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语》“魁陵”韦注疏证—..._府”“瘣腐”非同源联绵词_蔡克烂.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10213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语》“魁陵”韦注疏证—..._府”“瘣腐”非同源联绵词_蔡克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语》“魁陵”韦注疏证—..._府”“瘣腐”非同源联绵词_蔡克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语》“魁陵”韦注疏证—..._府”“瘣腐”非同源联绵词_蔡克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语》“魁陵”韦注疏证—..._府”“瘣腐”非同源联绵词_蔡克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语》“魁陵”韦注疏证—..._府”“瘣腐”非同源联绵词_蔡克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国语》“魁陵”韦注疏证—..._府”“瘣腐”非同源联绵词_蔡克烂.pdf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Vol.44 No.1Feb.2023大连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第44卷 第1期2023 年 2 月国语“魁陵”韦注疏证兼论“块阜”“魁父”“府”“瘣腐”非同源联绵词蔡克烂(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北京 100083)摘 要:国语“魁陵”之“魁”韦昭注为“小阜”,即小土丘,前人多有异议,或认为“魁”为假借字,或认为“小”是“川”之讹。通过考察“魁”的词义系统,文章认为“土丘”义是由其食勺义引申而来,“小”义由语境产生。“魁陵”同义并列复合,义为小土丘。淮南子“块(魁)阜”高诱

2、注为“小山”,“魁陵”与“块(魁)阜”意义、语境及构词方式均同,韦注、高注异曲同工。前人异说不可信。“块阜”“魁父”“府”“瘣腐”是一组异形词,并非如史杰鹏所说是同源联绵词。关键词:国语;魁陵;块阜;异形词;同源联绵词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23)01-0050-09收稿日期:2022-05-11基金项目: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高邮二王校改 说文 研究”(21YCX021)。作者简介:蔡克烂(1993-),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训诂与历史词汇研究。一、引言国语周语下:“夫周,高山、广川、大薮也,故能生

3、是良材,而幽王荡以为魁陵、粪土、沟渎,其有悛乎?”韦昭注:“小阜曰魁。”汉语大词典释“魁陵”为“小土丘”1465。又“魁 1”义项作“小土丘”1462。考“魁”字用法先秦有 10 例(十三经 6 例,先秦诸子 4 例)。俱无“小土丘”义,以“首领”“高大”义为常。如:礼记檀弓上:“(子夏)曰: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此处义为“首领”。左传成公二年:“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吕氏春秋劝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此二例义为“高大”。汉魏六朝及以后也皆以训大义为常,如:“魁梧(魁吾/魁俉)”“魁岸”“魁柄”“魁

4、伟”“魁 本文数据来源于(台湾)“故宫”寒泉检索系统。其中(伪古文)书胤征一例和列子一例(列子系伪书)不记在内。以下所举词语转引自汉语大词典,为节省篇幅,例句及具体释义不引。杰”“魁斗”“魁壮”“魁封”“魁博”“魁昂”“魁肥”“魁异”“魁颀”“魁峨”“魁儒”。训为“小土丘”除了国语此例,六朝之前皆无书证可考。又有“魁堆”一词,义为“高大貌”1465。楚辞 刘向九叹远逝:“陵魁堆以蔽视兮,云冥冥而门前。”王逸注:“魁堆,高貌。”此处“陵魁堆”与“云冥冥”对文,即“魁堆之陵”“冥冥之云”。“魁堆之陵”即高大的山丘,如果就字面意思解,则可以缩略成“魁陵”,与“小土丘”意义正相反。“魁”以“大”义为常

5、,则国语韦昭注“小阜(小土丘)”义从何而来?正是基于这样的疑惑,前人提出了通假说和讹误说。通假说又可分为两派观点:一派以段玉裁为代表,段氏说文解字注提出“魁”通“(堆)”说;一派以吴曾祺为代表,吴氏国语韦解补正提出“魁”通“邱”说。董增龄国语正义持讹误说,认为“小阜”之“小”是“川”之讹。我们认为段、吴、董之说皆不可信,今于下文试证之。为了确认“魁”字是否有“小土丘”义,我们首先须考察其词义系统。51第1期二、“魁”的词义系统汉语大词典1462-463汉语大字典24717-4718根据读音将“魁”的义项分为三类,今根据两书义项之间的对应关系整理成表 1:第一类中汉语大词典义项和第三类皆为假借义

