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尤其对高职院校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创新放在了具体任务的第一位,明确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基于“互联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同时培育学生的独立学习与思考能力,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由陈审声编著的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创新创业和双创教育的基本概念入手
2、,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策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实践、师资、教学方法与评价进行了论述,并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大学生创客职业生涯问题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落到人才培养实处。全书共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基于“互联网+”背景,提出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第三章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策略;第四-六章分别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师资体系的构建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七章基于实践导向,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科学评价。结合本书内容可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面向全体的主流趋
3、势下,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教育环境,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区域”“行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而在实现这一路径的过程中,完善课程教育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通过“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化”,实现从“知行并重”到“知行融合”的跨越。笔者基于第一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本土化创新创业背景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结合本书相关内容,从以下几方面对创新创业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提出建议。第一,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建立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创新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互联网+”背景下的技术革新是创新观念的一种
4、典型代表。而创新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更强调原有技术知识的再创造、再探索。探索新知识的前提是将已有的知识活学活用,在“守正”的过程中发掘旧知识的新应用点,从而达到“出新”的目的。在国家建设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营造崇尚技能、尊敬职业的环境氛围,激发技术人才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热情,既培育追求高品质的“工匠精神”,又将工匠精神应用于创新实践中。第二,以“教学研创”为抓手,建立强大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对教育工作者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提高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则需要恰当利用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技术革新完成教学内容的更新,促使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树立信息化教学思维,以学生为核
5、心并吸收具有行业企业科研背景的专家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制定并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案和策略,助力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发和落地。第三,以“设计思维”为核心,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设计思维“运用同理心、想象以及行动来完成实践项目”的核心理念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出一辙。应基于设计思维,充分利用当今互联网优势,走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的路线。将设计思维充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开发制作“碎片式”APP移动创业课堂,“自助式”创新课程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社会需求构建教学体系更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从而实现创新创业课程与创新融合的精深性。第四,以“精益创业”为突破,建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目前创业教
6、育在高职院校仍停留在撰写创业计划书阶段,而精益创业则强调通过“开发-测量-认知”这一过程的迭代循环要求学生使客户参与产品的开发。借助“互联网+”优势,构建创业实践平台,组建虚拟学生创业公司,结合线上线下手段,实战经营并建立远程创业视频系统,与创业专家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打造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跨专业产业学院、产业孵化园等融入地方经济,发挥本土创业生态系统中就业与创业的作用。(王李娜,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讲师,硕士)评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背景下双创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书名: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者:陈审声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ISBN:978-7-5024-8357-9出版时间:2019 年 12 月定价:6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