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当代欧美国家创造力及其培养理论概观/杨威著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7ISBN 978 7 5316 6528 1 当 杨 创造能力能力培养研究欧洲创造能力能力培养研究美洲.G305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2)第 165563 号当代欧美国家创造力及其培养理论概观Dngdi Oumei Guoji Chungzoli Jiqi Peiyng Lilun Gigun杨威著责任编辑徐永进封面设计周磊责任校对程佳出版发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 158 号)印刷黑龙江远东联达教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本880 毫米 1230 毫米1/3
2、2印张375字数80 千版次2012 年 7 月第 1 版印次2012 年 7 月第 1 次印刷书号ISBN 978 7 5316 6528 1定价28.00 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网址:www hljep com cn如需订购图书,请与我社发行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451 8252959382534665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我社联系调换。联系电话:0451 82529347如发现盗版图书,请向我社举报。举报电话:0451 82560814DANGDAI OUMEI GUOJIA CHUANGZAOLI JIQI PEIYANG LILUN GAIGUAN中英文摘要 摘要今天社会发展的现实极大地
3、提升了创造力对于个体,对于社会的价值,因此,创造力的培养也成了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世界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尽管我们不断努力实践和探讨着这个世界话题,而就这种探讨的基础而言,世界各国的起点是不一致的。本书选取了当代欧美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现状作为描述的对象,正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研究领域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实践是走在我们前面的。我们可以从这些国家的研究中吸取一些东西,而这种学习和吸收的过程必将加速我们前进的步伐。这也是作者写作本书的意义之所在。教育、教学领域若想实现对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鉴别和培养,首先必须解答创造力性质的问题,也必须在此基1础上探讨实现创造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方式的问
4、题。本书的介绍和评论正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的。首先,本书介绍了欧美国家创造力认识发展的历史,它展现了这些国家在创造力培养研究上的大背景,使我们了解了人们对于创造力性质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演变的过程。其次,本书描述了作为创造力培养研究基础的创造力研究的理论发展。它为创造力培养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背景和历史基础。本书写作的中心以上述两部分为铺垫,介绍了欧美国家创造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条件的研究和理论发展情况。基于以上的介绍,本书又对近十年的一些新的发展作了一定的描述。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
5、ty,the valueof creativity to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 is becoming quiteimportant The fostering of creativity has also become the dutyof the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Creativity has been the inter-national topic Although we all devoted to it,its study is notin the same level in different countr
6、iesSo we choose thewestern countries as our object From them we can earn moreinformation on creativity and creativity fostering,which will2DANGDAI OUMEI GUOJIA CHUANGZAOLI JIQI PEIYANG LILUN GAIGUANgive us strength to go on Here is also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bookIf the educational and instructiona
7、l system wants to gainthe success on identifying and fostering the creativity of thestudents,it must first solve the problem about the nature ofcreativity,then can discuss the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methodsto identifying and fostering it So the book gives emphasis tothese two issues Firstly,we intr
8、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creativity study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whichgive us the big picture on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fosteringSecondly,we describe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They all are the historical basis of the study of creativityfostering Then we come to the c
9、entral part of the book Inthis part,we discuss the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methods/con-ditions and theories on creativity fostering in these countries,then show the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ten years Finally,wegive some arguments and opinions ourselves on the basis of a-bove all3DANGDAI OUMEI GUOJIA
