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区际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基于“推-拉”模型的分析_王树华.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2552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际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基于“推-拉”模型的分析_王树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际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基于“推-拉”模型的分析_王树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际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基于“推-拉”模型的分析_王树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区际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基于“推 拉”模型的分析王树华 刘志彪内容提要 区际产业转移是优化国家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放缓、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转移的双重压力。有序推进区际产业转移需要构建系统性分析框架。本文尝试构建一个改进后的“推力 拉力 阻力”区际产业转移作用力系统,从推力因素、拉力因素、阻力因素等三个维度对产业转出地和产业承接地的产业转移作用力进行系统性分析,并据此提出有序推进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改进策略。关 键 词 区际产业转移“推 拉”模型 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协调发展引言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

2、象。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五轮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总体来看,前四轮产业转移呈现出由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的发展态势。世纪初发生的第五轮产业转移却呈现出产业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双向转移的新形态。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伴随着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印度、越南、柬埔寨、印尼等亚洲国家的要素成本相比中国更具比较优势,这导致布局在中国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转移。比较典型的是以鞋类、头饰类、玩具类产品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年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鞋企业,宝成国际集团在中国大陆的产能占比尚有.。但近十

3、年来,为配合品牌客户的订单配置和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宝成国际集团逐步将中国大陆的大部分产能转移到越南和印尼。年,宝成国际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制鞋产能份额下降到 ,而越南和印尼厂区制鞋产能占比相应提升至 和 ,东南亚制鞋产业已抢走中国大陆 左右的订单。另一方面,自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避免制造业空心化带来的就业不足和虚拟经济依赖较重的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高端制造业呈现向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回流的态势。比较典型的是芯片产业。为推动芯片制造业回流美国,美国政府于 年 月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拟投入 亿美元资金,用于对在美国的芯片企业的补贴和促进相关行业的 本文系研

4、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项目号:)的阶段性成果。DOI:10.16091/32-1308/c.2023.01.014发展。同年 月,台积电宣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 亿美元建厂生产 纳米和 纳米芯片。从中国国内的情况来看,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分别于 年、年和 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为了配合三大战略的实施,中央政府和省市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其成效并不显著,东部地区的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现象并未出现。在经济全球化

5、放缓、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在第五轮产业转移浪潮中面临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和南亚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双重压力。对于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而言,为避免部分产业外迁带来产业空心化的风险,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渐次转移,争取在梯度转移中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协调发展,这应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目标。然而,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为何在中国内部大规模的区际产业转移并未发生?推动产业区际转移的发生机制是什么?换言之,哪些因素有助于推动区际产业转移,哪些因素延缓或阻碍了国内的区际产业转移?这一系列问题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党的二十

6、大报告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要通过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举措,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产业转移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必将在新时期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充分发挥产业转移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有序推动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动力(推力和拉力)因素,即促进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驱动力有哪些;其次是阻力因素,即阻滞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再次是作用

7、力系统,即如何构建一个包含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在内的区际产业转移作用力系统的分析框架;最后是改进策略,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推动区际产业有序转移的政策建议有哪些。文献综述学界对产业转移现象给予持续关注,对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问题研究始于 世纪 年代末,首推的是麦克劳林()和罗伯克()于 年出版的著作产业为什么会转移到南部。他们的研究对 世纪中期美国制造业转移的现象(主要是从美国东北部转移到美国东南部)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劳动力成本上升、战争因素、贸易协会干预等是推动美国制造业从东北部转移到东南部的重要原因。随后,国内外学者从多个层面、不同维度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分析了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和影响因素。概括起来

8、,学者们关于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由于各国生产技术的相对差距会引起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这种差别形成了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使得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杨小凯和博兰提出了 模型(),强化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在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日本经济学家在对本国产业发展和转移的观察中形成了一系列有关产业转移理论,如以赤松要()为代表的雁行模式理论。总体而言,尽管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是着眼于国际分工和贸易方面的分析,但这种分工和贸易理论隐含了对产业转移现象的分析。古典经济学的产业转移研究认为,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是基于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

9、化的目标追求,其代表性的理论是古典区位论。该理论是在吸收了比较成本学说、地租学说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因其理论核心是企业根据生产成本最低确定最优生产区位,也被称为成本学派。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包括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I1 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古典宏观区位理论形成,其代表性成果是艾萨德()于 年出版的区位与空间理论。?I2根据新古典区位理论,在“理性人”假设下,企业往往会选择利润最大化的区位进行产品生产,当企业现有区位不能实现盈利或者其盈利预期低于目标区域时,就有动力从当前区域迁移到新的目标区域。国内研究表明,要素成本差异也是当前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I3事实

