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2154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剖析与能力提升全面介绍本单元的知识点和常见考点,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总结1.长度: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1km=103m,1m=103mm=106m=109nm;1m=10dm=100cm。(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2)正确使用刻度尺a.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测量

2、范围;分度值是指最小刻度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如图(1)所示。图(1)刻度尺b.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图(2)中“刻度尺怎样放置”);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如图(2)中“零刻度线磨损怎么办”),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如图(2)中“眼睛如何观察刻度线”)。d.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如1.5m、35cm等);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图(3)所示,上图读数为3.80cm,下图读数为3.38cm)。图(

3、2)标尺的读取图(3)刻度尺的读数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课桌高0.7m、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等等。(3)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误差是不能避免的,通过提高测量水平、改进测量手段就能尽量减小误差;但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或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也是不该发生的。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精密度,测量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改进测量方法。2.时间:时间也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1h=60min=3600s(1h=60min)。(2)时间的测量常用工具是钟表、秒表。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秒表测量时间。3.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

5、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相对静止。4.运动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5.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了S的路程,这个物

6、体的运动速度为:(时间t用表示,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2)速度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m)和时间单位(s)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km/h(1m/s=3.6km/h)。(3)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如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4)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在

7、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属于变速直线运动)。(5)路程图像: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4)所示。图(4) 路程时间图像如果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6)速度图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5)所示。图(5) 速度时间图像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

8、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6.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公式:平均速度的公式是(如:小明从家步行走到学校用时10分钟,已知小明家距学校1500米,那么,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为2.5m/s)。7.平均速度的测量:在生活、生产实际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测量也是物理学中常见的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速度公式,常用工具有刻度

9、尺、停表(或计时器)。介绍本单元常见考点、考查方式和考题类型1.长度测量:长度测量,在中考中出现的考题较多,考查方向主要是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方法,目的是考查学生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与读数,此类考题出现的概率较高,但很少作为一个考题出现,一般情况下和其他测量结合在一起的较多。考题题型一般以填空题居多,选择题也有出现。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也是中考中常见的考题,物体长度的估测是常考热点。典例一:(2023年宜宾)小明同学学习物理后,对以下一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3m; B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300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m/s;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

10、四楼的时间约为5s【答案】A。【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教室高度在身高的二倍左右,故A符合事实;B、十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故B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1s走两步,每层楼间隔约为20步,时间应为30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典例二:(2023年苏州)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cm。【答案】2.25。【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

11、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注意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3.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5.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25cm-3.00cm=2.25cm。故答案为:2.25。2.时间测量:对于时间测量,常用仪器是秒表,在中考中出现对秒表进行读数的题目出现概率不大,个别考卷中也曾出现过秒表的读数问题,但很少。作为学习物理学最基本、最基础性的内容,对时间的概念以及测量与读数方法还要要掌握的。典例三:(20

12、23年益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A一般情况下,教室内空间高度约为1.5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一眨眼的时间约为2s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kg【答案】B。【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内空间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由生活经验知,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符合实际;C、一眨眼的时间约为1s,故C不符合实际;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0.15kg,故D不符合实际。故

13、选B。3.误差: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误差的概念。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是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减小误差的方法。学生要清楚准确值和估读值,以及测量数据表示方法。对于误差的考题在中考试卷中也曾出现,但出现的概率不高;但在进行复习中需要重视这个问题。4.运动的描述:是第一章机械运动主要知识点,也是中考考题中经常出现的类型,其主要考题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个大类,选择题出现更多。运动描述的考题一般有一道题,主要考查运动的相对性,物体静止和运动的描述等知识点;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分-1.5分之间。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有:机械运动、参照物,此类考题出现频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典例四:(2023年河北)卫星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

14、它从图中所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照物是 。【答案】电磁波;减小;地球(地面)。【解析】本题以卫星为背景,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及参照物的选择等,属于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解

15、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卫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时,相对高度减小,所以势能减小,同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通信卫星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答案为:电磁波;减小;地球(地面)。5.速度、平均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也是第一章机械运动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是本章的重要知识点。在涉及到机械运动的中考题中,有关速度、平均速度的考题出现得更多,所以理解、应用速度概念显得尤为重要。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有关计算,在中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有时也以简单计算题形式出现,出现更多的是选择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2分之间。运动的快慢主要知识点有:速度、平均速度和运动图像。(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要熟悉速度公式,各物理量的所表示的含义、单位以及速度的物理意义。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理解匀速直线运动。(2)平均速度:物体运动平均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一定要和物体运动的路程或时间相对应,计算平均速度也必须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个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运动图像:运动图像有路程图像和速度图像两类,分别表示的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运动图像在中考题中出现的概率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