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给别人提意见?怎样给别人提意见? 据说有一位北大毕业生进入华为工作不久,给任正非上了“万言书”,对华为的经营模式、发展战略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结果任正非把HR经理叫来说:这个人有病的话赶紧送医院,没病赶紧辞退。 此举引来很多议论,我觉得这位北大毕业生的智力应该差不了,对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多思考,一定查了不少资料,费了不少脑筋,得到这样的结果心里肯定委屈,任正非一棒子把人打死,做法也有点极端,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年轻人的做法是有问题的。 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去世了,还要坚持“父亲路线”三年不变,为什么?不该雷厉风行、有错就改吗? 其实每个人都是摸象的盲人,只有自己的观察视
2、角、知识储备、成长背景,这一点领导与科员是一样的,所不一样的是程度,一般位置越高的人视域越广,看问题越全面、越深刻,推而极之,上帝视角便是全域视角,便无所不知了。当然,世界上没有上帝。 刚刚入职的年轻人是对单位的了解最浅、视野最窄、经验最少的人,这样的人大概率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意见。了解概率、遵循概率做事是一种智慧。作为新人的你,要时刻告诫自己慎提意见。 但年轻人又被忠告到单位要好好表现、积极工作,总是沉默不言,何时才能被发现、被重用?这不是矛盾吗?意见和建议是可以提的,只是要特别慎重。如果退回20年,我会把握这样的原则: 1.不问不说。 特别是在会议上,有时领导会象征性的问问大家有没有意见,
3、作风民主的领导还会一一询问,当问到自己的时候,我会说“没意见”。在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说什么别人都不会当回事,所谓“人微言轻”嘛。 如果在小范围,别人诚恳的问自己的意见时,我会有把握的讲述自己的看法,讲完加上一句“仅供参考”。姜昆有个相声,批评不负责任的人“知道了也不说”,这事要反过来想:为什么知道也不说?肚子里有话装不住,想到什么说什么,那是小孩子;“知道而不说”是成熟的标志。当然过犹不及,成熟过了头就变成油滑了。 2.说有把握的话。 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如何谋求官位,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多听,不明白的事情先放一放,谨慎说出真正有把握的话,这样就能少犯错误。对于新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
4、做出成绩,而是少犯错误。一个手中无权,无法调动人力和资源,只是一个人默默干点零杂活的人,怎么可能做出大的成绩呢?所以不要做过分的追求。 有一位企业家对“人才”有一个定义:交代一件事情办好了再交代一件事情又办好了,这就是人才。入职的新人应该追求这样的人才观,不要想着一鸣惊人,那是小概率事件,而且风险特别大。 3.提“建议”而不是提“意见”。 意见是自己的观点、判断,属于“看法”层面;建议是行动方案,属于“干法”范畴。只提意见,没有行动方案,很容易被理解为挑刺儿,容易激起对方“你行你上”的反感,因为做事不容易。如果在会议场合,他可能会当场给领导提建议:“这事就让这个小伙子负责吧!”事实上你是干不了
5、的,这样于事无补,反给自己找了麻烦。 所以在公开场合提意见,一定要附行动方案。如果自己想不出办法,那就不要提。因为大概率的情况是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了问题,只是没找到解决的方法而已,你提了也白提,于事无补。 4.找准定位 要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范围。有时多个部门在一起开会,有人在会上提完意见,领导会直接安排:“好,这件事就由你这个部门负责!”形成了“谁说谁干”的局面,很多人认为这是领导武断。这事其实也正常:如果所提是你部门的工作,你干就是了;如果不属于你所在部门,那你不在其位而谋其政,能谋好吗?人家相关部门有经验,又了解情况,如何用得着你指手画脚?相关部门会怎样看你?你好像一心为了工作,其实得罪了人
6、家。 还要定位事情的性质。如果是战略性的问题,就不要提行动上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是研究工作方案,讲大道理则只会招人嫌。对新人来说,后者的情况比较少,因为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属于操作性,所以在研究规划类的问题时,思维往往会落入操作层,所提的意见就会显得细碎、层次不高。 5.话要好好说 闻过则喜的人太少。没有人愿意在公开场合被指不足,所以提建议要如孔子所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同样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一种通用的“三明治”法,就是“肯定+否定+肯定”,把意见夹在表扬当中。还有一种“错位法”,不直指对方,而是引入第三方的经验做法,比如:“我听说有的地方有这样一种做法”还有一
7、种“换位法”,即把别人当成自己,比如:“如果我来讲这堂课,我会这样开头” 如果对方有反驳,那么要立刻停止,不要做任何解释。可能的情况是自己说错了,可能碰到了对方的“逆鳞”,不管怎样都不要继续,更不要辩论。当时那一刻自己可能有点尴尬,但周围听的人心里自有判别。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很强,工作是一场“无限的游戏”,不要在乎一时一事的胜负。 6.真心为别人好 在工厂里,徒弟操作失误了,师傅往往不是和风细雨,而经常骂骂咧咧,甚至踢上一脚,徒弟不仅不恼,却咧嘴嘿嘿笑。为什么会这样?除了权威作用,更重要的因素是徒弟知道师傅是对自己好。 真心对别人好,别人也能get到,那意见怎么提都行。上面提到的都是方法,这一条是心法,心法胜方法。有些技巧可以帮助对方理解你的好心,比如提意见之前说明“这事其实跟我也没什么关系”“这事我不说也行”之类,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自己从心底里希望能够帮到对方,让对方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