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口袋公园在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中的特色实践_魏宇茜.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27625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袋公园在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中的特色实践_魏宇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口袋公园在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中的特色实践_魏宇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口袋公园在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中的特色实践_魏宇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7园林园艺新时期背景下,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城市总体空间结构趋于紧凑、稳定,城市规划由增量发展向存量更新转型发展。当前,城市中存在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空间闲置,造成城市空间浪费。口袋公园也被称为袖珍公园,是规模较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于城市结构中,如小型绿地、街角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通过利用口袋公园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绿化更新,打造富有城市特色的口袋公园,能够显著提升城市活力,实现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本文结合徐州铜山区口袋公园项目,深入研究了口袋公园在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中的特色实践,以期为城市绿化工程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1 口袋公园

2、概述1.1 口袋公园定义口袋公园又被称为袖珍公园,主要是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边角地、废弃地和闲置地建设的开放式的城市公共绿化空间。“口袋”是指口袋公园面积小,是城市建设中的绿“点”1,是提升城市绿化品质的有益补充。口袋公园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缩影,是在城市快速扩张和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针对城市边角荒地进行了绿化、利用完善。口袋公园通过将废弃地、荒地、边角地变废为宝,为城市居民观赏、休闲锻炼提供了良好场所,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毛细血管”,体现了新时期城市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设理念3。1.2 口袋公园特点口袋公园相较于大型绿化工程而言,口袋公园具有面积小、离散分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点2。空

3、间营造贴近市民的生活,构成形式也更加生活化,并根据城市的生活、街景、建筑、业态的不同而变化着配套的景观内容。由于口袋公园使用频率高,景观观赏性强,在不同季节皆可使用,可满足不同人群、季节观赏需求,业已成为城市绿化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4。1.3 城市口袋公园功能定位根据城市口袋公园功能定位差异,笔者将口袋公园大概分为居住型、交通型、商业型三大类。居住型口袋公园周口袋公园在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中的特色实践魏宇茜徐州市风景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摘 要:本文在深入研究口袋公园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徐州市铜山区口袋公园现状,详细阐述了 4 处口袋公园现状、交通动线、特色植物搭配和空间景观营

4、造等内容,以期为城市口袋公园设计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关键词:口袋公园;铜山;绿化设计;特色实践DOI:10.12359/202303056围多为居住小区,人流量较大,功能需求高,空间以提供邻里交流,林荫休憩,康体健身的需求为主。在城市的发展中,居住型口袋公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也会更为广泛。交通型口袋公园主要是对城市流动人群提供一个临时休憩的功能,多位于候车亭、公交站台或者某类交通区域附近。场地内主要以景观组团和休憩座椅构成。商业型口袋公园周围多为商业区,位于城市闹市区,人流量大。一般此类口袋公园面积较小,植物配置精致多变以配合城市街景,提高空间档次。配套的景观小品往往与绿地融合设计,空间整

5、体性强,风格也更加多变。2 徐州铜山区口袋公园建设思路和设计策略2.1 铜山区口袋公园场地现状分析徐州铜山区是江苏省徐州市下辖区,根据徐州市建设规划定位和美丽徐州建设总体要求,铜山区确定了“活力生活圈”配置要求,即在主城区范围内按分类分级原则配套完善居民生活服务设施,新建小区应设尽设,老旧小区应补尽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宜居徐州。基于美丽徐州建设要求,铜山区在完善城市公园“网”、绿道覆盖“线”的基础上,确定了以“点”口袋公园融合、整合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特色口袋公园建设思路,在保持老城区整体机理和环境风貌的同时,见缝插针增加核心城区口袋公园比例,创造出富有影响力、归属感、特色的城

6、市公共空间,打造活力多元、环境友好的美丽铜山。本次设计选取3个绿地空间,其中,绿地A位于凤凰山小区A区北侧,临近居住区,面积8782m2;绿地B位于凤凰山生态公园南侧,华山路东侧,临近居住区,面积8995m2;绿地C位于同昌西路与上海路交叉口绿地,临近商业和居住区,面积为3035m2。其中,甲方提出选取其中两块绿地,一块作为海绵城市的示范性绿地,对市民进行生态普及;一块绿地融入多元体育健身空间。2.2 场地现状分析结合场地现状,根据空间可持续性原则、空间特色性原则、空间功能性原则,口袋公园设计特色体现一园一景、一园一特色,将绿地A景观定名为“雨水乐园”、绿地B景观定名为“彩虹游乐场”、绿地C景