10、CHUANGZAOLI JIQI PEIYANG LILUN GAIGUAN前言创造力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字眼,自古以来为许多人所关注。人们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广泛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探讨创造力的性质、特点以及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培养的途径。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创造现象、创造力的认识,而以历史积淀为基础的今天的现实,人们第一次清楚地意识到了解创造过程、创造力以及培养创造力的重大意义。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它呈现出知识化、信息化的特点:知识更新一日千里,信息传递和交换通过各种途径时刻在进行。这种特点对人才提出了与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同的要求。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从体力劳动型人才转向智能型人才
11、,也就是说,过去那种主要从事体力劳动,按规则、指令行事的“机械人”应该转1变为能够有效利用多种信息资源、掌握一定科学技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新型智能人”。由于不断产生和迅速更新的知识将成为经济的基础,“新型智能人”的“新”就体现在能够有选择地接收知识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重组和创造的能力上。否则,当我们面对川流不息的知识洪流和纷繁复杂的工作情景时,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和驾驭。社会的发展一直都需要创造型人才,而社会的这种需要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过。然而,对于创造力的关注似乎并不仅仅局限在社会的召唤上,当我们深入思索创造力的性质的时候,似乎能在更广阔的思想空间里遨游。首先,创造力让我们更能关注
12、生态、关注人性。创造力对个体而言,是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智力、经验和情感状态交互作用的结果。创造力的迸发体现了这种相互作用的最优化状态。此外,与其把创造力看作是一种与智力相关密切的事物,不如将其视为更为情感化、人性化的事物。创造力与“道德”“人格”等词汇有着某种剪不断的紧密纠缠,当我们在探讨创造力的同时,也在净化自己的心灵。当今社会中,教育在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人格、价值2DANGDAI OUMEI GUOJIA CHUANGZAOLI JIQI PEIYANG LILUN GAIGUAN观、道德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如果我们能够从对创造力及其培养认识的角度上来思考当今教
13、育中的一些问题,似乎就可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对创造力培养的探讨会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中许多深层次问题的理解,同时还能使我们关注人性、理解人性、尊重人性。鉴于以上理解,对创造力的保护、开发以及培养的事业是紧迫的,更是高尚的。培养创造力的研究与行为能够昭示这样一种观念 尊重个体,尊重个体之外的个体与之共处的自然和社会。培养创造力的活动更像是一种生态行动,它探讨和实践着人类美好的理想 人、自然、社会和谐共处,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上面提到过,对于创造力、创造力培养的关注从来都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领域和某个特定的人群,学术界、社会人士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实践活动中提出了对于创造力的不同理解。这些理解都
14、是我们从事这方面研究和学习的财富和基础。它们使我们明确了已经做了什么、该做什么和如何去做。本书努力提供二战后 50 年来(尤其是近 10 年来)欧美国家这方面研究的一些图景,并希望采用一些较为合理的视角对其加以解释和评析,以期能提供3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人们在探讨世界文化发展的时候,通常将其分成东西两部分,即所谓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对此,国外学者曾有过这样的叙述:西方,或者说西方文化,它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文化政治经济的综合概念,它主要是指西欧,北美(尤其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如果作进一步的扩展,它还包括曾深受西方文化支配的国家,如巴西、南非、以色列,而印度、日本、中国
15、则被纳入东方文化的行列。1的确,文化中包含着种族、地域、经济、政治等因素,现存的文化形态就是这些因素作用、凝结的结果,仅从一个方面来看待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不全面的。东西方文化正是在这些方面存在着的差异,才会有这种划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似乎冲击着这种划分,但到目前为止,差异还是显著的。本书对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的讨论就界定在所谓西方文化的范围内。在西方,创造力研究伸展到艺术、经济、宗教、政治、技术、哲学、心理学、科学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是在现存文化基础上的一个广泛的概念,因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本书对创造力理论的探讨主要局限在心理学领域。这一领域对创造力的研究为如何培养创4DANGDAI OUME
16、I GUOJIA CHUANGZAOLI JIQI PEIYANG LILUN GAIGUAN造力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本书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了较大篇幅的介绍。相对而言,教学领域内的创造力培养研究在国外显得较为薄弱,但由于心理学方面研究的雄厚基础,使得教学领域的研究有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背景。另外,创造力及其培养的研究也存在于广泛的文化背景之中,而这些文化背景呈现出复杂性。所有这些都增加了本书写作的难度,作者完全不能胜任,只能尽力而为。欧美国家近 10 年来在创造力及其培养的研究上基本上是平稳向前发展的。尽管在研究成果上不是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在这方面有较厚的研究基础,并且这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重视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教育传统,更重要的是,许多学者在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上积累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成果和数据,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加以挖掘、评价和借鉴。另外,东西方在许多问题上的观点以及做法确实存在着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为我们提供了多样不同的视角和想象、思考的空间,使我们能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眼中看到各种不一样的,同样也是充满魅力的世界。此外,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