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树立正确政绩观对照检查材料.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13814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树立正确政绩观对照检查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树立正确政绩观对照检查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树立正确政绩观对照检查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树立正确政绩观对照检查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树立正确政绩观对照检查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3年树立正确政绩观对照检查材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树立正确政绩观对照检查材料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解决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问题。创造政绩的目标取向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开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正确政绩观的集中体现。坚持以实践、群众和历史为标准衡量政绩,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和历史观的具体运用,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客观的、科学的检验标准。正确的政绩观本质上是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看待政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政绩,用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树

2、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证。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反映对待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态度,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根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科学开展观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创造政绩的目标取向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开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解决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问题。为谁创造政绩是为个人谋私利,还是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首先需要答复的问题,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我国封建王朝的一些统治者早就知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3、的道理。而西方资产阶级,正如亨廷顿在第三波中所讲的,那么要求官吏们“满足一些关键选民对他们政绩的期望,以维护“统治者的合法性。有的总统竞选人喊的竞选口号就是“你们比四年前生活得更好吗?这些富于民本色彩的宣示,对于封建帝王成就霸业,对于资产阶级维护统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剥削阶级的任何政党,其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民赋予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观的要求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就是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所作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正确政绩

4、观的集中体现。遵循这一根本要求,才能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将树政绩的根本目确实立在“为人民谋利益之上。政绩观与所有的思想意识一样,既是特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又给予社会开展以特有的能动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对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政绩观提出了历史性的新要求。共产党人创造政绩,在新世纪新阶段其价值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源出诗经的“小康,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衣食无忧、稳定安乐生活的向往。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将它同“中国式的现代化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的直观表述。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生活总体上已到达了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5、目标,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党确立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长远目标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人民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只有以此作为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取向,才能保证我们的政绩观体现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党,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的关键又在其思想观念,尤其是其政绩观。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的重要组成局部。政绩观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和

6、工作方法。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哪个地方、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哪里的开展就有活力,就能够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老百姓就受惠;反之,就会大起大落,就片面、畸形、代价沉重,老百姓就受苦。不但如此,政绩观还直接决定着每一个领导班子、每一位领导干部的成长,政绩观正确,其成长就健康;反之,就会出问题。这些年来,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广阔人民群众的拥护。然而,也有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比拟模糊、片面,甚至错误,不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要求,不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7、,影响和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开展。这些模糊、片面乃至错误的政绩观,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一是偏。即片面理解“政绩,将政绩只视为经济增长、等同于城市开展,尤其是等同于GDP增长;忽略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的开展,忽略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开展,忽略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尤其是忽略了人本身的开展。结果,加重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区域之间、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失衡。二是散。即只求局部、不求全局的政绩,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经济结构不协调。三是急。即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只求眼前政绩,不管身后“洪水滔天。有的急,还是急于改变落后面貌;

8、有的急,却是急于个人升迁。但只要一急,就容易只重当前、不顾长远,只重速度、无视质量,只重开展、不计污染,吃祖宗饭、砸子孙碗。有的甚至板凳还没坐热,就“新官上任三把火,今天一个大规划,明天一个大思路,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四是虚。即华而不实,虚报浮夸,用“水分制造“政绩。这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恶性膨胀的必然归宿。一些领导干部重名利、轻政德,“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心浮气躁、做外表文章,重“显绩、轻“潜绩,善于包装、精于造势,甚至欺上瞒下,编造“GDP神话,制造虚假“政绩,为个人树碑立传。五是混。即当官做老爷,不思进取,认定“无过便是功,不冒风险、抱残守缺、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庸碌无为

9、、怨天尤人。这也是个人主义支配政绩观的一种结果。错误的政绩观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后果是一样的。一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造成开展的片面与畸形,造成人力、财力、物力和珍贵时间的浪费,严重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二是滋生、蔓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诱发领导干部的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消除错误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切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快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开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衡

10、量政绩的根本尺度是实践、群众和历史胡锦涛同志指出“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快乐不快乐、容许不容许。坚持以实践、群众和历史衡量政绩,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和历史观的具体运用,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客观的、科学的检验标准。用实践标准衡量政绩,就是要看政绩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实践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以客观实际为前提,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根底。我们各项工作的成果是否正确,必须回到实践中去,通过

11、“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才能得到证明。实践既是创造政绩的大学校,也是检验政绩的试金石。坚持用实践标准衡量政绩,要求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客观规律,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那些脱离实际的高指标、急功近利的花架子、哗众取宠的空口号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只有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客观实际的业绩,满足大多数人民意愿的业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的业绩,才是符合实践标准的真政绩。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真正的政绩应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这样的实绩,不是虚张声势喊出来的,也不是“做秀做出来的,而是扎扎实实地

12、干出来的。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开展的客观规律,说实话、重实干、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用群众的标准衡量政绩,就是以民为本,以老百姓是否受益作为评价标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归根结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13、。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领导干部政绩的直接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快乐不快乐、容许不容许,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阔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尊重社会开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为人民办实事的一致性。坚持用群众的标准衡量政绩,就不应仅仅看GDP多少、根底设施投资多少等等,而要看是否真正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要看那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物质文化状况得到了多大的改变,要看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解决了没有,要看是

14、否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终要看广阔群众是否认可。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政绩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只有为老百姓所公认、为广阔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用历史的标准衡量政绩,就是既要看政绩给眼前带来的变化,又要看其对经济社会开展的长远影响,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后人的评判,其实质是用可持续开展的标准评价政绩,对社会和历史负责。有些东西,今天看来是合理的、可行的,是成就,是功绩,但到明天可能就不合理了,就成了包袱,成了后遗症,有些东西甚至本来就是寅吃卯粮、杀鸡取卵。这种“前任政绩后任债,一任政绩几任包袱的现象,不仅不会促进经济社会

15、的开展,反而会阻碍经济社会的长远开展,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坚持用历史的标准衡量政绩,要求我们做决策、搞建设,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既要看当前的开展,又要看开展的可持续性,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瞻前顾后,深谋远虑,既让今人满意,又让后人受惠,从有利于长远开展的角度建树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政绩。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开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坚持以实践、群众和历史衡量政绩,我们就能防止在创造政绩上的主观性、片面性,就能端正党风,改良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能团结带着人民群

16、众积极进取、勇于实践,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创造出人民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三、创造政绩的根本途径是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正确政绩观的思想根基。正确的政绩观,本质上就是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看待政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政绩,用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求真务实创造政绩,要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己的职位意味着为人民创造政绩的责任,个人的“名应该是清廉之名、勤政之名、青史之名,“利应该是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