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淮阴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再上新台阶全面达小康 为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幸福淮阴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淮阴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刘泽宇 (2016年7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全区上下喜庆建党95周年、奋力开启“十三五”发展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淮阴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出席市第七次党代会的代表,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一步振奋精神,抢抓
2、机遇,创新实干,为再上新台阶、全面达小康,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幸福淮阴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淮阴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区委坚持以幸福淮阴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群,同心同德、共克时艰,顺利完成了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把开拓创新作为引领全局工作的“主基调”,全区发展活力显著增强。面对宏观形势的复杂多变和新阶段的时代特征,区委始终把创新作为应对区域竞争、增添发展活力的关键抓手,既坚持以往好的思路,又在继承中加以完善,不断提高全区干群破解难题、引领
3、发展的能力,全区呈现出活力迸发、潜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是以新的目标追求提升发展实效。确立了“苦干三五年、面貌大改变,努力建设实力强、城乡美、群众富的幸福淮阴”的目标追求,谋求更加全面、更加协调、更加贴近群众期盼的科学跨越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引领和助推作用。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人均GDP达到7941美元,分别是2010年的2.1倍、2.14倍;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9亿元,是2010年的2.6倍,五年保持全市领先;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21亿元,是“十一五”的2.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6202元、12280元,是2010年的1.7倍
4、、1.8倍,省定2003版小康指标顺利完成。 二是以新的考核机制激发干事热情。内资方面,坚持任务一下三年,让乡镇和部门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抓好项目,成功引进了总投资200亿元的江苏富强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50亿元的德科码半导体晶圆等超百亿元项目以及淮江科技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外资方面,实行责任主要领导承担、任务五大平台为主、激励面向全区上下,树立真抓外资、抓真外资的鲜明导向,先后引进了一批重大外资项目,今年提前半年完成全年任务。创新实施目标差别化考核,鼓励乡镇和部门以特取胜、发挥优势。 三是以新的方式方法破解发展难题。根据省市要求,积极介入处理振达钢管债务危机,王国栋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多措
5、并举助推企业实现“凤凰涅槃”。抓住我市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契机,探索农村先安置后搬迁模式,新形成可用土地挂钩指标近万亩。尝试城市安置房建设新模式,将安置小区建设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努力向规划要效益。创新组建村级土地耕种服务社,解决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 五年来,我们把产业升级作为实现进位争先的“主引擎”,全区发展优势不断积聚。长期以来,我们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手齐抓,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三次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一是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食品加工、机电科技、盐硝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开票销售占全
6、区半壁江山;列统企业总数达到435家,开票销售超亿元、税收超千万元企业分别达到32家和16家。组织开展“百名公仆服务百户企业”“百名博士帮百企”活动,健全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服务重点企业制度。注重“僵尸”企业处置,通过置换,成功引进伊弗特、德瑞加等25个项目,盘活土地1600多亩。构建“1+5”园区发展新格局,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取得重大突破,科技部专家组已来淮进行初步调研;五个新型乡镇产业园区控制性规划修编实现全覆盖,管理机构正式获批,五个园区落户超亿元项目10个,初步成为片区工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 二是服务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淮安商贸服务中心从无到有,累计引进超5亿元项目10个,实现年交易额
7、30多亿元,形成珠江路电子商务和钱江路汽车汽配两个特色街区,被列入江苏省首批商贸示范功能区。实施电商创业“百千万”工程,电商创业大厦入驻企业52家,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在全市率先启动。乐天玛特、大润发等大型超市投入运营,占地250亩的养老养生产业园一期项目完成规划。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创成4A级景区,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码头镇入选全国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镇。 三是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获批创建,6大类19项验收指标全部达到验收标准,引进桂建芳院士工作站等农业科研机构6个,落户天丰科技种业等农业科技型企业20余家。粮食生产“十二连增”,被省政府授予
8、“亩产吨粮县”称号。组建村级土地耕种服务社173家,获得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成果奖。新培育3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示范合作社,年销售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15家,实现规模耕种面积40多万亩,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苏淮猪”成为全省第二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生猪新品种,被农业部列为全国16个主推品种之一。 五年来,我们把城乡统筹作为推动跨越崛起的“主战场”,全区发展潜能加快释放。确立了“一城五片”“一区五园”的战略布局,提出了产城融合示范区、创业创新首选地、生态宜居新家园的目标定位,为下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选准了路径。 一是城市形象更好、功能更全。五年投入700多亿元,实
