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形势所迫也是机遇所在走班体制下班级管理的思考.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207900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形势所迫也是机遇所在走班体制下班级管理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形势所迫也是机遇所在走班体制下班级管理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形势所迫也是机遇所在走班体制下班级管理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形势所迫也是机遇所在走班体制下班级管理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形势所迫也是机遇所在走班体制下班级管理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形势所迫,也是机遇所在:走班体制下班级管理的思考202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重新规定了高考成绩组成的科目,即“3+3。“走班制的概念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再次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数年前,也曾有学者研究过走班制,但无非也就是作为“舶来品,新奇却不深入,也少有实践。如今,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走班制几乎成为了雪中送炭,变那么通,不变那么壅。何为走班制?说白了就是区别于传统的学生不走而老师走的模式,实现学生走,班不走,任课老师也不走的新体制。学生从选科目到选班级完全自主,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和实际情况自主选班就读。然而,走班制的实践却意味着学校、班级、学生的重新

2、归位,打破了我国传统教育坚持了几十年的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管理模式,为学校追求特色开展,实现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谁来管拓宽教育主体,多角度参与管理传统的班级管理,往往是班主任直接参与、班干部辅助管理。走班体制下的班级管理,大幅削弱了班主任的职责,更要求科任教师参与管理。由于被管理者的复杂性,尽可能地缩小管理的范围更便于对学生学习及生活情况的把握。随着管理对象范围的缩小,所需的管理者必然增多。西方开展走班制教学时间较早,借鉴国外经验,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班级管理模式就成为当务之急。美国中学在走班制中普遍实行任课教师包班制,即一位或两位教师负责一个教室,教室中所有的一切都归这个

3、教师管,也就是“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更利于班级共同体的管理,教师对学生学情整体情况的把握也更准确,然而对一位或者两位教师来说,这种管理方式只考虑到了一段时间内固定科目的学生开展情况,难以顾及到学生开展的全面性和持续性,只能是一种过渡的管理模式而不长久。导师制也是近来新兴的一种学生管理模式。导师制就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在走班制的实践中,不妨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均列为导师的任命对象,这样大大地增加了管理者的数量,生师比也相应地缩小,保证了走班制的管理质量。从长远看,这种小范围的学生指导更有利于德育的渗透和学习情况的持续性观察和调整

4、。除此之外,在“3+3科目确定后,原先的班主任所兼任的学科教师无法满足班级全部学生的学科指导,聘用其他科目教师作为导师也可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促进学生专业选择后的继续教育。但是这一种管理制度的实践需要学校有更坚决的改革决心,同时辅助以教师全员培训等方式提高全体教师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技巧。与此同时,课代表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性也大幅提升。班级的流动性和松散性意味着班级的管理不能再依赖于传统行政班的班长。走班制实施以后,在以课程为单位的教学班中,班长的作用将会被课代表所取代。在实践中,课代表除了要兼具考勤和收交作业的工作,还应及时做到上传下达,可谓肩负重任。由此,在保存行政班班主任的根底上

5、,提升导师、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力度,并积极利用课代表作为学生干部的作用,拓宽管理视角,让管理更全面也更有针对性,也是最利于走班制改革成效的。具体权责划分如下:二、怎么管改变管理模式,促进改革落实走班制的核心在于“走,学生们“学无定所,原来处于不同班级的、选修了适合自己学习根底和兴趣特长并可以满足自己以后开展需要的同一课程的学生临时组成一个班集体,由一位教师对这些学生实施授课,并组织大家学习,这种临时组织的班级被称为“教学班,而与之形成比照的,原来的班级现在被称为“行政班。新的班级体制给“怎么管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基于走班制的特殊性,班级管理更应注意以下几个重点:加强协调工作。传统管理模式、

6、任课教师包班制、导师制,这三种方式的管理者所能直接参与了解学生的表现都是片面的,而获取学生开展的全面真实的信息就需要加强授课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协调工作。管理者应不厌其烦,与每一位参与教学的教师详细沟通,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与德育开展情况。对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调整,在必要的时候,也可联合任课教师共同教育,真正管理好、教育好学生。强化制度管理。学生是流动的,制度却是固定的。“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做坏事,拟定合理科学的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虑到走班制班级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制度的拟定更应因时而异,强化在学生考勤管理、秩序维护以及作业管

7、理方面的规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徒善缺乏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也同样重要。在管理中可以尝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体验自主管理。有学者提出可以构建以效劳学生为宗旨的学生自治委员会。自治委员会的主要功能与职责是负责走班过程中各个班级的正常学习活动,如上课、考试、实验等的考勤与监督,并将来自同一行政班的同学组成小组,选出一名同学担任管理组长的角色,负责该小组成员走班上课时的考勤、作业发放、课堂纪律等事情。这种管理模式的好处有三:一是通过管理,增强学生的自我监督意识,由人及己,让学生知规守规;二是更利于民主气氛的构建,防止学生在管理中产生逆反、自卑等负面心理;

8、三是走班不走组,更利于学生学习和品行方面的持久性监督、教育。三、管什么保障德育地位,落实教育分工德育是教育之首,走班體制下的德育也是如此。传统的德育活动大多以班会或班集体活动为主,新的体制下,传统的德育阵地或许不复存在,班主任的作用也将被弱化,甚至连班集体的概念都将会被淡化。与此同时,班主任、学生导师、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又都有可能会成为德育实施和评价的主体。因此,保障德育工作的合理分工,让德育工作有序地继续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了重点。在权责划分上:导师体制下,每个导师设计的学生范围较小,更有利于直接管理学生,因此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素质的开展,包括人生规划、心理健康开展等;任课教师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班主任在原有行政班的根底上继续负责德育活动的组织与规划;学生本人负责品德行为的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自我规划。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人人搞德育,处处有德育的气氛。除此之外,德育内容在社团活动、社区活动中的渗透也应受到重视。因此,走班体制下的德育环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开发了多种形式的德育阵地,通过在情境中体验德育,让德育目标有更多的时机以更灵活的形式内化到学生的品行中。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