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基金项目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级课题()作者单位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检验科,妇产科,江苏 南京作者简介 孔评石(),男,硕士,副主任检验技师通信作者 王生余,硕士,副主任检验技师:文章编号()检验医学 例妇科门诊病人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析孔评石,毛 洁,王生余摘要目的:分析南京地区妇科门诊病人感染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的分布特征,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支持。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采集数据,分析妇科门诊经宫颈脱落细胞 基因型检测的病人 例相关数据。结果:例受试病人中 感染阳性 例,阳性率为 。不同年龄组 感染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 岁组 感染阳性率为
2、 (),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受试病人以单一 感染(,)为主,不同年龄段病人的单一 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双重和多重 感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受试病人以高危型 感染率为主(,);种基因型的 中,总体感染率排名前 位依次为、,其中除 感染率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 基因型感染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明确当地门诊病人的 感染基因型分布特征,可为宫颈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关键词 子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宫颈癌是发病率位居第
3、四的女性恶性肿瘤,年全球新发病例约 万,死亡 万。我国宫颈癌年发病例约 万,死亡约 万,严重威胁女性 生 命 健 康。持 续 性 高 危 型 人 乳 头 瘤 病 毒()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癌因素,临床上 检测已成为宫颈癌筛查重要手段,目前多种 疫苗也正逐渐被广泛接种。高危型 感染的具体型别分布特征在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并且由于疫苗接种可能产生病毒基因型流行型别改变,因而需要更详尽的地区调查数据,为宫颈癌筛查、治疗以及疫苗的开发、接种和疗效评估提供参考。本研究对过去 年本院门诊病人宫颈 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明确南京地区门诊筛查病人的 基本流行特征,为临床诊疗和人群预防提供参考。现作报
4、道。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 月第 卷第 期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从医院信息系统检索收集 年 月至 年 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经宫颈脱落细胞 基因型检测病人的相关数据,相同病人仅计入首次检查数据。共手机病人 例,年龄 岁。将病人按照年龄划分为、岁 组。样本采集和检测门诊常规宫颈刷采集脱落细胞样本送检,病毒基因型检测在本院检验科完成。采用博辉创新公司()微流控核酸分析技术,定性分析宫颈细胞中 种 亚型表达。按(,)标准划分危险等级,其中高危型 种(),潜在高危型 种(),低危型 种()。实验流程包括核酸提取、扩增、反向斑点杂交和结果扫描分析,依照试剂盒说明书和技术指导书在 核酸芯片检测仪中完成。统计学
5、方法 采用 检验。结果 不同年龄病人 感染阳性率比较 例受试病人中 感染阳性 例,阳性率为。不同年龄组 感染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 岁组 感染阳性率为 ,均高于其他年龄组()(见表)。表 各年龄段 感染阳性率比较;百分率()年龄 岁 感染()()()()()()校正:与 岁组比较 ;与 岁组比较 ;与 岁组比较 ;与 岁组比较 不同年龄病人 亚型感染数比较 例受试病人中,总体以单一 感染()为主,但 岁组则以多重 感染()和双重 感染()为主,多于单一 感染()。不同年龄段病人的单一 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双重和多重 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 岁组双重和多重 感
6、染率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见表)。表 不同年龄病人 亚型感染数比较;百分率()年龄 岁单一 感染双重 感染多重 感染()()()()()()()()()()()()()()()()()()合计 ()()()校正:与 岁组比较 ;与 岁组比较;与 岁组比较;与 岁组比较 不同年龄病人感染 危险类别比较 例 受 试 病 人 中,高 危 型 感 染 率 为,在各年龄段内高危型 均为主要感染类型。不同年龄高危型、潜在高危型和低危型 感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 岁组各危险等级 感染率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见表)。表 不同年龄病人感染 危险类别比较;百分率()年龄 岁高危型 感染潜在高危型
7、感染低危型 感染()()()()()()()()()()()()()()()()()()合计 ()()()校正:与 岁组比较 ;与 岁组比较;与 岁组比较 各基因型 感染率在不同年龄病人间比较 种基因型的 中,总体感染率排名前 位依次为、。除 感染率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 基因型感染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基因型阳性率随年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差异,高 ,危型 呈现低龄和高龄阳性率高而中间年龄段低,而 阳性率在高龄段有一定下降趋势(见表)。表 各基因型 感染率在不同年龄病人间比较;百分率()岁()岁()岁()岁()岁()岁()合计()高危型()()()()()