7、观定名为“拾光角”。168园林园艺其中,雨水乐园功能定位为海绵绿地试点区域,功能上突出寓教于乐,宣传海绵理念,兼顾城市功能需求。彩虹游乐场功能定位为全龄游乐乐园,内承载市民多元健身项目。拾光角功能定位为观赏空间、互动空间,为居民营造灵活独立的休憩空间。每个口袋公园都因地制宜的根据现状情况赋予适宜的景观内容,通过其特色的景观设计,点亮繁华城区的“方寸之美”,由“点”带动“面”的活力,成为具有强吸引力的特色城市空间。3 口袋公园详细设计3.1 雨水乐园详细设计雨水乐园场地紧邻居住区,人流量较大,日常休闲需求突出。场地现为纯绿地,植物品种和栽植形式单一,景观体验较差。场地空间特征模糊,空间利用率低,

8、缺乏互动休闲空间,功能性欠缺。考虑到此地块是唯一一条与河道相连的空间,可以较为完整的展示海绵城市雨水过滤与利用的循环过程,经过多轮小组研究,将其定位为海绵城市的示范性绿地,把雨洪管理展示和功能性绿地相结合,成为兼顾城市需求和海绵实践示范的复合型绿地。此类海绵复合绿地对城市景观形态的设计有着较为前瞻性的思考,意在提供室外可视化的海绵立体科普展示空间,融合自然教育与生态普及,增加景观研究成果与市民生活的互动与联系,带来沉浸式的感受,寓教于乐,同时为同类型的绿地提供一些前期的试探设计。3.1.1 交通流线分析设计弱化现有直线型明沟,以下凹式绿地、植草沟、旱溪的形式串联在一起,既展示了海绵城市的景观元

9、素,同时满足排水与景观需求。通过穿插的交通流线,充分将道路与空间相连。设计主园路(蓝色沥青健身主线),次园路(透水砖)和体验步道。体验步道包含雨水花园中的木栈道、下凹式绿地中穿行的格栅栈道、沿主道路的格栅步道、下沉式的阶梯格栅步道、格栅平桥,达到一步一展示,沿途皆是海绵景观(如图1所示)。主园路增加了沿途商铺和市政道路的衔接,多方位快速出入,拉近市民与绿地的距离,满足附近居民停留休憩、观赏需求。3.1.2 特色植物设计在尊重和保留场地现有柳树的基础上,造景模式采取上层高大乔木+下层花灌木为主的造景方式,打造舒林花镜的通透空间感受。主景特色花灌木对木芙蓉,与海绵水景相辅相成。配置植物包括重阳木、

10、朴树、银杏、五角枫、四季桂等乔木,花灌地被植物包括木槿、二月兰、鼠尾草、匍枝亮绿忍冬、细叶麦冬等,形成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空间。在靠近居住区处设计乔木片林,形成隔音降噪屏障,能够营造静谧、和谐、生态宜居的城市居住空间。3.1.3 空间景观营造围绕居民健身、观赏、沟通、科教需求,雨水花园按区域和功能划分为多个互动空间,包括观景木平台、洽谈花园和实验花境等小空间。沿道路丛植、片植、列植不同种类花灌木,间植高大乔木,从而形成各段有景、段段不同的健身锻炼观赏空间。观水平台与主园路连接,观赏者经木栈道至河道中观水平台,可隔水观赏临近河道秀丽风景。实验花境为场地中的特色区域,也是海绵城市的中心展示

11、空间,呈下凹式广场形式。场地内含可视化海绵展示段和多层台地式的雨水过滤下渗可视路径,增加科普教育标识牌对场地进行文字讲解,铺装采用碎石铺装内嵌景石,均是海绵城市常用的景观元素。此空间也是亲子室外互动教育的良好选择。洽谈花园为临近道路设置的互动交流空间,区域内设置多组条形坐凳,为附近居民交流和往来购物的游客临时停驻休憩提供便利。(如图1所示)图1 雨水乐园鸟瞰效果3.2 彩虹运动场详细设计彩虹运动场周围多为高端居住区和学校用地,是四个场地内较为适合增加运动主题的绿地。场地现状呈“L”型,场地内主要为原绿带与已废弃的平板房为主,场地内无高差。现状场地内植物以榉树为主,后期予以保留,局部植被稀疏,可