10、上,基于古典经济学的企业迁移理论的研究成果隐含一个重要前提,即企业具有完备的市场信息和知识,且具有经济理性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产业转移实践中,企业大多是在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决策,利润最大化有时也并非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从企业行为理论视角研究有限信息和有限理性条件下的产业转移决策,成为解释产业转移动因的又一重要视角。在企业迁移行为理论学派看来,由于决策者通常并不具备完备的知识,他们进行关于企业迁移的决策时,想要了解所有可能的结果和途径是不可能的。由此,西蒙()基于有限信息和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建立了公司行为理论,用“合适行为”替代“最优行为”。?I4世纪 年代

11、开始,对影响企业迁移的非经济要素研究成果开始涌现。年,奈科斯丁和泽莫()从企业迁移视角探讨了产业转移问题,并把影响企业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拉力和阻力。?I5总体来看,基于有限信息和有限理性的企业迁移行为理论对企业迁移动机的系统研究,对基于完备信息和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迁移研究形成有益的补充。但该理论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与古典迁移理论相似,它更多的是从静态角度进行分析,对区位因素给予了较多关注,但是对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投资决策和企业扩张过程关注度相对较少。同时,这一理论还缺乏适用性强的解释模型。鉴于新古典经济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的不足,一些学者尝试从文化制度和社会环境角度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问题,由此形

12、成了区位理论中的新制度学派。该学派假定,社会因素、文化传统、价值系统等共同推动空间经济形成过程。在这种假设前提下,该学派研究的重点是政府以及相应的体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这一学派以潘伦巴格()等为代表。?I6综合以上分析,产业转移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经济现象。总体而言,学术界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较为成熟。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可能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现有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多是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展开,关于市场机制尚待进一步成熟和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成果尚不丰富。第二,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国际产业转移居多,

13、而对一国内部,特别是大国内部区际产业转移现象研究尚不深入。改革开放 多年来,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区域发展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各省区市之间以及省内各市县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梯度差异。而处于高梯度的发达地区在经历了经济的率先发展之后,并没有像理论上预期的那样向处于低梯度地区的欠发达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学界针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并不多见,特别是围绕区际产业转移作用力的系统性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而这正是本文的贡献所在。区际产业转移的作用力系统: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影响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因素众多,学者们的划分方法也各有不同。本文借鉴的“推 拉”模型(亦称“企业迁移决定模型”),尝试构建一个改进

14、后的“推力 拉力 阻力”区际产业转移作用力系统性分析框架。在企业迁移决定模型中,奈科斯丁和泽莫将发展空间、通达性和劳动力市场等视为企业迁移的推力因素,将区位条件视为企业迁移的拉力因素,并将维持现有劳动就业关系视为企业迁移的阻力因素。在这里,我们沿用推力、拉力、阻力的划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各种作用力加以丰富和完善。本文认为产业转移不仅取决于企业基于成本收益比较所作出的微观决策,也会受到当地政府政策的宏观影响。为此,研究需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维度对区际产业转移的作用力进行系统分析。具体而言,产业转出地的推力因素可以从要素成本、产业转型、市场扩张等三个层面进行刻画;产业承接地的拉力因素

15、可以从营商环境、要素成本、市场需求等三个层面进行刻画;阻力因素则既存在于产业转出地,也存在于产业承接地,可以分别从产业转出地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沉没成本以及产业承接地的产业配套、市场体系建设等层面进行刻画。区际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基于“推 拉”模型的分析(一)产业转出地的推力因素 要素成本上升的推力区域之间生产要素成本的差异是企业进行迁移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从理论上而言,企业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作出迁移决策。只要迁移后节约的成本足以弥补甚至超过迁移所带来的费用支出总和,企业就有动力推进产业转移。?I7按照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企业利润如果长期低于预期盈利水平(比如企业所在产业的平均利润率),那么

16、,这些企业也可能会考虑迁往其他成本更低的地区,以使企业盈利重新达到预期盈利水平。要素成本的区际差异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国际产业大规模向中国大陆转移的重要原因,也是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企业基于“腾笼换鸟”需要主动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决定性因素。进入 世纪以来,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和用工成本大幅上涨,导致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在用地成本方面,如果以商品房销售价格近似衡量产业用地成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除河北、山东和辽宁三省外,东部地区其他省市商品房销售价格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高的是北京市,其 年商品房销售均价为 元 平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倍。在用工成本方面,如果以居民可支配收入近似衡量职工工资(劳动力成本),那么除河北和海南两省外,东部其他省市的劳动力成本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而易见,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必然会增加产业扩散的离心力,从而导致企业作出迁移决策。?I8需要说明的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企业迁移的目标区位只能是本国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低梯度区域。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则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要素成本更低的目标区域。这是东部地区部分劳动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