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高校德育理论的创新:中华文化讲“德才兼备,做人要有德,做事要有才,一个是灵魂和根本,一个是智慧和才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文素质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对人们政治思想、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心理素养在待人处事上的特定要求和行为方式。完整的人文素质要求学生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文化支撑。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注重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于大学生德育开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这是解决高校“两课教学困境问题的突破口。关键词:高校;德育;理论创新一、 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模式的需求
2、(一)高校德育理论课面临的教学困境目前的德育理论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多元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转型期环境等因素不断地冲击着校园,校园内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都不利于学生形成对于德育理论课的正确认识,出现了诸如让教师烦恼的睡觉、说话、摆弄 、甚至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等现象。这种教学困境笔者认为应该深刻分析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实际,再结合世情和国情需要,有选择性地增添教学内容,用人文知识去丰富学生理性的头脑,用心理健康知识和就业知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心,这样才能化解高等院校德育课程的困境。(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建设创新型国家需
3、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应该以高尚的人格主体精神为核心,身心健康为前提,人文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为两翼的全面教育,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措施,使每个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各类专门人才要求的素质结构。在高校学生越来越趋于实用性和功利化的今天,会更多地强调科技素质教育,而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自身开展的客观要求。国外众多大学出现了一股人文教育“复归的潮流,这种复归,不是否认科技教育,而是在科技教育兴旺的今天,对于教育的一个全面的思考,对于大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全面开展的一个理性思考。二、以人文教育为德育改革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人文是人性中的美好成分,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人类思想体系。人文教育就是
4、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爱人生、关心社会、关爱自然、追求真善美的人文情怀。德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全面开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高等教育德育要走人文素质教育之路,就是要教育学生理解人的生命的价值,促进学生个体人格和道德的提升,使学生能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真、善、美的理念,培养责任意识和效劳他人和社会的精神,从而促使他们个性的成熟。没有人文知识的厚重积淀,思想品德的提高只能是空中楼阁。人文教育与德育两者之间是相符形成的辩证统一关系。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5、。加强德育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人文知识的广博,会促进德育水平的提高,而人文精神的提升,自然能够加深对德育理念的认同。在终身学习的社会里,对高等教育而言,“职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加强人文教育和德育的结合是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有人认为高等教育产生、开展、壮大的过程,既是科技教育不断加强的过程,也是人文教育衰微并走向边缘的过程。高等教育在确立之际就失去了人文教育的支持。因此,当前在高校加强人文教育具有更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三、以文化为支撑,构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一)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2023年
6、10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第四局部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生吸收知识的地方,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课堂,发挥课堂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在传统课堂的根底上进行改革创新,是探索高校德育探索的主要途径。传统课堂的稳固应该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学形式上的大胆尝试,包括演讲、讨论、小品等都可以为课堂所用;教学内容要做到结合社会开展实际、结合学校开展实际、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二)开发隐性德育课程建设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目标,采用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自然习得思想品德方面的经验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7、它和显性德育课程一起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开发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就是要发挥校园环境文化的作用、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作用、发挥校园的社团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高校的校园播送、网站、校报以及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使大学生从校园文化的点点滴滴中得到人文德育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三)以传统文化引领校园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聚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以大学生、教师和干部为主要群体,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气氛及活
8、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特点的文化类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坚韧、努力奋斗、仁爱等美好品德的教育,应在注入新时代内容的根底上大力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物和优秀道德传统应该发扬光大,以此引领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四、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研究的新思路处理好三对关系。创新德育方法,需以全新理念和视角对新情况辩证思考,尤其要正确处理以下三对关系:1.“虚与“实的关系,坚持大道理与小道理统一。德育要理直气壮讲大道理。但当前讲大道理存在虚实脱节现象,说教味太浓,务虚性太强,成了空泛、生硬的教条。德育是一项精神产业,“虚是它区别于物质产业的本质特点,“实能增强其针对性、有效性。大道理反映社会开展规律与趋势,是
9、工作的根本指南、行为导向;小道理是在一定范畴内成立的道理,表达眼前利益、反映局部领域的问题。现实中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常会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光讲大道理、无视小道理;二是迁就小道理、放弃大道理。要将二者统一起来,就要用大道理统揽小道理,小道理作为大道理的延伸,附属、效劳于大道理,不能游离于大道理。要做到小中见大,把小道理升华为大道理,用小道理阐发、展示大道理。通过细化、柔化和实化,把大道理讲近、讲实、讲活。讲近即贴近现实生活,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对症下药,释其所疑;讲实即解决实际问题;讲活即灵活运用,使学生愿意接受。通过大道理抓纲治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小
10、道理亲和性、灵活性、群众性、渗透性特点,把触角延伸到校园各角落、各层面。2.“高与“低的关系,坚持前瞻性与现实性统一。德育具有导向性,须坚持高风格,强调前瞻性。要针对不同层次、确定不同教育目标;充分考虑大学生利益需求,把“义“利有机统一起来。既通过“义的教育、引导使积极行为保持持久,又通过“利的实现、满足使其不断强化;要在适应思想道德建设广泛性要求的同时,认清、把握先进性开展趋向,构建阶段性开展和长远性开展制高点;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体贴学生,坚持为其办实事、好事,从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将热情效劳与耐心教育相结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教育做到学生心坎上。使其从切身利益中领悟深刻道理,增
11、强对党、社会主义的热爱。3.“同与“异的关系,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统一。高校德育曾有急于求“同、对“异一概排斥的偏颇。内容上一个调,要求上一刀切,方法上一个样,造成令人生厌的面孔。改革开放后,各种思想蜂拥而至,德育又显得无所适从。要适应新形势,须处理好“同“异的关系,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统一,毫不动摇地弘扬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文化;同时注重开展多样化,求同存异,对日益显现的多样化现象,以博大胸怀包容整合。五、结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教给学生做人做事道理,用人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人文德育路径,有助于解决高校德育困境的问题。人文知识的厚重,人文精神的人本,会给高校的德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笔者认为,以人文教育为突破口,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会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的人性化,一方面,完成了国家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求,使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认知观,转变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另一方面,人文德育回归了学生的本位,更加符合学生身心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全面开展的需要,使学生终身受益。责任编辑:李佳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