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瞭望1-9期时评.b1white-space-collapsing:preserve;.b2margin: 0.59097224in 0.59097224in 0.59097224in 0.59097224in;.p1text-align:justify;hyphenate:auto;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0pt;.p2text-indent:0.44444445in;text-align:justify;hyphenate:auto;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6pt;.p3t
2、ext-indent:3.3055556in;margin-top:0.33333334in;text-align:start;hyphenate:auto;keep-together.within-page:always;keep-with-next.within-page:always;font-family:Cambria;font-size:14pt;.p4text-align:start;hyphenate:auto;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0pt;.p5text-align:center;hyphenate:auto;font-
3、family:宋体;font-size:16pt;.p6margin-top:0.104166664in;text-align:start;hyphenate:auto;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pt;.p7text-align:justify;hyphenate:auto;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6pt;.s1font-weight:bold;.s2font-weight:bold;color:#365f91;.s3font-weight:bold;color:blue;text-decoration:unde
4、rline;.s4font-weight:bold;color:black;.s5color:black; 2016年瞭望时评合集 目录 2016年瞭望时评第9期:以“两个是否”标准引领构建改革 “质控体系” 1 2016年瞭望时评第8期:以创新驱动增强新闻舆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3 2016年瞭望时评第7期:建科创强国需三大“禀赋” 4 2016年瞭望时评第6期:求最大“公约数”画最大“同心圆” 5 2016年瞭望时评第5期:把握“互联网+”与“+互联网”背后的真问题 7 2016年瞭望时评第4期:寻求第四次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国突破 9 2016年瞭望时评第4期:寻求第四次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国突破
5、 9 2016年瞭望时评第3期:不搞大开发才能建好长江经济带 9 2016年瞭望时评第2期:振兴东北需擎好“三盏灯” 11 2016年瞭望时评第1期:“紧凑城市”是个大方略 12 2016年瞭望时评第9期:以“两个是否”标准引领构建改革 “质控体系” 2016年全国两会已经拉开帷幕。相信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十三五”规划和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地、让老百姓得实惠之上,议案、提案也会提出一系列推动改革发展取得实效的举措建议。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评价改革成效要看“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以此标
6、准狠抓改革落实,“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关键五年起步的当口,“两个是否”评价标准的提出,科学、及时地回答了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事实上,持续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持续带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是本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初始动力和最终目标。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各种压力与阻力,更要抓住“两个是否”标准这个试金石,在多元利益博弈和矛盾中“试”出解决问题、推进改革的关键举措,让“真金白银”的改革发展理念和举措产生实效,也会让“干打雷不下雨”的形式主义假改革露出马脚。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
7、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如何保证改革举措从案头设计,最终转化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千家万户的获得感呢?这就要求建立起一套保证改革落地、见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在这个质控体系中,首要环节就是质控负责人。负责牵头实施具体改革的地方和部门尤其是各地区、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不仅要做改革实干家,还要树立“两个是否”标杆,自觉担当改革“质控员”。从“质控员”角色出发,对经办的改革举措要全程负责、全程检验,始终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尺”与老百姓心里的“秤”而不是部门、地区和个人的表面政绩来丈量改革成果的落实情况。 任何质控体系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有过硬的质量标准。“两个是否”的评价标准体现了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改革“
8、向何处去”的答案,掌握好这个评价标准,全面深化改革方能有底气、有力量、有成效。改革者只有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贴近实际、走入基层,才能真正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层脉搏,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脱离社会和人民的实际需求,任何良好的改革设计都可能陷入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的困境。 建立和运行这个“深改系统工程”的质控体系,需要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今天的改革和三十多年前开始的那场改革相比,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状况和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可谓天壤之别。面对今天的发展环境和任务,深化改革要取得实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双丰收”,需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改革的全
