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弘扬*精神 锤炼党性修养陈永渊*精神产生于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xxxx年xx月,*同志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随后在*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到xxxx年x月,*、*率领红x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前后历经两年四个月。*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灵魂是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基石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近期,我作为xxxx年市管干部进修二班的学员,怀着朝圣之心、敬仰之情赴革命圣地*接受党性教育,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党性的锤炼。一、记住了三句刻骨铭心的话第一句是红军的后代刘松柏老师在课间和我们学员交流时说的话。她感慨地说:“我们在人间,先辈在云间,人在
2、做,天在看。”我们要好好珍惜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成果,时刻保持一颗对党、对人民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先辈们在云间看着我们的一言一行。第二句是看电视剧井冈山记下的,朱德同志面对中央和某某省委特派员周鲁只会生搬硬套执行上级的指示还一脸趾高气扬,他悲愤地说:“什么是威信,不是摆架子,不是吓唬人,而是看他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句话深深告诫我们,干部的领导岗位是组织发文任命的,但是否具备胜任岗位的真本领,还得靠自己虚心学习,心系群众,勤奋工作,做一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用成绩回报组织的关怀和厚爱。第三句是阅读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井冈山的斗争那篇不朽著作提到的,“这样冷了,许多战士还
3、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当领导的只有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下属才会跟着你干,群众才会拥护我们。二、留下了三个难忘的画面第一个画面是朱毛的挑粮小道。红军为守住井冈山,必须备足粮食。担粮一个来回要走xx多公里的路,山高路陡,还会遇到敌人袭击。朱德同志当年xx岁了,虽然是首长但他依然坚持挑粮。行走在陡峭的挑粮小道上,空手来回仅x公里多,学员们大多已是气喘吁吁重走这条狭窄的小道,我内心感触到了先辈脚板留下的余温。第二个画面是朱毛会师的握手。毛泽东同志为实现与朱德同志在井冈山会
4、师的愿望,之前,他所遭受的两个人生重大打击,那是常人无法承受的。一是他带领队伍上井冈山被中央误解为革命逃跑主义,上级特派员上山传达时,宣布中央已决定免去他中央候补委员职务,并开除他的党籍(开除党籍系传达有误);二是得知爱人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噩耗,三个儿子还下落不明。但他依然顾全大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擦干眼泪,又投入到战斗的一线。想起这幅画面,我感觉自己有一种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升华。第三个画面是张子清师长献盐。受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他脚踝子弹取不出来,正在发炎。但他不顾个人安危,把分给他用于伤口消毒的一点食盐节省下来,献给了生命垂危的重伤员。一个共产党员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
5、危险留给了自己,张子清伤口感染牺牲时年仅xx岁。对比张子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我找了差距,自身精神境界的差距。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三、人生航标竖起了三面镜子第一面镜子是老红军曾志的坚持原则。一个党的高级干部为解决失散多年儿子的居民户口问题,坚决不向地方政府开口。当个人的私利与党的政策相抵触时,一生坚守底线,带头维护党的形象和党的政策严肃性。红军老战士曾志,不仅形象美,坚持原则的党性更美。第二面镜子是老将军甘祖昌的无私奉献。他不贪恋曾经的高位,根据自己身体的条件,主动要求回到农村,干出了业绩,活出了精彩。他每天自省:所做的工作是对自己有利,还是对群众有好处。群众在党员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甘祖昌老将军还把无私奉献、心系群众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令人敬佩!第三面镜子是某某干部学院的敢于创新。要把自己的思想灌进别人的脑袋那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尤其在当前人们的思想趋向多元化的背景下,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就更高了。某某干部学院教学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教员一专多能,连学院的保安、厨师都当起了讲台的嘉宾、舞台的演员,可谓是全民齐参与。他们讲得让人入耳入心,演得叫人心潮澎湃,确实是在用心把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并使之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