6、,假借义对探讨“魁”字词义系统没有作用,故可不予考虑。汉语大字典 义项为姓氏,亦排除。第二类中义项为假借义。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引汉扬雄太玄告“玄者神之魁也”为书证。范望注:“魁,藏也。言神藏于玄之中也。”俞樾认为当“读魁为褢”;或通“奎”3。故排除。汉语大词典“首选、第一名”。这一意思的用例宋代才开始出现,多跟科举考试有关。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初欲以为魁,终以此不果。”汉语大词典采取了顾炎武的说法。表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魁”字条义项对比表读音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第一类苦回切 ku食勺勺子,舀汤的工具星名星名头部不戴帽子首领;领头人主帅首选、第一名宋代称进士第一名为“魁”,即状元

7、大、壮伟大、壮伟大根、块根块根,芋之大根酒器大蚶子蜃蛤,即大蛤小土丘通“(堆)”,小丘安然通“傀”姓第二类苦猥切 ku藏藏伏盘结。参见“魁2瘣”。盘结貌见“魁2垒”“魁2礧子”“魁2”见“魁2催”第三类苦会切 kui通“块”。孤独貌。参见“魁3然”通“块”。孤独认为“魁”通“奎”。“奎”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主文运、文章。东汉纬书孝经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世附会为神,建奎星阁并塑神像以崇祀之,视为主文章兴衰之神,科举考试则奉为主中式之神,并改“奎星”为“魁星”1464。中式者称为“魁”,自然也就有首选、第一名之说。而“魁”有“首领”“主帅”之义,正是人们改字的基础。张晓雪以宋代

8、方志中多“魁星”楼的记载,明、清两代才出现将“魁星楼”写作“奎星楼”的情况,认为“魁星”由“魁”字自身发展而来,进而否定顾炎武的说法4。我们认为顾炎武改字之说或有误,但是“魁”通“奎”还是 告又作玄告太玄告。汉语大词典作“玄告”。王中宇认为“魁”的“大”“第一”“主帅、统帅”诸义都是由核心义“头”引申而来,而“头”由羹斗转喻而来。按:“头”由羹斗转喻而来可从,但是说“头”为核心义且引申出其他三义的说法有误,没有注意到各义项的历时关系,“大”“主帅、统帅”出现时间在“头”之前。王中宇: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备考录科举词汇考释,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 年第 5 期。蔡克烂:国语“魁陵”韦注疏证大连大学

9、学报52第44卷很有可能的。科举考试自隋唐已盛行,如若是取“魁士”之义,“魁士”汉代已经出现,何以直至宋代才出现代指进士第一名的情况?它们的关系可能是“奎星魁星魁星楼奎星楼”的关系。汉语大词典有“魁头”一词,解释为“不戴帽子”,与汉语大字典“不戴帽子”同。汉语大词典认为“魁”通“科”1466。后汉书东夷传韩:“马韩人大率皆魁头露紒,布袍草履。”李贤注:“魁头犹科头也,谓以发萦绕成科结也。”战国策韩策一:“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鲍彪注:“科头,不着兜鍪。”故也不予考虑。汉语大词典“安然”为附加式合成词“魁然”之义,出自庄子庚桑楚:“人见其跂

10、,犹之魁然。”成玄英疏:“魁,安也。”按:此为“块然”之假借义。谷粱传僖公五年:“王世子,子也,块然受诸侯之尊己,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杨士勋疏引徐邈曰:“块然,安然也。”汉陆贾 新书至德:“是以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此为“魁”与“块”相通用之结果。故亦排除。第二类中 汉语大词典均为双音节(或三音节)单纯词的意义,不可拆开训释,非“魁”字之义,故亦排除。汉语大字典 认为“小丘”义是通“(堆)”而来,此说法是引段玉裁说,我们姑且存而不论。综上:我们以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为依据,大致提取出“魁”字具有以下义项:食勺;高大、雄伟;星名;首领、主帅;蜃蛤;小土丘;块根;酒器;头部。

11、说文斗部:“魁,羹斗也。从斗鬼声。”段玉裁注:“斗当作枓枓,勺也”。“斗”古文字作“合集21348”,像勺形,故指勺子。知“食勺”为其本义。“星名”为北斗七星第一至四星,或谓第一星24717。淮南子天文训:“斗杓为小岁”。高诱注:“斗第一星至第四星为魁。”太平御览卷五引春秋运斗枢:“北斗七星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史记天官书:“衡殷南斗,魁枕参首。”张守节正义:“魁,斗第一星。”“魁”也可指整个北斗星。楚辞 刘向 九叹 :“合五岳与八灵兮,讯九鬿与六神。”王逸注:“鬿,一作魁。九鬿,谓北斗九星也。”(北斗实为九星,另两颗星肉眼不可见5。)玉篇:“魁,北斗名。”张小艳634认为“魁本指