12、见裸露土地。由于场地内埋有国防光缆,公园设计以降低干预、现状提升为主。根据该设计思路,确定了以“自然”、“科普”、“健康”为主题的全龄运动类口袋公园。3.2.1 交通动线分析基于面向健身运动的口袋公园定位,为确保健身安全,实现公园与市政道路隔离,居民可通过3个主入口和1个次出入口进入主园路(慢跑活力环)。通过活力跑道把自然乐园(寓教广场)、入口广场、趣味滑滑梯(儿童玩乐空间)、能量广场(休憩场所)、随园派(老龄健身空间)、半场篮球(青年健身空间)、七分钟健身廊(不限龄健身空间)、休息驿站等空间串联到一起,空间疏密有致。3.2.2 特色植物设计设计尊重原有植物机理,大乔木保留或空间内移动再利用,

13、主景特色花灌木为海棠,配置重阳木、朴树、五角枫、红枫等乔木,搭配晨光芒、鸢尾、金边麦冬、细叶麦冬、匍枝亮绿忍冬等地被植物,乔木以间植、孤植为主,确保空间通视性。灌木、草本植物以列植、丛植为主,实169园林园艺现不同功能空间分割、围合作用。3.2.3 空间景观营造在该口袋公园设计中,如何将口袋公园与健身锻炼和不同人群在需求有机结合是公园设计的难点问题。为满足全龄参与需求,将设计中心区域设计为能量广场,广场为彩虹游乐场的运动核心,秉承“灵活运动空间”原则,设计包容开放的空间,空间之间相互穿插交融,通过铺装分割线进行隐性的划分,提供运动的更多可能性。能量广场内包含了运动场较多的运动内容,如滑滑梯、云

14、朵栈道、半场篮球、彩虹圆廊、成人基础健身器材区。为市民提供了健身、游乐、休憩、观赏空间。其中,彩色圆廊以钢构架配合彩色喷漆,以丰富的色彩变化组团式廊架内置于场地中。七分钟健身圈主要面向青少年群体和健身群体,通过在内环设置乒乓球、跳绳、立定跳远、踢毽子、休憩游戏空间等区域,采用道路色彩和喷涂图案隐性划分,多样的游戏设计激发市民参与性(如图2所示)。图2 彩虹运动场鸟瞰效果图3.3 拾光角详细设计拾光角位于临近铜山万达广场和地铁口,是主要道路交叉口,是主要道路街景节点,场地规划设计为特色街景空间,周围以商业区为主,人员流动性强。拾光角场地现状北低南高,高差约为3节台阶,地被植物存在多处缺失问题,导

15、致景观观赏性差,但现有银杏、香樟、法桐等乔木长势较好,规划在保留乔木基础上进行修剪。场地设计建议结合周围街景特色打造,成为沿道路的特色绿地空间。3.3.1 交通动线分析拾光角交通动线较为混乱,其主要原因是该场地为开阔场地,且位于商业区、居民区密集区域,多作为人群休憩区域和车辆停放区域,且车辆停放混乱、人行系统无序,导致景观特性模糊。结合景观现状,规划设计保留市政道路流线,尊重拾光角原有的交通动线秩序和人文景观,结合空间隔离、观赏、交通穿行要求对现有场地交通动线进行串联、缝合,空间包容开放,四个方向均可进入,景观内部通过园路穿行、串联多个景观区域,实现景观空间的保留与提升。3.3.2 特色植物景

16、观设计在保留原有法桐、香樟、银杏等高大乔木的基础上,通过修剪乔木并增加早中晚期樱花品种(大岛樱、染井吉野樱等)延长花期,搭配红枫、桂花、金边黄杨等植物,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植物景观观赏性,形成季相和色彩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下层植物选择晨光芒、鸢尾、金边麦冬、细叶麦冬等草本植物,通过花坛栽植形式,与乔木形成层次丰富、生态多样的精致植物景观。相比较前面两个绿地,此空间的植物配置偏精致清爽。3.3.3 空间景观营造拾光角空间景观营造时,考虑到周围多商业区和居民区,人员流动性大,观赏性和休憩需求高,且场地相对较小。因此城市家具的设计上,考虑更为多变的组合式蜂巢廊架形式(如图3所示),独立或与花坛结合设计,提供多元休憩需求。廊架顶部设置射灯,夜景下彩色亚克力板呈现丰富色彩,为居民观赏、交流提供照明,形成富有人文特色的景观空间。场地铺装还嵌入多处多边形互动踏板,踩踏后会发亮,与市民互动,增加空间话题度。图3 拾光角特色廊架设计4 结语通过充分利用、改造、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突出场地优势,营造富有景观特色的口袋公园景观,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绿化、美化、香化,为城市居民休憩、观赏、健身、娱乐提供了便利,体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