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某县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调查与思考2023年某县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要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XX县把乡村旅游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力抓手,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初步构建“一心、三园、四区、多极”的旅游新格局。为深入了解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作用发挥,国家统计局XX调查队走访县文旅局,深入XX乡XX村、XXX镇XXX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开展专题调研。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对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成效初显,但旅游特色不够鲜明、农民参与
2、积极性不高、旅游资源旺季不旺等问题较为突出。 一、发展现状 XX县乡村旅游起步于农业观光及城郊乡镇的农家乐,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逐步实现局部到整体、零散到规模发展转变,乡村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发展前景看好。 (一)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XX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路上连接XX、XX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灿烂而深厚的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等地域文化。同时,XX文化又使其拥有了国家级资源基因。据统计,目前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AAA级旅游景区1个,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全县培育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7个,
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个。丰厚的文化遗产以各种形态广泛分布于乡村和民间,农村生态良好、气候环境怡人、田园风光优美,是休闲度假的绝佳之地,生产的红萝卜、羊肉、虹鳟鱼和元生绵羊奶制品等诸多绿色有机农产品,经过精深加工便可成为乡村旅游商品,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发展乡村旅游达成共识。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点,备受关注,各级政府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强大发展合力。XX县坚持“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韵”的原则,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重点开发XXX
4、镇花田小镇、XX车辘沟石林、XXX字灯城、XX滑雪场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和XXX边塞小镇、XXX田园综合体,XXX花海农旅产业园、XX乡花果山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农旅融合,必将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各乡村旅游示范村因地制宜,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强化发展举措,大力打造乡村旅游项目,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有效拓展了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一部分企业、村社及农村能人充分利用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创办田园综合体、休闲观光园、农家乐、采摘园等,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注入强劲动力。 (三)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至目前,全县共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7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1个、农家乐经营网点74家(其中已评
5、乡村旅游品牌农家乐20家),涌现出了XX乡XX村、XX镇XXX村、XX镇XXX村和XXX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XXX镇油菜花景观获“中国美丽田园”称号,XXX农耕文化博物馆、XXX民俗博物馆、印象XX民俗博物馆、XX镇窑文化博物馆相继建成,XX滑雪场、XX车辘沟石林景区投入运营;XXX镇XX庄、XX堡,XX镇XXX村荣获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XX乡XX村积极申报2022年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乡村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据旅游部门统计,2021年,全县旅游接待游客213.22万人次,同比增长32.5,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9.91万人次,占23.4;实现旅游收入11.32亿元,同比增长23,乡
6、村旅游收入占10.5,乡村旅游已成为全市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经营特点 根据全县被列入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的7个乡村旅游点调研结果来看,乡村旅游呈现以下特点: (一)旅游成效初显。一是游客多。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休闲旅游得到蓬勃发展,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也成为旅游市场上深受旅游者喜爱的旅游方式。从调研情况来看,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近三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00.32万人,其中XX镇XXX村旅游人数高达80万,约占八成。游客的涌入给当地村民带来新信息、新思路和新观念,有益于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节庆民俗活动的保留,在提高知
7、名度的同时,更有益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二是收益显。被调查的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其中有3个曾经是贫困村,旅游扶贫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村民视野开阔,市场经营意识增强,生产发展潜力被激发。旅游产业带动力强,村民可以通过开餐馆、办客栈、打零工、摆小摊、销售农产品等,实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挣钱”。村民依托特色农业、风景区、乡村环境、农村活动及生产生活资源,开展和参与乡村旅游经营项目。调研显示,通过发展旅游业,XX镇XXX村每户从中获得的收入高达3.67万元,XX乡XX村每户从中获得的收入达0.3万元,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旅游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平均占比为11.6。
