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对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06385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对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3年对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3年对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3年对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3年对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2023年对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对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经济形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突出,经济利益纠纷、民工工资已成为当前突出的信访热点问题,尤其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与个人经济利益的纠纷、拖欠民工工资等信访问题更为突出。因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型信访事件频繁发生,并且规模较大、人次较多,对金融危机引发的信访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有利于切实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一、金融危机引发信访问题的类型及原因 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倒闭、投资理财亏损和非法融资等现象增多,因企业减产、调整、倒闭而引起的失业也将增多,由此主要形成以下四大方面的信访问题: 一是因企业破产倒闭,拖欠职工工资引发群体性信

2、访问题。 这类信访问题具有三个方面特征:信访事件具有突发性。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融资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传统产业、粗放型企业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个别企业业主在突如其来的资金危机面前,采取外逃,躲避债务的方法,造成职工追讨拖欠工资无门,只能通过上访,要求政府维护其合法权益。企业主外逃的发生都具有突发性,事先没有征兆。从外表上看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生产经营状态,有些企业还发放职工局部生活费用,掩盖了拖欠职工工资的事实。如:某箱包玩具六月份还日夜赶制救灾帐篷,向员工发放生活费,八月份突然停业,造成员工百余人集体上访。涉及人数较多。工业企业尤其是规模企业职工人数少那么 一、二 1百人,多那么上

3、千人,拖欠的职工工资少那么 三、五十万,多那么上百万,涉及的利益群体人数多、资金额度高、上访规模大、处理难度大。有些仅一家公司就涉及几百多人,欠薪金额达几百万,而且外来人员所占比重较大。组织化倾向明显。相同的利益关系很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较为密切的组织,通过信访这一特殊形式向政府施压,信访人情绪容易冲动,甚至采取静坐、示威、围堵机关大门、影响正常的办公秩序等非正常手段,还很有可能被一些心术不正者利用,引起更大的不稳定事件。 此类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企业自有资金的缺乏,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资金缺乏的困难和进行扩大再生产,使企业处在负债经营的状态,财务风险较高,容易陷入债务危机。今年受全球金

4、融危机的影响银根紧缩,使企业融资困难,再加上原材料涨价、出口受阻,不少企业为解决资金困难,冒着极大的风险,向个人高息借款,一旦发生意外,资金链断裂,企业就会陷入绝境。 二是因工程承包亏损,拖欠民工工资引发的信访问题。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时间短、企业流动性强、民工固定性差,甚至存在层层转包的现象,因此,建筑行业因拖欠民工工资引发的上访信访已成为突出信访问题。此类问题在年关会集中凸显。 产生的原因。一是一些建设单位在资金没落实或资金没到位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工建设,开工后不能及时拨付施工企业工程款,使施工企业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二是建筑行业存在层层转包现象。工程款结算出现漏洞,不少建筑企业只负责和工程经理

5、结算工程款,2对民工工资的支付缺乏有效的监管,甚至发生中间小包工头却因诸多原因携款出逃,民工工资得不到保障。 三是企业减员,要求补偿而引发的信访问题。从信访部门和劳动仲裁部门受理的案件看,劳动合同纠纷有关信访问题有所上升。新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和企业裁员有相关规定,企业如果未按劳动法支付相关的经济补偿,引发局部因解除劳动合同而上访的纠纷。 二、预防和化解金融危机引发的信访问题的对策。要加强对形势的分析判断,预测信访活动趋势,增强工作前瞻性和预见性。各部门要上下联动,积极配合,及时处置,尽快化解矛盾。 1、加强“网络化管理。劳动监察部门要健全工作网络,把企业用工情况和劳开工资支付情况

6、纳入信息化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企业劳开工资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隐患,并将“网络化管理与目前监管措施的有效结合起来,层层推进,减少隐患。 2、建立劳开工资预警机制。建立企业劳开工资发放报告制度,建立企业劳开工资“三色预警管理机制,对6个月以上没有按时足额职工劳开工资的企业,发出“红牌警告,由县级相关部门介入调查该企业财务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3个月没有按时足额发放劳开工资的企业,发出“黄牌警告,并由所在乡镇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对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的企业,实行“绿色通道政策。 3、启动“一线矛盾处置联开工作机制。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后,各相关部门迅速启动“一线矛盾处置联开工作机制,

7、企业所在的乡镇领导、各部门及时介入,由主要领导带队,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配合,成立调查小组,深入了解整个事件的过程,拟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采取相关措施,稳定事态,化解矛盾,切实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广泛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企业主依法经营、遵纪守法、增强法制意识。教育职工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用法律武器保障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育、引导民间借贷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经济利益矛盾。 5、坚决打击恶意拖欠工资行为。对少数恶意拖欠和为逃避债务外逃的企业主,有关部门要坚决依法打击,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法院要及时介入破产企业的清产核资

8、、债务处理。劳动保障、信访、所在乡镇要及时做好信访人思想稳定工作,防止发生更大的不稳定因素。 杨建丽 第二篇: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一些思考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一些思考 一、加深了我们对全球化的认识 这次金融危机已经爆发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参加世贸组织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一员,对外依存度超过60%。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我们既可以享受到全球化的成果,也可能遭受到全球化的冲击,这是客观规律。在这次席卷全球的危机中,所有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置身度外,包括我们,这是共同点。不同的地方在于,各个国家由于政治制度、产业结构、开展水平等国情不同,受到的冲击程度

