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区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情况汇报xx区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一、我区乡村振兴建设的基本情况 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提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农村产业革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创新型党组织创建等主要工作,持续加强对“三农”领域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实现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形成“蔬果药花茶”和生态养殖“5+1”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民生事业提速发展,建成美丽乡村、富美乡村等示范点16个,全部建成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转运站,行政村实现垃圾收运处置率达95%以上,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为35.4%,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覆盖率达92.5%,村书记和主任
2、“一肩挑”比例达47.4%,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89个,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9.2%。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区先后制定了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xx区关于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的实施方案xx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案xx区推进现代产业示范带建设实施意见xx区支持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发展10条措施等文件,紧扣“二十字”方针围绕“五大振兴”,着力实施“十大工程”,按照“一年打底、三年成型、五年成势”的总体安排有序推进,于2020年被评为贵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乡村振兴推进情况 (一)产业发展方面。一是以产业聚集发展为龙头的带动
3、作用明显。发挥洛湾云锦医药食品新型工业园、火石坡工业园的聚集效应,扶持壮大贵州龙、五福坊、老干爹等一批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好山河、五阿哥等一批具有潜力的成长性企业,打造中药材、辣椒、肉禽等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加工在贵阳,基地在全省”的发展带动格局。2020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57.18亿元,农产品加工转换率为50.08% 。二是以特色小镇为主的点状辐射带动效果逐渐显现。偏坡乡“原味小镇”以“公司(企业)+特色小镇+农业园区(景区)+富美乡村”等模式已投入运营;羊昌“花画小镇”结合“种业小镇”打造业态更加丰富;新堡乡“全域旅游+体育健身小镇”初步成型;百宜“五彩小镇”支持一批农业企业+文旅企
4、业发展,初步具备产业强镇基础;下坝“百果小镇”、新场“飨往小镇”业态日趋丰富,产业链条逐步完整,预计3至5年时间,将逐步成型。三是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的开局良好。按照“一带八园八基地多主体”的布局,在北部乡镇规划了约2.2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该项目自去年10月实施以来,按照”七化”标准建设了2628亩现代山地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多块变一块,小块变大块”的宜机化目标。同时,培育了天贵茶园、贵州苌楚公司、百宜农职院、贵州华均兴鱼业内循环、贵州红河泰鱼种场、花锦谷等一批集农业产业、科普教育、农事体验、渡夏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人居环境方面。一是持续保持良好生态优势。发展全国首批
5、“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效应,创立“两山”理论生态环境智慧云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探索生态资源数字化监管,实现生态保护智能化及工作量化,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8.11%,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优良率达96.4%。二是乡村环境不断整治提升。近年来,我区持续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创建、“厕所革命”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区71个行政村垃圾治理设施设备全部配齐,共设农村垃圾收集点453个,配备保洁人员602人,转运车辆73辆。建成村寨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生态池58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5套、无动力分散式处理设施56个,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纳入截污管收集的建制村49个,设施覆盖率为64
6、.47%。三是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各乡镇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加大乡村清洁行动的工作力度,仅2020年共进村入户宣传916场次,参与群众1235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9541份,悬挂宣传标语225条,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5802吨,清理村内塘沟414口,清理村内沟渠881公里,清理村内淤泥522吨,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778吨,拆除废弃建筑32处、残墙断壁42处。目前,我区农村面上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的现象基本遏制,乡村环境逐步向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转变。 (三)乡风文明、社会治理方面。一是成功入列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xx区紧扣“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扎实推进
7、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自2020年以来,初步建立1个区级文明实践中心、8个区级文明实践分中心、13个乡(镇)、社区文明实践所和107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是农民精神面貌取得提升。我区积极推进“乡风”“民风”“家风”建设,在村级治理基础上,组建“乡贤会”“村民议事会”“村民评议会”等,逐步形成“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的民主议事氛围;试点推行“红黑榜”,逐步形成“创先争优、积极进步”的村寨风气;积极鼓励“敬老爱幼、善言善行、耕读传家”的家风,引导形成和谐向上的个人修养。三是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我区于2020年被命名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保持98%以上,刑事发