9、局框架、全程方案和重要节点的前提下,强化不同方面改革举措之间的配套和协同;需要着力“末段攻坚”,给基层一线配足力量资源,强化调查研究和基层创新,推广应用优秀经验,集中精力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需要推动“精准施策”,对改革中的顽疾、病灶实施“靶向治疗”,对改革政策出台和推进的时点、范围实现“精确控制”。 2016年瞭望时评第8期:以创新驱动增强新闻舆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中央媒体调研,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其间,总书记就媒体改进创新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
10、,中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大局,贴近和满足受众与市场的变化,新闻舆论工作也亟需以创新作为行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能力水平的核心驱动力。 纵观新闻媒体的发展史,媒体行业的兴旺离不开在内容、方法、手段、业态等方面及时应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从文字时代、图像时代、影像时代发展到今天的网络化、自媒体时代,在可预见的未来,新闻媒体行业将是高度信息化的人类社会中信息流提取、集成、加工和传播最关键的基础性行业,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可以说,创新不仅仅是推动媒体发展的手段,而且从来就是新闻媒体行业赖以生存的动力之源。 当前,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所身处的舆论环境正在发生迅猛而深刻的
11、变化。一方面是媒体受众的分众化、差异化趋势加速发展,受众对媒体信息的个性化、专业性、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媒体本身也呈现出多层化、多元化和个人化的新趋势,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越发明显。在众声喧哗之中,只有通过在内容体裁、传播方式、思维理念等各方面持续锐意创新,才能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真实权威的信息,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渠道和方式,精准到达相关受众,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传播矩阵,从而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新闻舆论工作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有效履行职责和使命,同时,需要注意解决好几个问题: 一是要走近受众,理解需求,实施新闻舆论工
12、作的“供给侧改革”。要改变高高在上、舞文弄墨的作风和文风,真正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吃透受众的信息需求,才能去除无效供给、“库存新闻”、过剩信息,杜绝官话、套话、假话。以此作为有效供给的基础,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才不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是要革新思维,推动传统媒体的“互联网+”改造。主流媒体应主动抢占新媒体舆论制高点,打通与受众的实时互动与交流路径。融合发展,不只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简单嫁接,而要让不同形式的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着力打造“创新型主流媒体”,为主流舆论赢得未来信息化社会的传播优势。 三要凝聚和调动
13、各类人才资源参与到新闻传播事业中来,为主流舆论和正能量的传播“求取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除了各媒体自身需培养一支高素质、过得硬、专家型、复合型媒体人队伍外,在凝聚和调动人才资源这一生产要素的问题上,还须大胆革新和优化未来的媒体新闻采编与传播流程,变“小作坊式”的记者+编辑写新闻为“社会化大生产式”的多源融合性新闻信息集成与创造,增强媒体的话语引领能力。 2016年瞭望时评第7期:建科创强国需三大“禀赋” “我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条道路必须走。”这是2016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视察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时对科研人员提出的期望。近日,习近
14、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全面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全面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这也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亦是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科技创新的探索和竞争大潮中投入巨量资源,谁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在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与转型中赢得显著优势。而在这场国家实力乃至国
15、运兴衰的竞赛中,中国显然是重要参赛者,迎难而上、奋发进取方能实现最终超越。 要在全球科技创新这场超长时间、超高难度、超长距离的“马拉松”中笑到最后,需要今天的中国重点培育和发挥三大“禀赋”:长远眼光、革新思维和战略定力。 首先,要围绕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战略,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科学设定建设科创强国的分阶段战略规划;同时,要把握、吃透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相对超前地设置我国科技创新的“高线”目标。不仅要在“短、平、快”的项目上快速出成果、出效益,更要在核心技术、原创性、基础性的研究上舍得、敢于投入,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与前几轮科技革命相比,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的科技革命对创新环境、创新生态的颠覆性作用尤为明显。科技创新活动日益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新型研发组织和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因此,第二个“禀赋”就是要有改革传统科研体制和组织形式的革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