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12一、建筑艺术介入乡村的充分性与必要性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决策后,聚焦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战略1。实现城乡人口互动流动和优化配置,既要注重农村内部建设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又要注重农村外部环境的改善。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市已普遍进入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阶段。在高度开放、城乡混合的城市密集区,农村将逐渐被周边城市吸纳。因此,应该从城市的角度出发,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农村2,要用新农村范式,打造和培育一批具有南粤特色的古镇和美丽乡村,使之成为吸引国际优质人才和资本的载体。建筑艺术是一门立体的艺术形式,是指经过对建筑群组合、形状塑造、空间
2、布局、结构形状等的多方位考虑与加工,所产生的综合艺术。结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来看,中国建筑艺术将具有全方位的社会响应力3:通过组织参与式设计和建造活动,让村民重新建立起友好关系;通过空间供给机制的优化和回归机制的构建,提升乡村社区的治理能力;通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的完善和质感的提升,丰富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二、南粤古村现状粤,又名南粤,是广东省的简称。南粤古村落以广府古村落、潮汕古村落、客家古村落等为主,加上粤北古村落、雷州古村落等。其文化类型以传统农业文化为主,工商文化并重。目前对南粤地区古村落的科学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保护、旅
3、游发展、建筑特征、区域空间形状及位置4。一些研究运用 GIS 的空间分类功能,深入地研究广东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特点和规律性,并剖析了广东传统村落和我国其他省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之间的差异。相关研究能够从宏观角度拓展学术视野,为南粤古村落发展提供基础。根据中国古村落的主要形式,本文对南粤古村落的类型做出了界定,主要涉及传统建筑文化型、私家庄园型、名人旧居型、民俗传统工艺型和山水生态型等五大类型5。南粤古村落中以以传统建筑文化型为主,其次是名人旧居型、山水生态型、私家庄园型,而民俗传统工艺型则少有6。进一步剖析南粤古村落类型与传统村落县市的分布差异:第一,南粤古村落的传统建筑文化居多,主要景观生
4、态类型集中于肇庆、云浮地区,主要原因是肇庆、云浮地区的景观资源相对丰富,而且具有优秀景观生态类型的传统村落也较多;第二,名人旧居型仅散布在肇庆、云浮、佛山和江门;第三,珠海、东莞、中山、深圳等地的古村落均为传统建筑文化型,类型比较单一。三、南粤古村活化现状和存在问题(一)村落空间的使用价值较弱近年来,在“艺术乡村建设”中一个普遍且饱受诟病的现象是,许多建筑师在乡村留下的构筑物无法在功能上融入乡村的生活世界。艺术家下乡创作视觉艺术作建筑艺术介入下的南粤古村活化策略研究吴健平周峻岭陈怡摘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我国城乡建设新阶段提出的要求,旨在正确把握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更好地把握
5、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广东省正积极探索促进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的途径。基于上述新理念,结合建筑艺术介入乡村的充分性与必要性,围绕南粤古村现状,探讨南粤古村活化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南粤古村活化相关策略。关键词:建筑艺术;南粤古村;活化利用;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建筑艺术介入下的南粤古村活化策略研究”(GD18CYS02)、广东省教育厅重点领域专项“服务广东乡村振兴视阈下的 微改造 路径研究”(2021ZDZX4047)、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岭南侨乡建筑艺术创新人才培养”(2022-A-05-072-465)、
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岭南文化项目“基于扎根理论的澳门近代居住建筑装饰纹样研究”(GD22LN11)研究成果。5ENVIRONMENTECOLOGYENVIRONMENT&ECOLOGY【城市建筑研究】品,或许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在短时间内带来游客,但由于乡村缺乏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商业设施,视觉消费往往难以转化为农村经济收入。(二)村落风貌的地方特色不足南粤城乡混杂,农村受城镇化影响较大。一方面,乡村建设普遍提倡务实,重视经济效益,美丽的乡村风貌和形象所带来的经济附加值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导致地方乡村风貌维护意识不足;另一方面,当地居民普遍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信心,这使得大多数乡村建筑
