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中考评价体系的地理考试命题实施路径_陈诗吉.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25831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中考评价体系的地理考试命题实施路径_陈诗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中考评价体系的地理考试命题实施路径_陈诗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中考评价体系的地理考试命题实施路径_陈诗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核心素养测评 412 0 2 3 年 第 5 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实行“两考合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上承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下连义务教育,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环节,既包含育人的考量,又具有育才的需求。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中考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指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1这有利于为各省级命题单位因地制宜地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要真正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

2、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23确保中考的顺利实施,还需要研制与学生全面发展、省域教学实际相适应的中考评价体系。福建省中考评价体系是根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有关政策文件构建的、用于指导中考命题工作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从省市长期命题实践经验中提炼而得的,并将在未来命题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中考命题的改革与创新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中均有相关表述,并集中体现在中考评价体系所凝练的“一核三层三翼”中(见图1)。其中,“一核”是对中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即立德树人、遵循课标、有利发展,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三层”是对中考考查内容的提炼,即核心价值、学科基础、行为习惯,回陈诗吉(厦门

3、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3)基于中考评价体系的地理考试命题实施路径基于中考评价体系的地理考试命题实施路径*摘要:福建省中考评价体系是根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文件建构的,从省市长期命题实践经验中萃取的,用于指导中考命题工作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根据中考评价体系“一核三层三翼”,中考地理试题的命制要围绕考试的核心功能(立德树人、遵循课标、有利发展),科学设计考察内容(核心价值、学科基础、行为习惯),合理确定考察要求(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提高试题质量,助推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课程改革的深化。关键词:中考评价体系;考试内容改革;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评价;地理

4、试题命制中图分类号:G633.55答“考什么”的问题;“三翼”是对中考考查内容的界定,即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4 图1福建省中考评价体系中考地理试题的命制要以中考评价体系为指导,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合理设置测评目标,科学设计考查内容。本文探索了中考命题构建的实施路径,助力中学地理实现教考和谐。一、价值线:中考地理试题的核心功能中考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全方位地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中考地理试题的核心功能体现在“一核”的内涵上,可将其视作测评的目标与终点。*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

5、度课题“双新背景下区域地理的初高中教学融通研究”(项目编号:FJJKZX22-0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核心素养测评 422 0 2 3 年 第 5 期1.立德树人中考评价体系提出的“立德树人”,是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品德修养、家国情怀、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通过考试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全面彰显中考的育人功能。5中考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不断强化中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立德树人”的落实力度和效果,关系到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6为使中考地理试题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

6、命题时要根据“六个下功夫”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掘地理课程的育人资源,取材上要凸显与地理相关的国家建设伟大成就和重大发展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时代主题,使之与其他课程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助益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的达成与评价。同时,中考地理试题要展现地理学科与社会发展、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现代生产与文明生活中浸润式地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遵循课标中考评价体系提出的“遵循课标”,是指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作为中考命题的依据,同时兼顾全省各地区采用的不同教材版本,结合初中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科学开展命题规划,合理设计考查内容,准确把握考查要求。7教

7、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8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刻画了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认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行为表现,是教学和考试命题共同的依据和上位的遵循(见图2),也是实现教考和谐的重要抓手。中考对义务教育具有反拨作用,“遵循课标”是通过考试评价手段实现课程理念的具象外显和教学落地,驱动教师在研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高质量地实施“依标教学”,建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体系,以此使课程改革与中考改革同向同行。图2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主

8、要内容构成及其与教学、测评的关联中考地理命题要把遵循课标作为衡量考试核心功能发挥的重要标志,又要将其作为发挥考试核心功能的基本途径。一方面,试题考查内容与任务要求都应符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相应条目的要求,做到不超标命题。例如,情境材料的内容可以是课程标准中未作要求的,但学生回应任务的内容则必须符合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要求;若要求学生作答的内容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则应在情境材料中提供相应的必要信息;情境材料原则上应回避省域内各版本教材中出现的情境内容,尤其是教材中作为案例的内容不能成为直接考查内容,如教材中所选区域的基本特征不能作为记忆性考查内容。另一方面,试题应力求真实反映学生所参与的学科实践

9、和所获得的学习体验,切实检验课程标准落地,引导教学方式改进。因此,中考地理命题应以核心素养内涵与学业质量标准为指导,以学科实践为测评任务,有机整合以(跨)学科大概念统摄的测评知识与测评情境,形核心素养测评 432 0 2 3 年 第 5 期成“测评任务核心素养测评情境测评知识”的多维细目表。3.有利发展中考评价体系提出的“有利发展”,是指以促进学生未来发展作为目标追求,立足学段衔接与融通,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确保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完成相应学业必备的素质与潜质,在下一学段健康成长并获得良好的发展。9素养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进阶性,具体表现为前序阶段学

