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服务工作情况介绍课后服务工作情况介绍 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打造课后服务升级版,推动课后服务从“有”转“优”。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开展“5+2”(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课后服务学校1356所。 一、优化师资队伍,提升课后服务内生力。建立以学校教师为主,学区名师、家长代表、社区服务队、第三方机构、群团专家、大学生志愿者、退休教师为辅的课后服务人才储备机制,推动全市近5.8万人为课后服务提供保障;成立全省第一个“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研究”人文社科基地,建立全市家庭教育二级指导中心15个,吸纳300名专家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培养涵盖各学科的课后服务教师1万名,切实提升课后服务师资力量。
2、二、优化自选课程,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实施“1+1+N”三段式课后服务模式,即“1”项强基服务,主要是指导辅导学生完成作业;“1”项健康服务,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一定时间身体锻炼;“N”项个性服务,主要是充分结合红色资源、沙滩文化等特色,开设科技、文艺、体育等“自选课程”200余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 三、优化要素保障,提升课后服务驱动力。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专班协调、学校主体、督导问效”工作机制,把课后服务作为市、县两级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统筹谋划、协调推进、跟进落实;全市每年安排4300万元保障14.6万名特困供养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等七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课后服务费,切实加强课后服务保障力量。 四、优化督导问效,提升课后服务执行力。强化课后服务指导,全市遴选课后服务指导专家32名,新增市、县、校“三级”专兼职教研员52人蹲点指导,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采取季督导、月督查、周督办方式及时开展专项督导帮扶。截至目前,督导帮扶学校153所,解决问题和困难3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