国家选才,培养优秀学者通过理论知识传播、研究成果转化和优质人才输送等方式服务社会需求与科技前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再次,“强基计划”利于高校的国际交流和文化传承职能。基础学科发展尤需对标国际最新理论前沿,通过国际交流与成果发表的形式获得国际对我国一流大学与人才的认可,借由基础学科孕育的高科技知识成果也必须通过国际交流的渠道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在此过程中,中国顶尖创新人才对内承担着延续“不怕艰辛、刻苦钻研、乐于奉献”的中国精神文化,对外肩负着传播中国一流学科文化,展现知识自信、学者自信与文化自信的神圣使命。最后,以上职能都是为人才培养职能服务的,
10、教育报国是“双一流”建设的初心使命,只有在中国文化土壤下培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被世界所认可,中国大学方能摘得“一流”桂冠。简言之,“强基计划”围绕“培育基础学科人才”有序调动着一流大学多种职能的协调运转。综上,“强基计划”政策行动的逻辑起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德育是育人根基。因此,要在“立德树人”根本导向下坚持两大育人原则:一是评才“以德为先”。“强基计划”学生从本科开始就有机会与行业名师或优秀青年学者合作参与国家重大攻关项目,指向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学生的道德品性是判断一流大学是否正确践行育才使命、培养出国家需要和公众信赖的人才的重要标尺。二是面向
11、学生终身发展的人文关怀。“强基计划”培育的是面向未来、拥有兼爱胸怀、能造福全球的一流时代新人。面向未来,既指学生的教育回报、对社会的经济建设与社会服务成效具有滞后性,高教管理“双一流”背景下的“强基计划”:功能定位、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也指“强基计划”为塑造学生对未来适应性和全球胜任力提供更多可能,更指所培养的人是为祖国乃至全球命运共同体而服务。中国古代“兼爱”文化源于墨子“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提倡兼爱解决社会矛盾”的主张,注入时代脉搏后,散发着中国作为和平大国“爱人、爱国、爱世界”的温度。一流大学培育的一流基础学科时代新人应该有“以和平铸魂,与全世界优秀学者携手为盟,将科技发明福泽全人
12、类”的远大志向,不断深化“立德树人”价值导向。(三)引导一流大学创建优势学科群的规划,贯彻“融合创新”理念在知识生产模式的知识生产观下,知识生产系统的关键元素是作为专门知识创新组织联合体的“知识集群”,包含各要素相互交织的创新网络,跨越多层知识谱系是“学科群”的显著特征之一。有学者深入分析“学科群”建设的布局特征,发现自然科学领域学科群占比接近八成(理工类高校几乎都偏向自然科学领域),基础学科被共同列入重点建设名单,起到促进学科交叉和资源共建共享作用。“强基计划”学生完成本科阶段的基础学科学习后可以继续专攻原专业,也可转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关键领域的交叉学科深造。一言蔽之,“强基计划”长远目标之
13、一是借助“强化基础学科”的顺风之势促成一流大学创建一批特色、重点的优势学科群,实现院际、校际乃至国际之间的协同培养与资源的高效再配置。一方面,当前部分高校按学科群进行大类招生的势头强劲,学科构成体系更为复杂多变。“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所开放的基础学科的学科评估水平整体都在“”及以上,与该校“双一流”重点学科群规划相辅相成,有利于“双轮驱动”引导高校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学科群,促进产出一批影响世界的创新成果,甚至产生一批独具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服务国家战略决策,进而培育出“互助、共享、包容、传承、创新”的学科群文化。高校利用“强基计划”为布局优势学科群提前“育苗”,将以一个或多个基
14、础学科联动多个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师资团队和优势资源,实现基础学科之间的强强联合或以强扶弱,形成学科群建设活力更迭的循环。另一方面,学科“融合与创新”成为国际竞争新战点,交叉领域成为人才与科技创新的辽阔海域。“强基计划”弥补了“双一流”过于注重自然科学领域学科群建设的缺漏,增设基础文科、基础医科和部分新型交叉学科专业,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给一流行业特色型高校带来发展契机。进言之,高校循着“办出特色和差异化发展”这一重要实践线索,在“双一流”建设周期内展开肩负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等实践探索,颁布相关政策组建重点学科群,并设计学科群与人才资助项
15、目引导高校集聚优势、彰显特色。可以预见,跨学科融通和多学者合作将成为学术研究新常态,“强基计划”对“数理”基础的重视以及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模式将成为破除院校内部学科壁垒的一把利刃。长远观之,“强基计划”将贯彻“融合创新”理念,引导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间高校组建特色的国内或国际学科群,构建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学科发展与评价体系,带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并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二、“双一流”背景下“强基计划”的现实困境“双一流”首轮建设获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强基计划”在招生上也面临着较大反差和波动,梳理“强基计划”在“双一流”建设下面临的现实困境,有助于更好把握其前进路向。(一)
16、试点政策的薄弱:“强基计划”面临动态调整的沉重压力“双一流”大学是一流基础学科生长和发展的高地,“强基计划”作为试点政策,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系到 “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试行)中大学监测指标体系和学科监测指标体系中的人才评价。因此,国家要求高校根据现实情况适时调整招生专业,鼓励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教育部明确第二轮“双一流”不搞平衡照顾,在建“双一流”大学尤其是中西部大学必须坚持对优势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和人才培养体制的领先创新,保证学术自治和多元治理,才能巩固制度优势在竞争中主动突围。当前,我国“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制度建设还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制度建设的政治站位不够高远,其实施目标无法完全服务国家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被矮化。第二,学术制度自由氛围受限,将压缩“强基计划”队伍专注科学研究的空间,科研热情被弱化。第三,大学治理体系高教管理“双一流”背景下的“强基计划”:功能定位、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不够完善,例如交叉培养、跨学院培养还难以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和监督的热情。第四,组织制度效率不足。各自为阵的学术组织之间、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之间无法形成高效的育人合力,使得跨学科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