8、案稳中有降,治安形势平稳有序。 (四)探索创新方面。一是积极探索现代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自2020年以来,在羊昌镇、百宜镇,以“多块变一块,小块变大块”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山地耕作乘坐式机械化为目标,实施土地碎片化整治工作进行土地归并,设置三种投入标准进行探索,实施规划面积2628亩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七化”(宜机化,智能化,水利化,园田化,生态化,集约化,标准化)作为高投入标准,亩均投入3.6万元左右;“五化”(宜机化,水利化,园田化,生态化,集约化)作为中标准投入,亩均投入1.8万元左右;“三化”(宜机化,水利化,集约化)作为低标准投入,亩均投入0.83万元左右。三种投入标准和建
9、设档次的设置,为类似xx地形的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参考。二是主动谋划农村“三块地”改革。改革工作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正在制定实施方案,重点在规范农村耕地流转,促进耕地在农业产业布局、农业高质高效方面发挥作用,农村集体性经营用地合理划设、依法入市、集约使用,农村闲置宅基地腾退、集约节约使用,村集体在“三块地”改革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探索;三是积极推动生态型农业发展模式。2018年起,在新场镇保寨村试点开展“零农药零化肥零污染”村庄创建,运用生态自然农法,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得到厦门大学环境生态学院的支持,今年在新场镇、百宜镇、下坝镇、新堡乡及水田镇持续推广应用,目前区政府已同厦
10、门大学环境生态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在今年继续扩大覆盖面,力争打造贵州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区。四是创新开展农业金融。创新金融支持乡村发展机制,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宜乡村振兴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按照市场规律,用现代经营理念经营农业,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五是探索农村粪污水资源化运行模式。在百宜镇拐吉村探索运用先进粪污处理工艺,变废为宝实现人畜粪污的转化利用和低成本运行。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我区具有较好的近郊交通、农产品加工转化、农村生态、民俗文化等优势,但也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和痛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堵点问题久疏不畅。一是规划执行上有堵点。
11、制定的规划多,但可执行、能执行的规划少,农业农村多数规划都是为完成任务,不作实际调研、不作深入研究,规划与落地、理论与实际脱节,导致许多农村建设管理无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机试错。比如,我区编制的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明确了涉及农业农村方面的项目121个,但通过3年的实施,只有三分之一的项目能够实施(基础设施类),因规划、土地等要素保障不足,没有一个产业发展项目成功落地。二是落实要求上有堵点。最突出的是农村建房问题,2018年制定了村庄规划,明确了每一个村建在哪里、建什么风貌的房屋、建多大规模等,都明确了要求,但执行起来千差万别。三是技术推广有堵点。特别是农业新品种的引
12、进和示范种植推广上,没有发挥好农业和科技部门的优势,资金支持、项目精准、品种研究等方面没有系统谋划,导致我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还在吃上世纪90年代农业规模化、特色化种植的“老本”。四是资源利用有堵点。目前,我区还有大量的林地、抛荒地及大量的闲置宅基地、空置房屋等资源处于沉睡状态,由于基层乡镇、村级组织怕触红线,主管部门也不愿担当,不敢采取措施起先盘活,缺乏城市与农村的要素通道。 (二)痛点问题久治不好。一是村民自治有效执行率低。村集体与农民的利益链接度不深,导致村级组织在号召群众、发动群众方面力量不足。对农村乱办酒席、农村建房、农村环境卫生、农村信访维稳等,大部分村都制定并通过村规民约的方
13、式形成了制度,但真正执行见效的不多,很多约定还未成俗,没有形成有效的治理方式,约束力不强。二是农村面源污染还未根治。村民乱用除草剂、残留度高的农药化肥禁而不止,通过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畜禽粪污治理后的资源化利用机制未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而未用、坏而未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耕地重金属超标的问题还未进行有效治理等。三是无人务农的趋势越发明显。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寨空心化、村民老龄化的现象日趋突出,农民不种地、不会种地、不想种地的趋势越来越显,导致土地抛荒、低效生产日益严重。比如,水田镇大面积种植低产苗木问题,要按照要求整治耕地非粮化的难度非常大。 (三)难点问题久拖不解。一是要素保障难。重工轻
14、农、重城轻乡的问题依然突出,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要素保障力度不大。比如,省农职院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从2018年至今,50亩建设用地尚未解决。二是金融支持难。农业是弱势产业,在私营企业融资难的大环境下,农业企业在资产抵押、诚信放贷等方面门槛较高,金融支农产品开发不多,对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经营主体地位还未认可。三是招商引资难。未出台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招商引资政策,对上级政策支持的集成运用率不高,区级财政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锐减,全区总体上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优势还不明显。四是提升换代难。乡村建设的水平不高,原来建设的富美乡村示范水平低,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在轻内在、重形象轻治理的问题还比较明显;
15、全区上规模的樱桃、梨子、李子等水果呈低产状态,大面积的水果产品逐步被市场淘汰。五是土地整治难。受地理、历史影响,耕地零星分散,现代农业的机械化推广标志不明显,治理成本又高,直接影响当前及以后农村缺乏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状况。 四、下步工作打算 乡村发展是系统工程,要乡村振兴开新局的目标需聚集更多要素、整合更多力量及创新更多机制才能取得实效,下一步,我区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好乡村振兴促进法,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推进: (一)强化统筹力度。围绕摸清底数、整体谋划、系统考虑、政策衔接、按图施工的要求,扎实编制可操作、可执行、可落地的乡村振兴规划,打破镇域、村域边界,避免区域与区域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
16、同质或冲突,为建设乡村振兴新标杆打好基础。 (二)明确发展定位。定位于都市农业,大力发展采摘、观光、休闲农业,引利用大数据手段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 (三)激发创新发展。在体制、机制方面学习借鉴和大胆创新,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围绕农民主体,紧密联结利益,盘活农村的资源,打通城乡之间要素通道,推进农业农村加速发展。 (四)加大支农力度。争取项目,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农业生产向宜机化方向发展,争取落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今年8%、“十四五”期末达到50%以上要求,保障本级财政对农业农村事业的投入。 (五)推进人才振兴。整合资金加大乡村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保障力度,吸引农民返乡、居民下乡、能人进乡。 (六)试点示范引领。围绕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