7、更倾向于模仿徽派民居或城市建筑,而不是采用当地风格。(三)村落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珠三角城市群对周围空间地区经济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城市内的就业活动和繁荣的商品经济将对村落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如果仅仅依靠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或者开发商的短期投入,村庄的保护和发展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内生发展模型。(四)村落治理的协调机制不畅乡村的开发牵涉诸多相关者,包括当地政府部门、村委会、农民、开发商以及村民。利润分配往往是大家关心的重点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村民的主体意识逐渐弱化,乡村治理的内容随着发展的需要而增加,传统的乡村管理经验与学识水平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乡村在治理
8、过程中也极易产生效益的失衡,这种现象将难以保障乡村发展。四、南粤古村活化试点实践广东的村落按居民集中度和分布形式可分成三个类别。第一类是指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或正在覆盖的村庄,包括城中村、镇中村、城郊村庄等。这些村落的人口高度集中,农户生产生活相互分离,空间人口结构既包含农户,又包含非农户。第二类是自 2005 年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由一些乡镇通过“撤、扩、并”而逐步形成的中心镇,人口较为集聚,虽然村民生产生活较为分散,但社区的服务功能已基本健全。第三类村庄的居民集中度很高,依然离不开他们的生产活动。这些不同情况的村庄,在乡村振兴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在分析南粤古村落的振兴实践时,除了尽可能
9、兼顾不同类型的村落外,两个实用的路径也被尽可能多地覆盖:一是以建造结果为导向的建筑艺术实践,二是以参与式建造过程为导向的建筑艺术实践。(一)以文化线路促进乡村复兴的设计实践南粤古驿道承载着邮驿往来、军事作战、商贸贸易、公务出行及旅游四大功能。四大功能叙事点均以驿道为主体,其空间结构以广州为主核心,粤西雷州、阳江与粤东潮州为次要核心,形成以水路为主、陆路为辅的网络体系。南粤古驿道沿线分布着大量传统村落,对这些村落进行保护和振兴,是延续村落物理空间,让村落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的必然途径。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中,实施“连点成线、织线成网”的驿道体系构建策略、“主题引领、以道兴村”的活化方式和“多方参与、
10、协同治理”的工作模式,能够促进广东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二)以文化节点促进村落复兴开平塘口镇旧服装厂和小礼堂微改造塘口镇是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及村落所在地之一。近年来,塘口镇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打造江澳青年文创小镇,改造老旧服装厂、小礼堂等塘口镇文创小镇建设的子任务之一。旧制衣厂建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已废弃。厂房前是一个由建筑后退形成的小广场,规模适中,但由于周围建筑的界面相对封闭,缺乏联系,广场也缺乏聚集人流的吸引力。离制衣厂不远的小礼堂建于苏联援建时期,现在也处于废弃状态。礼堂主体部分已被拆除,留下阳台和放映室区,两层总面积 270 m2。
11、礼堂旁是 2019 年建成的网红公厕,其大胆的混凝土造型与礼堂古朴的遗迹形成鲜明对比。(三)以文化事件促进村落复兴深圳南头公共空间的设计实践深圳南头古城始于晋代,曾管辖着包括今香港、澳门及珠海、中山、东莞部分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随着20 世纪 80 年代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南头村也经历了与外部城市化同步的自我城市化进程,最终形成了高密度的“握手楼”群。如今古城的历史风貌几乎折损殆尽,然而古城主要空间肌理“九街”格局仍然完整,城内外还保留两座城门、数处祠堂、寺庙、民居、教堂等历史建筑,地下更是有非常丰富的考古遗址。一直以来,南头同时面对历史保护与城中村改造两个命题,相互掣肘,发展受困。2016 年
