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化视野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述 内容提要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一种世界潮流,是以经济国际化为主并同时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综合性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道路,按照党的根本路线开展前进的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道路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在国际化进程中,我们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继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国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富国强民之路,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在国际化深入开展的趋势
2、下,我们党应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主动的精神,积极把握新机遇,沉着应对新挑战,坚决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国际化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开展的重要态势 (一)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一种世界潮流,是以经济国际化为主并同时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综合性现象 从超越国家界限而相互联系来说,国际化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全球化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更侧重于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超越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和地理分割,趋于形成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体。每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和适应全球化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参与和适应的过程反过来又会推进国际化进程
3、,这是一种现实和循序渐进的选择。在全球化中推进国际化,在国际化中参与全球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世界日益紧密联系的过程。可以说,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变动和浪潮之中,就其态势来说,是无法阻挡和躲避的。 (二)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日益广泛地表达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需要更多地通过这种联系来谋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开展也离不开中国,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离不开的程度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广。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加深,特别是参加wto之后,中国更加紧密地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大家庭中,外部因素对中国国
4、家利益的影响也明显增大。突出地表现为对外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外人员交往和流动越来越多、文化和科技的合作与交流日益深入等。可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也愈益广泛地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日益广泛地表达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的联系等,需要更多地通过这些联系来谋取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并将更多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和制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既独立自主、立足国情,又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在继续立足于自身力量的
5、同时,需要有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市场、资源等条件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开展中大国,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开展的根本基点,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进行处理,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同时,我们在坚持独立自主的根底上同所有国家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趋利避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
6、着共赢方向开展,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那么,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立足于中国自身实际,紧密地把握世界开展的潮流和动向,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成功开辟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全面而系统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开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丰富而充实
7、的科学内涵。 (一)它是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道路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也就是说,人们创造历史、开展现实只能在既有的历史根底上进行,要超越或丢弃历史条件,那是不可能的。任何国家确立正确的开展道路都必须考虑本国国情,如果脱离本国国情,再好的开展道路也会走入歧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国情的根底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
8、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开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那么,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它是按照党的根本路线开展前进的道路 党的根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开展的政治保证。“一个中心、两个根本点的根本路线是我党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的根底上制定的,集中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着各族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开展和社会政治稳定。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决排除各种干扰,坚决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根本
9、路线。实践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根本路线,才能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力量,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坚决正确的方向,才能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兴旺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根本原那么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开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开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根本原那么、改革开放这两个根本点统一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三)它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0、、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道路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在经济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根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方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这些制度适
11、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的根本依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根底,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这四个方面的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开展道路,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道路。 (四)它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根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2、。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开展社会生产力,稳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展目标,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目标的本质要求。其中,“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谐是社会建设的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惠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表达了我们党为人民
13、效劳、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今天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始终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大开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伴随。我们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开展生产力,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开展,在更大程度和更高层次上造福于全体人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国际化潮流的辩证关系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国际化潮流的辩证关系,坚持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
1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密切关注和努力跟上时代开展的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从实际出发,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国情,注重结合我国实际和不同开展阶段的特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开展思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的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随时关注时代开展的潮流。紧紧瞄准世界生产力、科技、文化等开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不断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经验,使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能充分表达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党的实践经验证明,但凡能够正确地认识国情并深刻理解所处时代开展的
15、潮流,就能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切合客观需要的战略方针,并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否那么,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二)始终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也善于应对世界各种风险和挑战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在较长的历史开展中积淀下来的,通过世代传承积淀在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中,有其稳定性和延续性。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全球化大变革的今天,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弘扬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将其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健康开展。同时,我们的文化开
16、展必须面向世界,把历史文化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引进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尤其是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影响和平与开展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我们面对着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着眼大局,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各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问题,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积极地应对世界上的各种风险和考验。 (三)拒绝照搬国外各种模式,也善于大胆吸收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 在社会开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的开展水平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