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党课: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1878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课: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党课: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党课: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党课: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党课: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党课: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党课: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党课: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探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论断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确立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伊始,就自觉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艰辛探索。从中国共产党主动探索现代化的视角研究和梳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对于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主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鸦

2、片战争以后,在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下,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裹挟中,中国被迫卷入了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开启了追求现代化的漫漫征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揭开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将实现现代化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不仅打开了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而且主导了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工业化”的现代化目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现代化看作十分紧迫的任务。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论述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并且分析了工业化和民族独立的关系。毛泽东认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

3、,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工业化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强调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即将由革命党转为执政党的形势下,对中国社会现实情况及发展方向的清醒认识。毛泽东在一系列著作中,阐述了实现工业化的未来国家建设构想,强调了工业化的重要性,彰显了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深刻关切。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将现代化目标从“工业化”拓展为“四个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挑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4、,既吸收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又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不断加深对现代化的认识。一方面,高度重视工业化的作用。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真正保卫国家安全,避免沦为他国的附庸。为了实现工业化,毛泽东号召我们既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将现代化的目标发展为四个现代化。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描绘了现代化的发展蓝图。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将我们党对现代化目标的认识由三个现代化扩展为四

5、个现代化,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贡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指明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真正将现代化作为国家战略安排,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做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按下了现代化发展的快捷键。一方面,深刻意识到四个现代化对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将现代化建设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邓小平将四

6、个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化强国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伟大的历史使命。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强调,“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建设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邓小平实事求是地确定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明确现代化的发展路径,通过总结和反思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现代化一定要适合本国国情。此后邓小平又多次重申“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清晰地表明了中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现实情况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式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时代,以

7、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清醒认识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科学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命题,完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范式转型,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系统、全面、科学的理论,将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推向了新阶段。首先,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重新绘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一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一系列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创新理论,着力解决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再次,不断深化和拓展

8、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其一,在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中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xxx从五个方面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和突出优势。其二,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论断、新命题、新概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xxx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概念,阐述了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走自己的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统一,“新”是因为它是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科学内涵、中国

9、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等,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美好愿景。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铸造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奇迹 1.协调发展: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展现出独特魅力和突出优势。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重视物质文明的积累和提升,极大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改革开放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10、、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致力于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升华,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中的地位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大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铸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吸引力,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使文化传播力、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2.共同发展:取得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成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取得了逐步实现全

11、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成效。首先,从共同富裕的覆盖范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的富裕不是部分人和少数人的富裕,而是涵盖全体人民的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没有止步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而是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合理调节过高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其次,从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制度保障。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根本上保证了共同富裕的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领资本合理、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保驾护航。再次,从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兼顾效率和公平,在做大蛋糕和

12、分好蛋糕中实现共同富裕。平均主义、整齐划一只是表面公平而不是实质公平,不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既做大蛋糕,也分好蛋糕,在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中实现共同富裕。 3.绿色发展:坚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解,赋予了现代化全新的发展内涵。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科学把握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不是对“发展”的推倒和否认,而是谋求注重科技创新、兼顾数量和质量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倡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美丽中国”逐渐成为现代化建

13、设的重要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以真正践行,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生态文明上的主体自觉高度彰显。另一方面,正确认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纠正了将绿水青山仅仅视作自然财富和生态财富的狭隘思维,坚持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财富和生态财富,而且是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同向同行、交相辉映。 4.包容发展:推动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整个世界面临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饱含着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中国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正处于发

14、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的责任和担当。首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和平发展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内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其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一带一路”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一带一路”作为全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深厚福祉,表明了中国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的坚定决心,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公正、合理、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再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应对全球发展难题中回应世界之问。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七成,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巴西知

15、名中国问题专家埃万德罗卡瓦略指出,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未来,中国将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迈向历史新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共同繁荣指明了前进方向。 5.文明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内含着深层次的社会文明形态变革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换言之,“它在完成其现代化任务的同时正在开启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这种新文明即人类文明新形态。首先,从文明的根本属性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指从近代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踏入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形态,其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补充和融合,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追求

16、。其次,从文明发展的方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要打造一个物质化、原子化、利己主义、两极分化的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而是要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社会。再次,从文明运行的方式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通过掠夺、暴力、殖民、奴役等方式寻求自身发展,而是通过共商、共建、共创、共享等方式实现文明的互利共赢。最后,从文明发展的价值目标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并非以资本增殖为最终目的,而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淀升华的宝贵经验 1.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真正探寻者、开创者和领航者。首先,中国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写作指导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