12、,都市实践建筑师团队参与到南头古城更新的研究工作中。经过数月的文献研究与现场调查,建筑师提出,南头作为一个鲜活的、不断生长的有机体,62022 12其千年文化传承从未间断的空间与社会谱系恰恰是最应被珍视和保护的历史与当代价值,尊重历史的原真性和空间文化层积,以文化复兴为导向的柔性和有机更新,才是南头古城准确而独特的发展定位。在此基础上,都市实践提出借助文化事件由点及面地渐进式激活场域的发展战略,为古城量身定做了六项城市再生策略:游园复兴计划、边界重塑计划、古建保育计划、主街领航计划、文创工厂计划、内城动态更新计划。(四)“艺术+”怀镇里乡村风貌提升设计怀镇里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县罗坑镇天湖管理
13、区,四面环山,区位偏远,村落面临着老龄化严重、青年劳动力流失、村容村貌识别度低等问题,同时,乡村山清水秀,屋舍俨然,民风淳朴,颇具特色的“陈皮”产业世代相传。基于对故乡的热爱,研究团队在基地调研和案例借鉴的基础上,秉持“以乡村为主体,以艺术为载体”的设计理念,确定了“艺术+”的设计策略,并落实到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创作”)、亲子驿站(“艺术+文旅”)、泛生活广场(“艺术+生活”)三大区域的设计中。设计以分散的体量顺应了基地依山傍水的地形特征,以转译的“坡屋顶”“冷巷”“廊房”彰显了南粤乡村的建筑特色,用橘色的界面和设施再现了与“陈皮”相关的种种肌理。种种改造旨在为乡村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
14、间,也通过环境艺术的设计手法来提升乡村的空间品质,彰显乡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特色,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到乡村,留在乡村,共同勾勒出怀镇里更美好的明天。五、切合实际的南粤古村活化策略(一)坚持在地化与实用性原则本土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尊重当地历史文脉。从设计和建造的角度来看,看似无用或减分的元素,也可能将“负资产”变为“正资产”。实用性当地居民既是受益者又是参与者。建筑及其建造过程应达到强化乡村生活功能、增加当地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目的7。(二)深挖村落传统文化,塑造特色乡村风貌通过信息收集、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进程,因地制宜制定本村发展定位,让村民们“见山见水记乡愁”。(
15、三)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古村落,合理储备农业项目用地,并引导农户通过集体联营或引进外资的方式建立绿色农产品加工项目,以增加相关农产品附加值。采取多样化的生产模式,创造更多样的就业岗位,鼓励农村劳动者返乡。(四)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发挥艺术组织价值村民是村落的主体,只有让村民始终在村务中发挥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村庄的振兴发展。与其他学科相比,艺术凭借其独特的视觉组织手段,在各方面的推广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艺术家在乡村建设中的角色包括创造者、发起者和组织者。在任何乡村建设项目中,艺术家都必须以创作者的身份完成自己的工作。艺术家作为推广者,通常会面临各种阻力,这不
16、仅需要其具备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还需要人力和财力支持。参考文献:1朱旭佳.从视觉景观生产到乡村振兴:网红村的生产机制与可持续路径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8(6):45-53.2李梦然,郑潼,汤楚乔,等.叙事与空间:南粤古驿道遗产网络构建研究J.南方建筑,2022(3):47-55.3潘莹,曾昭真,施瑛.基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南粤古驿道活化策略研究J.中国名城,2022(8):38-48.4刘嘉文,刘小蓓,黄欣雨,等.南粤古驿道沿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策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2(4):111-115.5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5):85-86.6周峻岭.基于茶文化艺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方法分析J.福建茶叶,2016(12):245-246.7周峻岭,王伯勋.基于空间句法的澳门直街空间型态研究J.装饰,2020(4):136-137.作者简介:吴健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设计学。周峻岭(通讯作者),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设计学。陈怡,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