12、羹斗,汉魏时多用作盛羹之器,其形跟勺大不相同,口径较大,短柄,平底”。文献中各种说法以 淮南子 为最早,“斗第一星至第四星”与“口大、短柄”之“魁”极像,故通过隐喻的方式取“魁”以为星名。由指第一至四星到指第一星或整个北斗星,符合杨琳“相邻引申”说中的“包容相邻的引申”,由整体引申指部分,或由部分引申指整体7。“魁”单用时,所指有三,与“杓”一同使用时,则专指第一至第四星。“魁”从斗,鬼声,鬼声兼义(语源义)。齐冲天、齐小乎汉语音义字典认为“从鬼之字往往有大义。”8按:齐说可从。黄德宽古文字谱系疏证认为“鬼乃魁之初文”9。,广雅释诂一:“大貌”。傀,说文人部:“伟也”。隗,说文部:“陮隗也。”

13、又“陮,陮隗,高也。”巍,说文嵬部:“高也。”魏,古代宫门高大台观称魏阙。槐,尔雅释木:“大叶而黑”。嵬,说文嵬部:“高不平也。”诸字皆有高大义。故“魁”有大义。“魁”的大义表现为勺头之大。段注:“魁头大而柄长。毛诗传曰:大斗长三尺是也。引申之,凡物大皆曰魁。”。故能引申出“高大、雄伟”之义。左传成公二年:“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吕氏春秋劝 笔者另有魁垒词义源流考辨一文论之甚详。详参第三届华中大语言论坛会议论文集,武汉,2022 年,第 10-17 页。“魁2瘣”指树木根节盘结。尔雅释木:“枹,遒木,魁瘣。”郭璞注:“谓树木丛生,根枝节目盘结磈磊。”邢昺疏:“

14、谓根节盘结处也。”“魁2垒”(又作傀儡、傀垒)指木偶,“魁2礧子”(又作傀儡子)指木偶戏,“魁2”指丧家之乐。“魁2催”犹虺,疲病貌。(12 卷,466-467 页)笔者另有傀儡考源一文,对此有专门分析。详参第四届文献语言学青年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郑州,2022 年,第 5-21 页,又语言研究集刊,待刊。杨琳提到“所谓相邻引申,是指词义所指的对象由于在位置上与其他对象相邻相连,由此引发该词义引申出指称相连对象的意义。相邻引申有两种引申模式,一种是周边相邻引申,一种是包容相邻的引申。”“包容相邻的引申既可以是由整体引申指部分,也可以是由部分引申指整体。”53第1期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

15、未之尝有也。”由“高大、雄伟”可以引申出“首领、主帅”之义。礼记檀弓上:“(子夏)曰: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郑玄注:“魁,犹首也。”(伪古文)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孔传:“魁,帅也。”王彤伟认为“由于勺子头端圆大,与表示身体上端的 头 在外形上有相似性,故可引申指头。”10故由可引申出。太平广记卷四五九引五代范资玉堂闲话朱汉宾:“有大蛇其魁可大如五斗器,双目如电。”“顝”字为此引申义之分化字,说文页部:“顝,大头也。读若魁。”由于“顝”字不常用,后遭废弃,后世文献继续使用“魁”字记录此义。王彤伟的说法很有启发性,根据相似性原则,我们又可以发现

16、“蜃蛤”“小土丘”“块根”“酒器”都是由于形似勺头,而由之引申而来。汉书翟方进传:“饭我豆食羹芋魁。”颜师古注:“羹芋魁者,以芋根为羹也。”“芋魁”即“芋根”,芋根与勺头相似,都圆大,故有“芋之大根”之解。后引申指一般的块根。汉杨孚异物志:“甘藷似芋,亦有巨魁。”唐范摅云谿友议:“翌日,于球场内犒劳,以驾车老牛筋皮为炙,状瘤魁之脔。”自注:“魁,酒罇也,盛一斗二升,多以楢槐榴为之,或铜铸之。”按:大词典谓“楢槐榴”为树名1462,实际上释为树瘤更确。“瘤魁”为“模拟其型以楢槐瘤制的酒樽”11。“楢槐瘤”是一种树瘤,树瘤为圆的木疙瘩,以之为酒樽可方便制作、节省材料。又“盛一斗二升”说明此种酒樽之大,这也说明了作为酒器的魁形状是圆大的。此正与勺头相似。张小艳提到“北朝以迄唐五代的文献中,魁形略有改变,短柄退去,容量有大小之别,大者跟盆近似,小者与钵盂相当,其义也随之转指盆盂类容器。”634可证。仪礼士冠礼:“素积白屦,以魁柎之。”郑玄注:“魁,蜃蛤。”文选张衡西京赋:“蘧藕拔,蜃蛤剥。”唐李善注:“蜃蛤,蚌也。”“蛤”为白色,“白屦”为用白蛤灰覆盖之“屦”。“蜃蛤”(蚌)大而圆,亦是因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