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VIEW OF LABOUR UNIONS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已经形成了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光荣传统。前有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的劳动故事广为流传,后有 悯农 观刈麦 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深刻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劳动的尊重和认同。本章以传统劳动文化为线索,精选了古诗和格言,并延伸了蕴含在古代劳动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以期为新时代劳动教研提供精神指引。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杨万里(1 1 2 7 1 2 0 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文学家。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
2、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劳作、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中,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来,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斗笠是头盔,蓑衣是盔甲,但似乎没有什么用,雨水依然从头流入脖颈沾湿肩膀。农人们被呼唤吃个早餐歇息一会儿,只见他们弯腰低头插秧,没有人作答。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插完,农夫就嘱咐农妇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这首诗生动形象描写了农忙时节插秧劳作的情景。“抛”“接”“拔”“插”四个动词传神直白,诗人用极其通俗的语言描述了一家老少插秧忙碌的场景。以“斗笠”比作头盔、以“蓑衣”比作铠甲,生动活泼地
3、暗示了冒雨插秧如一场紧张的战斗;雨水从头淋到肩膀,暗示雨的来势凶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农人不畏千辛万苦在田地里劳作,体现了农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劳动精神。农夫低头劳作,秧未稳、稻未完,就嘱咐妻子照看好鹅鸭。诗人用质朴纯真的言语勾勒出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劳动图画。箴言释义A VIEW OF LABOUR UNIONS26A VIEW OF LABOUR UNIONS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草 屋 的 茅 檐 又 低 又 小,溪 边 长 满 了 翠 绿 的 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
4、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除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作者用茅檐、小溪、青草构成一幅清净幽和的画面,描述农村老人安享晚年和三个孩子的劳动情景。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都有各自的事情做,使孩子有责任心,培养孩子劳动的技能,滋养孩子劳动的快乐是孩子生活成长的源泉。清平乐 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尚书 ,又称 书经 ,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列为儒家五经之一。大禹谟 出自 尚书 ,记叙了大禹、伯益和
5、舜谋划政事的远古史料。本篇首段记叙了大禹、伯益和舜谋划政事,所以叫 大禹谟 。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在家庭生活上保持节俭。勤劳与节约是我国传统美德的体现。劳动是平凡而光荣的,节约是伟大而高尚的,我们生活中每件小事的成功都离不开辛勤的劳动。人们在国家事业上辛勤劳动,在家庭生活上要注重节俭。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一个家庭的生活是休戚相关的。对于我们来说,辛勤劳动要从自我做起,勤劳节俭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勤劳节俭对个人、家庭、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勤劳节俭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家庭教育更要注重教育孩子传统美德的传承,避免新时代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发生。加强劳动教育,建构和谐的家风,让青少年在良好的家风中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在劳动中收获成果。当前,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节约观,每个人都应勤劳节俭、艰苦奋斗,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大禹谟 箴言释义箴言释义A VIEW OF LABOUR UNIONS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