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和谐社会或社会和谐是完善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206367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和谐社会或社会和谐是完善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和谐社会或社会和谐是完善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和谐社会或社会和谐是完善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和谐社会或社会和谐是完善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和谐社会或社会和谐是完善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和谐社会或社会和谐是完善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和谐社会或社会和谐是完善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建设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既要有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也要有和谐的行为实施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还要有和谐的绩效检验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管理制度和谐理念和谐行为和谐绩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公共管理。这是第一次在党和国家正式的纲领性文件中引入这个国际通用新概念,标志着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而我国正处于人均gdp2023003

2、000美元这样一个社会潜在危机风险较大的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矛盾相互交织激荡,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构使社会处于一个较长时期的动态均衡之中,社会和谐显然面临着挑战。如何使社会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不导致演变为社会冲突。最关键的是建设一套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来防止社会潜在风险的外在化。 一、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所以,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主要的表达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怎样做到法律法规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突破法律法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这样一种传统思维定势,真正站在公共的立场上,以和谐的理念公正地设计作为公共

3、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部门、行业、领域、阶层或利益集团垄断的现象,这导致了一些公共制度不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造成了制度本身的不和谐。譬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然后由立法机构或政府批准,故许多法律法规在制定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某些部门或利益主体的印记,埋下了社会不同群体产生矛盾冲突的隐患。 如何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一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者要具有社会角色的超脱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人一定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即制度的制定者要超脱于部门、行业、领域、阶层和社会利益群体之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设计制度。二是公共管理制度

4、的设计原点要具有充分的理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应当是社会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阶层、群体、利益集团或一局部人。当然,全体人民也不是指国家中的每一个人,而是指国家中的公民整体,这个整体代表了社会公正、正义的公民意志或公民理性,这种公民理性就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原点的充分理性。三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程序的公正性。即制度的制定应当有一套公正科学的过程和次序。这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程序法。我国也应当有程序法。制度设计的理念和原点正义需要制度论证程序的公正加以保证,否那么,制度设计的结果可能与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投票悖论已经证明了程序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许多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

5、发点用心良苦,但由于未能遵循公正的程序,结果损害了社会相当局部人群的利益,造成了制度路径依赖的强大后遗症。譬如,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区域封闭的多元户籍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结果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的浪费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开展的不平衡,且如今仍然难以废除这个制度。这不能不说是制度设计程序不公的一个沉痛教训。可以说,这个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良好的,它是为了控制过度膨胀的人口,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就目前的公共管理制度而言,类似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各种国家、地方性的不和谐制度仍然大量存在。 二、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是公共管理机构,即国家和政

6、府。这说明,国家和政府不是暴力统治的工具,而应当是社会公民意志的表达,是国民授权的结果。因此,基于公民意志的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也应该是一个和谐的过程。但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在许多方面却很难表达这种和谐,官本民末的思想仍然主导着公共管理者的施政行为,从而致使许多制度的执行过程充满着官民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仅表现在各种个案上,而且表现在普通百姓对政府行为的各种逆反心理。各种迹象说明,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行为还不是和谐的,这些不和谐不仅影响了制度的效率,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制度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如何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以和谐的行为动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人的社会行为是由动机支

7、配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同样也是受动机的驱使。传统的专制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自身的政权地位和对人民的统治,所以,它必须基于强权来到达这一目的。因为专制社会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其制度也效劳于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地施行制度显然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社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广阔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所以,它必须基于和谐来到达这一目的。因为民主社会是公民选出公务人员进行社会的自我管理,其制度也是效劳于公民自身。正是如此,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就应本着为人民效劳的动机来确立和谐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依据人民授予的权力去压榨百姓。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

8、有一个普遍感受,即随着公民法律制度意识的增强,政府的行政行为难度越来越大,政府的权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譬如,湖南嘉禾的拆迁事件最终就是以地方官员的过错而终结的。对此,我们的学术界和上级党委政府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公务人员的执政能力不强问题。其实,问题的原因不是执政能力不强,而是执政动机不正确。如果我们的官员抱着为人民效劳的行为动机,就不会将公民抛向对立面。二是以和谐的行为需要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动机的背后,那么是人的需要;同样,受行为动机驱使的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也是人的行为需要在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之所以要基于公务人员的为人民效劳的