9、不同,冲击的产业影响不同。比方美国可能是金融业受的冲击最大,实体经济较小,而我国那么是金融业受的冲击较小,实体经济受的冲击较大。通过这次危机,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全球化绝不是免费午餐,也绝不是人间天堂,过去我们对全球化正面的宣传太多了,而对其弊端认识缺乏,宣传不够,导致全球性危机来临时,我们方方面面从思想上、认识上、应对上都没有准备好,显得有点慌乱和不知所措。今后,对全球化的宣传会更加全面,对全球化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深刻,要根据我们在全球产业中的分工和定位,经常性地做好预警、应对、防范工作,时刻保持警惕,努力把全球化的成果最大程度地享用,把全球化的危险最大程度防止,使全球化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开展的重

10、要途径。 二、加深了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选择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市场经济的魔力也越来越痴迷,甚至有时候在一些领域把市场化作为改革的灵丹妙药,认为只要实行市场化,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有些领导甚至认为,开展经济主要依赖市场手段,依赖市场调节,政府不管就是最好的管理。这次危机给我们深刻地补了一堂市场经济的课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实际上是从方案经济认识的极端走到了市场经济认识的极端,并没有真正、全面、深刻地认识市场经济。客观地讲,由于我国真正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很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经历过市场经济失灵带

11、来的萧条衰退局面,因而对于市场经济认识比拟乐观、片面。这次危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坚持市场经济的趋向是正确的,但对于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失灵,我们也要充分认识,深刻研究,积极防范;对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我们也要认真思考、合理高效地使用,包括使用的时机、力度、后果等,从而努力降低经济风险,减少经济波动,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开展。 三、加深了我们对产业选择的认识 这次危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金融业快速开展的泡沫化。众所周知,美国经济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效劳业包括金融、证券等高端效劳非常兴旺,在全国经济中占的比重很高,是推动美国经济开展的重要力量。受美国模式的吸引,国内许多地方都把开展金融等效劳业作为

12、产业开展重点,以谋求产业转型开展。这次危机给这种认识作法也敲响了警钟,就是各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立足当地优势,准确定位在全球、全国产业分工的位置,从而寻找、确立具有比拟优势的产业。美国作为最兴旺的国家,工业化任务已经完成,实体经济比重小,虚拟经济比重大,但危机爆发后才发现,虚拟经济也好,银行、证券等效劳业也好,都不过是纸上富贵,涨跌之间,财富无形蒸发,到手的只剩一纸而已。这对我们的启发就是,要安下心来,心无旁骛,根据我们国情、省情,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用较长的时间,大力扶持开展实体经济,扎扎实实完成好工业化任务,然后循序渐进,按照产业升级、开展的规律,大力开展生产型效劳业和生活型效劳业,逐步调

13、整我 们产业结构。 四、加深了我们对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认识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率先提出救市方案,筹资8000亿美元救市场,救金融企业。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全世界主要国家政府都在忙于救市,减缓经济衰退。我国政府也提出了4万亿元的救助方案,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各省也纷纷出台了刺激经济,救助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如我省方案投资6000多亿元重点支持六个方面的工作,这些措施对于支持企业、拉动内需,保持增长必将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充分反映了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和能力。这也应验了现代经济学界的一句老话:“当市场机制失灵的时候,只有政府伸出宏观调控这只有形之手才能弥补和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14、。反思我们政府的作为,作为从方案经济走过来的国家,运用方案经济的手段去宏观调控市场,这是我们政府比拟擅长的手段,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但是回过头来看,今后,政府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经济风险方面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第一,加强经济预警的前瞻性研究。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2322年2月份就已开始出现,但是国内经济学界却对此没有引起充分重视。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始终未见公开提出警示性意见。也只有郎咸平等少数几个经济学家看到国内企业的危机,并预言两年内企业会出现大量倒闭。现在看来,我国经济高速开展几年后,市场进行调整是必然的,企业经营出现危机也是必然的,俗话说:“花无百日红,金融危机的爆

15、发加速了市场调整的步伐,而对这一点,经济智囊们都未给中央决策层提供正确意见,导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一年内三变,企业无所适从。这就给我们启示,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全球经济开展的前瞻性研究,集思广益,海纳百川,更多地重视国外和国内非主流学者的意见,增强对经济形势的前瞻性、把握性、预警性研究,从而能够科学决策。 第二,加强公共财政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随着国家和各地经济实力的增长,公共财政蛋糕越来越大,国家调控的可用财力也越来越大。这为我们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保障。但是我们从公共财政的支出使用机制和重点方面来看,难以满足应对危机的需要。 首先,地方财力是吃饭财政,财力小。按照分税制,地方财力大局部都上交中央财政。从中央到省、县,越到基层,财力越小,越没有能力办事,财权、事权不统一。这次危机爆发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地方除了几个兴旺省份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外,大多数省沉默不语,原因很简单,就是财力小,刚性支出多,没有力量去支持企业,救助企业,中央的很多政策到了地方因无力配套,也落实不了。从而出现了中央和企业两头着急,中间的各地政府却动静不大的为难局面。因此,今后必须进一步改革财税分配体制,壮大地方财力,提高地方政府调控能力。 其次,地方财政刚性支出多,支持企业财力少。这几年,随着财力的提高,用于教育、科研、三农等法定支出、民生的支出也越来越大,这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