10、习成果是后续阶段学习内容的基础。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及其认知方法、思维方式具有紧密联系,而初高中地理课程与测评所能承载的逻辑推理、思辨意识与价值认识等跨学科、超学科素养更是一脉相承。因此,中考地理试题应注重内容梯度衔接和形式纵深发展,促进学段的衔接和素养的进阶,助益学生实现全面、持续的成长。为使中考地理试题充分发挥“有利发展”的核心功能,要构建以德引领、以智为基、体美劳呼应的评价体系,通过适合学生的情境与任务设计,展现学生应对挑战的综合品质,有效引导学习朝着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学习的方向改变,为学生的高中课程学习与未来持续发展奠基。此外,随着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终身学习成为未来社会

11、的常态。因此,中考地理试题除了要测评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还要主动回应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加强对学生在信息时代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和思辨能力的考查。二、内容线:中考地理试题的考查内容中考评价体系的“三层”指中考地理试题的考查内容,可视作测评的内容与起点。中考地理试题主要从核心价值、学科基础、行为习惯三个不同层面开展试题设计。渗透“核心价值”的试题难度通常不大,具有一定难度的试题主要落脚于“学科基础”的内容指向,并体现在“行为习惯”的任务设计上。1.核心价值“核心价值”是中考评价的引领性内容,是指即将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应当具备的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综合,具体表现为学生在面对现实的问题

12、情境时应当表现出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0“核心价值”是地理课程育人的集中体现,也是中考地理试题的价值引领,对情境和区域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并通过情境和区域的选择发挥地理学科的价值引领作用,重点突出课程思政(把握政治方向)、课程德育(教习为人处世)和学科价值三个方面(见表1)。表1“核心价值”的指标体系及其在中考地理试题中的体现指标体系中考地理试题中的体现(重点主题)课程思政国家认同从中国区域取材命题,围绕国家安全、海洋权益、中华民族共同体等议题,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国家意志、基本国情、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从世界区域或世界与中国之间的结合点取材命题,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体现国

13、际理解与合作、全球视野与格局理想信念从国家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取材命题,或挖掘素材中蕴含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等,彰显“四个自信”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融入有关生产和生活案例进行命题,如在区域开发中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修复等课程德育人地协调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取材命题,渗透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观,强调生态建设、产业布局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辩证统一从积极与消极、主要与次要、整体与局部等辩证关系入手,全面、联系、发展地认识、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体现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的思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从

14、国家大事、国家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取材命题,在命题中渗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理念和责任担当育人价值将医疗健康产业、体育活动、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进行命题,渗透体育精神、审美情趣和劳动意识,实现五育融合注:各项指标与地理学科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因而在中考地理试题中的体现程度和频度有所差异。事实上,从操作层面也可将中考地理试题的核心价值简单地理解为课程标准提出的“人地协调观”,并参照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方式,在“地球表层世界中国”的空间尺度上依次对应“联系观差异观整体观”,据此构建其内涵表述与命题规约。2.学科基础“学科基础”是中考评价的基础性内容,是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

15、求的学科基础知识技能、基本思维方法、基本思想观念等。11回归和重视学科基础,是中考命题对“双减”政策的积极响应,充分释放地理学核心素养测评 442 0 2 3 年 第 5 期习应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改革信号,引导学生体悟“夯实基础才能行稳致远”的道理。“学科基础”是地理课程教学与考试命题的重要内核,重点突出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和学科观念三方面,亦可视作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具体体现。其中,学科知识是学生认识地理问题的知识基础,涉及“认识全球”“认识区域”“地理工具”“地理实践”等主题;12学科思维是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有力抓手,包括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13学

16、科观念是学生经历地理学科实践后“永久不会遗忘的东西”,如“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自然景观”和“影响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地域差异因素是复杂的,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等观念。以学科知识为例,为实现对学科基础的考查,首先要摒弃过全、过准、过细的知识观,避免选择互不关联的零碎知识作为测试内容;14其次是要防止曲解内容要求,如防止将“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误作“列表并识记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主要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典型景观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探索以高阶能力测试牵拉基础能力测试的任务设计方式,如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避免看似基于问题情境、实则只需机械背诵的“穿靴戴帽”式考查。在具体操作层面,无需强行将知识、情境,甚至是核心素养与测评任务一一对应。3.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指自动化的动作或行为,亦指可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体验中考核学生的个体行为特征,是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学习结果。15中考地理试题把初中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考查重点,要求学生能够用“地理眼”去发现问题,用“地理脑”去分析问题,用“地理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