8、()()()()()()()()()()()()()()()()()()()()()()()()()()()()()()()()()()()()()()()()()()()()()()()()()()()()()()()()()()()()()()()()()()()()()()()()()()()()()()()潜在高危型()()()()()()()()()()()()()()()()()()()()()()()()()()()()()()()()()()()()()()()()()()低危型()()()()()()()()()()()()()()()()()()()()()()()()()
9、()()()()()()()()()()()()()()()()()校正:与 岁组比较;与 岁组比较 ;与 岁组比较;与 岁组比较 讨论 高危型 感染是宫颈癌的明确病因。我们对门诊筛查的 例病人调查发现,阳性率达到 ,其中以单一型 感染为主,感染率最高的 种高危型 依次为、;宫颈癌最相关的 个基因型 和 感染率分别为 和;感染高发年龄段为 岁、岁的年轻病人和 岁的高龄病人,混合感染分布也倾向于低龄和高龄人群。感染率在全球范围有显著差异,细胞学正常人 群 的 总 体 感 染 率 为 ,其 中 非 洲()最高,西亚最低();最常见的 基因 型 前 位 依 次 为 ()、()、()、()、();在轻
10、度子宫颈癌上皮内瘤变病人中,高发 基 因 型 依 次 为 ()、()、()、()、();中重度病变病人中 则 依 次 为()、()、()、()、(),宫颈癌病人中则依次是()、()、()、()、()。我国人群筛查 总感染率为 。子宫颈细胞学正常女性中 感染率为 ,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 月第 卷第 期常见的高危 基因型阳性率为()、()、()、()、();子宫颈癌上皮内瘤变病人中 感染率分别达 和 ,其中常见基因型为。既往报道显示,江苏省 个地区妇科门诊病人 总感染率为 ,感染率最高的是,与我们的筛查结果相似。综合观察我们的研究结果和周边地区报道,在华东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感染优势,而南京地区 感染
11、率在国内属于较高发状态,多重感染率也相对较高,提示本地区宫颈癌的防治形势较为严峻。感染率具有明显的年龄相关性。由于免疫保护不成熟,年轻的性活跃女性感染率最高,感染高峰年龄在 岁左右;高龄女性中出现 流行的第二高峰,可能归因于更年期性激素波动引起的免疫紊乱,导致 持续的潜伏性感染再度激活。我们观察到低龄群体 感染率最高,并且多型别混合感染显著高发;同时 岁高龄组病人感染率也明显高于中间年龄段,不同年龄段 阳性率接近不对称的 形分布,与既往的报道相似。此外,与 的阳性率在高龄阶段呈现上升和下降的不同变化趋势,提示宫颈癌防治中须关注年龄变化中不同 亚型的感染优势。影响 感染率的危险因素众多,除年龄外
12、,生物学因素如细菌、病毒和衣原体的混合感染,以及多性伴侣、多孕多产、吸烟等行为因素均可能导致 高发,也成为门诊筛查的总体感染率高于宫颈细胞学正常人群的重要原因。目前,多种 预防疫苗已经上市。研究数据表明,双价 疫 苗 除 了 能 够 大 幅 降 低 型感染()外,还能大幅降低 感染(),表明疫苗接种对其他型别存在交叉免疫。同时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显示,疫苗对 产生交叉免疫的同时可引起接种后人群 的感染数上升。因此需要高度关注疫苗接种人群中是否出现型别替代,即疫苗特异性型别感染减少而其他非特异性型别感染增加,从而削弱疫苗的防治作用。我们的研究中感染率最高的高危型依次为,而在西方普遍流行的 在 种高
13、危基因型中仅位于第 位。多项研究 报道,分别位于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最常见 基因型的第、位,因而在考虑到 多重感染特征及疫苗交叉保护机制的同时,在子宫颈癌防治策略中应充分关注这些 感染的区域性特征,研发和应用有效覆盖当地流行基因型的疫苗。参考文献,:,():顾秀瑛,郑荣寿,孙可欣,等 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中华肿瘤杂志,():,:,:,():,:,():潘飞,袁杭,毛源 江苏地区医院就诊的女性患者 感染情况及型别特征 附 例分析报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梁华,余艺,萍蓝,等 南昌地区女性宫颈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型的回顾分析 实验与检验医学,():王珑,吴霞,谢爱华,等 赣南
14、地区 例女性宫颈重度炎症和 阳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分析探讨 实验与检验医学,():,:(),():,():,():,():,:,():,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基金项目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 医学遗传中心,安徽 合肥 作者简介 庞 宇(),男,硕士,检验师通信作者 朱健生,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技师,教授:文章编号()检验医学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联合 分型在流产物遗传学分析中的应用庞 宇,王朝红,唐俊湘,王森林,朱健生摘要目的:对 例流产物进行遗传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探
15、究自然流产的遗传学病因积累临床资料。方法:选择 年 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的 例自然流产病人,运用拷贝数变异测序(,)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对流产物进行遗传学检测。结果:例流产物均成功检测,染色体正常 例(),染色体异常 例(),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 例,占染色体异常总数的,染色体微重复 微缺失 例(),嵌合体 例(),染色体数目合并结构异常 例(),单亲二倍体 例()。导致自然流产最主要的染色体异常为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染色体非整倍体()、三倍体();其次为嵌合体()。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的染色体异常依次为:,、三体;,、三体;三体;三体嵌合体。结论:联合 技术适用于流产物染色体异常的检测,可覆盖更多范围的染色体异常,能实现更加准确、全面的诊断,对明确自然流产的遗传因素,指导孕妇再次备孕,实现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自然流产;拷贝数变异测序;短串联重复序列;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本文编辑 卢玉清)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 月第 卷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