9、动机,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公共效劳的需要,即人们对社会公共品的需要。如果我们把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制订看着是社会公共品的生产过程的话,那么,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即政府那么是公共品的经销商或送达者,公民就是公共品的消费者。一种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如果不能通过优质的效劳送到消费者手中,其满足人们欲求的功能同样难以实施。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地满足公民的需要,它是难以到达预期效果的。在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的走样已是一个常态,所谓政策执行效果的边际递减效应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缺乏制度执行的需要行为意识,他们总是站在上级或领导者的位置去实施制度行为,而不是站在一个制度

10、供货商或制度产品送达者的位置去满足公民的需求;他们不懂得公民对公共制度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行为使命。所以,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应当以和谐的行为需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公共管理制度是否和谐,最终得以制度实施后的绩效加以衡量和检验,和谐的制度必然产生和谐的绩效。当然,绩效的衡量指标有多个方面,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设计。我国是一个物质财富缺乏的社会,人们在衡量人类活动绩效的过程中总是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gdp的大小已经成了各级政府追求的最重要的政绩目标,结果gdp增加了,而带来的是经济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因子的过度消费。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

11、公共管理制度也是随之配合的。譬如,越来越多的“矿难看起来是一个平安生产和矿业的管理制度问题,但平安和管理的背后却是国家公共管理制度的失衡。因为现在从事矿业一线生产的工人根本上是农民工,而农民工的生命价值在我国矿业矿难中的赔偿标准只有国有矿业中正式职工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极低的生命赔偿价值使矿业企业只要支付极低的本钱就可以渡过矿难,企业主当然就没有积极性和责任心去花费大量的钱财去维护矿井的平安,这是经济人计算本钱收益结果的必然选择。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公共管理制度中都有表达。譬如,我国的公务员违规的惩诫制度,金融领域、公有单位的信贷优先制度,垄断领域的特殊人占有制度等等,它们都无不打上了物质与精神

12、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公有单位与民有单位之间、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公务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城市居民与乡村农民之间等等不和谐的烙印。外表看起来,这些不和谐制度似乎没有影响经济开展和物质财富增加的绩效,但从深层次观察,特别是站在社会可持续开展的立场上看,它们已经透支了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开展的潜力,假设不对其改革,势必造成重大的社会潜在危机。所以,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公共管理制度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如何衡量公共管理制度的和谐绩效呢。一是公共管理制度要表达自然与人的和谐。这种和谐的核心是人不要过份地向自然索取甚至是掠夺。2022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量的20%、铁矿石的30%、铝的40%、水泥

13、的45%,gdp却只有世界的5%左右。极不协调的投入产出关系凸显的是政府官员的考核制度有违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因为一旦自然资源枯竭,人类的生存条件也将荡然无存。所以,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应当是建立一套科学的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以在保持生态和环境不受破坏的条件下提高物质财富的质量和数量。只有官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谐了,整个公共管理制度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一个良好的根底。二是公共管理制度要表达政治与人的和谐。公共管理制度的本意应不具有政治性。但是,由于任何国家的公共管理制度都是具有政治倾向的人所制定的,所以,它就不可防止地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了。正因为如此,公共管理制度很可能被少数政治

14、集团或人物利用而变成一种政治统治工具。在我国,由于公共管理制度的建立严重地滞后于社会开展的进程,履行社会公共职能的政府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就使政治不可防止地渗透到了公共管理制度之中。三是公共管理制度要表达经济与人的和谐。这主要指涉及人们的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制度要有利于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公正和公平的追求,经济制度不能成为广阔人民追求经济福利的障碍。四是公共管理制度要表达文化与人的和谐。任何一个社会的公共管理制度都是文化的沉淀物。文化与人的和谐就是要求公共管理制度要适应人所处的社会文化形态,不能照搬某些国家或社会的现有制度。用外乡文化改造外来制度可以看着是文化与人的和谐的到达途径,关于这一点,

15、我们似乎可以从一百多年来东西方文化的移植碰撞中得到诸多启示。现在,我国又进入了一个东西方文化多方位地交织激荡的时代,如何在公共管理制度中恰如其分地表达文化与人的和谐应当是建立中国式的永久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 总之,公共管理制度只有从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很好地实现与人的和谐,最终才能取得和谐的社会绩效。因此,公共管理制度也才能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兴国.公共关系实用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廖为建.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3姚建平.实用公共关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2. 4周朝霞.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5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22. 6陈振明.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