9、施中心城市重点项目800多个,建成区扩大到4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0.4%。征收房屋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新建高层超300幢。西互通改造、淮海路拓宽工程圆满完成。新建或重建淮海路、银川路盐河桥等5座重要桥梁,237省道、325省道等建成通车,503省道机场连接线加快推进,徐宿淮盐、连淮扬镇高铁淮阴段启动建设,盐河航道“五改三”全面完成,淮阴港城西作业区建成运营,大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实施自行车文化运动公园、盐河风光带等重点绿化项目61个,城市绿化率达40.3%。 二是镇村环境变美、实力变强。顺利通过省级全域村庄环境整治验收,19个乡镇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2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创成省级
10、文明乡镇4个、省级卫生乡镇2个、省级康居乡村3个,洪北村、刘老庄村创成全国文明村,刘老庄村、码头村被评为“江苏省最美乡村”。19个农村乡镇中6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亿元,11家工业开票销售超2亿元,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 三是城乡联动发展、合力增强。园区建设上,高新区人才、资金、项目等向五个新型乡镇产业园区延伸,投入2.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国家级重点中心镇建设上,由区级统一进行规划,两个镇“十个一”基础项目基本完成。村居发展上,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发挥政府产权的商业用房带动功能,促进村集体经济的稳定增长。 五年来,我们把民生改善作为建设幸福淮阴的“主旋
11、律”,全区发展导向更加明确。坚持把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思路上突出为民,在经济发展上突出富民,在民生改善上突出惠民,在社会管理上突出安民,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是民生实事有效推进。将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150件惠民实事全部完成。加快“两水”改造步伐,基本实现同城同水质、污水全收集。扎实推进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全区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惠及8000多户居民。成立国有物业管理公司,统筹解决老旧小区管理难问题,城市综合管理机制初步形成。11个乡镇开通镇村公交,惠及30万农村居民出
12、行。 二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各阶段教育质量,创成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现场评估验收。市口腔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建成使用,加强与英国信诺医疗合作,筹备建设公立淮阴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基层医改“淮阴模式”在全国交流推介,相继获得“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江苏省社区卫生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先后在德国、荷兰、港澳台举办“漂母杯”“韩信杯”母爱文体系列活动,淮阴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全国文明城市首轮迎检测评。 三是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
13、度顺利并轨;城乡低保连续提标,分别由2010年的每人每月300元、160元提高到2015年的490元、370元。刘老庄片区5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标准,12.45万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 四是社会治理不断创新。深入推进“平安淮阴”“法治淮阴”建设,启动“六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实行“一村一警”网格化管理模式,青奥会、省运会、抗战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期间社会保持总体稳定,连续两轮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力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工作,五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主动与政协开展政治协商,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14、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注重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重视加强老干部、老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五年来,我们把党的建设作为促进全面进步的“主心骨”,全区发展氛围愈加浓厚。始终把党建作为主责主业,全面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主动重视党建、高度关心党建、全面主抓党建的主体责任意识,并做到逐级延伸,克服“上热下冷”现象,在全区形成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一是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两为”整治、“小五长”整治等20多个专项整治项目,党员干部
15、的党性意识和政治思想素质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有效改善。在全区开展“抓党建、促发展”系列活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抓党建的主动性,实现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有机结合。创新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讲党课活动,提升学习实效。创新实施党建周例会制度,强化思想教育、纪律要求、党性提升。开展“我和我的身边人大家谈”“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活动,推选出一大批先进典型,皇甫辉勇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道德模范。 二是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坚持“三重一看”用人导向,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有序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完成超职数干部消化,全区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向房屋征收、招商、信访等基层一线倾斜,五年来,53名一线年轻干部被提拔重用,18名村书记进入了乡镇领导班子或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为干部成长进步树立了风向标。 三是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健全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组建督导员队伍,层层压实了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完善“五星”创建、重点绩效考核,深入开展“任期承诺看我行”活动和“123”达标创建工程,以“三联一推”模式加强软弱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推动了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五年来,村干部基本报酬增长了近5倍,养老保障标准提高了近3倍;投入资金1092万元,新建或改造村级综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