8、(二)乡村旅游多元。一是形式多样。近年来,文化已经成为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XX县在传承保护和科学开发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逐步实现文化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突出特色打造文旅振兴乡村,连点带面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了“县景合一、分段规划”为重点的“一心,三园,四区,多极”全域发展新格局,彰显“旅游”效益。调研显示:乡村旅游形式主要集中于休闲餐饮、农业观光采摘、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农村文化和体验教育,占比分别为71、57、57、43、29和14。二是特色广泛。以往的乡村旅游是到乡村了解民情、礼仪风俗等,主要是观赏种植作物、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现在的乡村旅
9、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外行为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调研显示:近三年来,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在乡村旅游中涉及的主要产业,分别为土特产品种植、农家乐接待、观光农业、旅游商品经营和农家客栈等,三年来的经营收入占比分别为56.5、40.1、1.9、1.4和0.1。经营特色广泛,不仅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更深度挖掘出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和文化教育价值。 (三)村容村貌改观。一是社会资本投入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减少对地方财政的过渡依赖,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有
10、一定收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运营,不断扩展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融资渠道。调研显示:XX县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投入建设资金9830万元,主要分为社会资本和政府资金,资金占比为66:34,社会资本占主导。受冬奥热潮的“席卷”,XX乡XX村滑雪场也追赶着乡村旅游的“热潮”,成就着游客的“冰雪梦”,公航旅以及外省旅游公司投资5300万元,倾力打造集开展运动会、艺术节及研学教育活动的冰雪旅游胜地,成为XX乡村旅游一张靓丽的名片。二是基础设施有改善。通过乡村旅游道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厕所革命,XX把乡村旅游打造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
11、结合,村容村貌居住环境发生可喜变化。调查发现,旅游特色村周边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升级改造,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乡村卫生状况和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调研显示,在旅游基础建设资金投入中,危房改造、交通设施和生态搬迁占比最多,分别为28、24和23;环境综合整治和水电通信投入占比分别为15和10。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XX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正处于提质升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一些困难和矛盾也亟待解决。 (一)旅游特色不够鲜明。一是功能单一。缺乏大型旅游景区作支撑,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和游客市场的调查深度不够,乡村旅游产
12、品雷同、业态单一,对外地游客缺乏强有力的吸引力。从旅游产品供给来看,大部分景区景点仅能承担观光、餐饮等初级功能,广大游客钟爱的休闲、度假、娱乐、体验、教育、健身等高级功能未能充分挖掘,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商品较少,难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二是开发不够。从旅游业态来看,以开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居多,挖掘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相对较少,对“卍”字灯俗、XX小曲、河西宝卷等为代表的文化资源创意开发不足,乡村旅游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度不高,仅有的几个民俗风情旅游景点,也因为规模体量小、展示方法不丰富而难以吸引本地游客、留住外地游客。三是吸引力不足。从旅游效益来看,除了XXX村的石
13、林景区和“卍”字灯城,XX乡滑雪场收费外,其他旅游景区均为免费开放景区,旅游市场流量少,经济效益不高,难以吸引专业团队打造、社会资本的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 (二)农民参与积极性不够高。一是意愿偏低。由于农业种植效益低,本地旅游又受季节影响经营时间偏短,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更愿意选择外出打工开阔眼界,中老年留守人员受文化程度制约参与能力有限,加之长期处于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观念思维落后,对乡村旅游认知模糊,满足于自给自足的传统耕作模式,投身于乡村旅游的意愿较低。调研显示: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吸纳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和管理的人数仅为330人,占村总人口的2.8。二是能力较弱。当前乡村旅游经营
14、者和从业人员以本地市民及周边村民为主,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接待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意识欠缺,厨艺技能和服务质量不高,饮食卫生安全、商品销售技能、旅游商品生产和导游接待礼仪等方面知识或技能匮乏,乡村旅游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农民。三是疫情影响。近年来,全国疫情多点散发,住宿和旅游遭受巨大冲击,原本脆弱的乡村旅游更是雪上加霜,游客锐减,资源闲置,收入下滑,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受影响。 (三)文旅融合存在短板。一是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景点道路、绿化带、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服务设施仍显不足,公共交通不便利,无线网络覆盖少。乡村旅游点多面广,配套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有难度,部分经营户缺
15、乏资金支持,无法扩大投资、提升服务能力。二是专业人才少。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管理水平低,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素质的乡村旅游专业管理人才和优秀旅游服务人员十分缺乏,乡村文化挖掘和旅游产品开发、营销推广人才严重不足。调研显示: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村干部研修的分别占57和43。三是资源利用率不高。目前,虽已出台XX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但景点布局分散,旅游碎片化现象较为普遍,尚没有形成有市场认识可度较高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各旅游点之间不能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宣传力度不大、营销手段不足,景区景点知名度、美誉度不高,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调研显示:认为旅游资源旺季不足淡季闲置的占86,有历史无挖掘的占57。以口口相传和线下方式作为旅游媒体推介主要方式的占86。 四、对策建议 发展乡村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旅游产业提质升级这两大机遇,突出规划设计、基础建设、质量提升、资源整合等工作重点,努力把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全县旅游产业最活跃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