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书书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叶国正等主编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8ISBN 978 7 5493 0033 4.班 .叶 .班级 学校管理 基本知识 班主任 工作 基本知识.G424 21G451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0)第 160301 号出 版 发 行社址邮 政 编 码总编室电话销 售 电 话网址印刷照排经销开本印张字数版次印数书号定价江西高校出版社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 96 号330046(0791)8504319(0791)8513417www juacp com江西教育印务实业有限公司江西太元科技有限公司照排部各地新华书店7
2、87mm 960mm1/1624400 千字2010 年 9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1 5000 册ISBN 978 7 5493 0033 426 20 元赣版权登字 07 2010 136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书书书第一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第一节班级组织概述第二节班级管理与班主任第三节班级管理与学生第二章班级管理过程与目标任务第一节班级管理过程与特点第二节班级管理目标第三节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第三章班级日常管理与行为规范第一节班级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节班级日常管理的实施第三节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训练第四章班级文化的营造与管理第一节班级文化概述第二节班级环境的优化第三节班级制度文化的设计第四节班级精
3、神的铸造第五章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第一节班级组织与班集体目 录第二节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第六章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开展第一节班级活动概述第二节班级活动的设计第三节班级活动的开展第四节班级活动的创新第七章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第二节团体心理辅导第三节个体心理辅导第八章班级教育力量的协调与整合第一节统合学校教育力量第二节进行家校合作第三节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第九章班级学生评价与个别教育第一节学生操行评定与发展性评价第二节个别教育第三节个别教育的艺术第十章班级管理的效能与评价第一节班级管理效能第二节班级工作的评价第三节班主任工作评价第十一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
4、作研究第一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研究的意义第二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三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研究的成果表达第十二章班主任的专业化与自主发展第一节班主任专业化第二节班主任的自主发展第三节班主任在反思中自我成长名师锦囊:班级管理问与答附录附录 1 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附录 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附录 3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附录 4 儿童权利公约主要参考文献后记书书书第一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教学目标1 了解班级的含义和班级组织的功能;2 理解班级管理的内涵、外延、要素、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3 掌握班主任的内涵、角色要求和班级管理的原则;4 掌握小学生的特点,热爱
5、小学班主任工作。作为一位教师,不仅要能开展教学工作,还要能开展其他教育工作,班级管理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教学能力一样是教师所必备的。班级管理与教学工作一样需要专门的智慧,要胜任这项工作乃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级管理者,就要学习和掌握班级管理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相关技能训练,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第一节班级组织概述人们普遍都对“班级”较熟悉,都有自己的感性认识。然而,要深入认识班级管理,必须清晰、准确、理性地把握它。一、班级(一)班级的概念班级是由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正式群体,是学校师生开展活动、交流信息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
6、1层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认知世界、学会生存的“生命舞台”。班级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发学科教育价值,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和谐的组织形式;班级以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发智力、发掘潜能、塑造人格,为学生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搭建宽广、坚实的平台;班级给学生的成长提供一种整体、动态的生活时空,在各种教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成为适应社会、有益于社会的人。(二)班级的产生与发展班级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随班级授课制的产生而
7、产生的。在古代,无论东西方,学校教育主要是由教师面对个别或少数学生进行的,即采取个别教学的形式。学生在原有程度、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上各不相同,没有一致的要求和规定;当然教学也可能是面对一群学生进行,但那并不具有现代“班级”的意义。16 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和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的规模和效率都必须扩大、提高,个别教学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需要有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于是“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班级也就产生了。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现代学校的班级是与“班级授课制”的建立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班级授课制”的奠基人是
8、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 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此后,班级组织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学校中逐步得到推广。大体来说,“班级授课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教育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立下来。第二阶段,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的理论,给夸美纽斯的理论以重要补充和发展。第三阶段,以苏联教育学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使班级授课制更趋成熟。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班级授课制”从理论到实践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始于 1862 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
9、同文馆,该馆采用了编班分级的授课方式。20 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2始采用了班级组织的形式。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今天的班级更加充满活力。班级这个学生成长的大摇篮,应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有助于其充分成长的空间,引发学生强劲的生命动力,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态度都参与到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精神的丰富和生命的完整成长,书写健康向上、个性突出、色彩斑斓的生命华章。(三)班级组织的特点1 班级组织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性组织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也有人说班级是一个“小社会”。班级不仅是
10、一种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社会关系体系,而且是一种为社会需要培养未来人才的社会组织。班级中的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不仅要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来维持,而且也要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方式和手段来维持。2 班级组织是一个教育性组织班级组织是一个由教师和若干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性格气质的学生组成的文化生态组织,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在班级中实现。班级管理过程是以育人为目标,学生既是班级组织教育的对象,又是班级组织教育过程的主体。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管理的成果也体现在是否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获得了和谐、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服从培养人、塑造人这一目标,班级管理的过程要与教育过
11、程有机配合,创设一个优化的微观社会环境,使班级成员的智力、能力、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学校组织的一个基本成分,班级组织不仅是教育性的学习组织,也是教育性的生活组织。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力量,是现代教育最具代表性的体现。3 班级组织是一个文化性组织作为一种组织亚文化,班级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就是塑造良好的班级形象。班级文化是以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为目标的班级管理模式。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加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增加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特色所在,是班级品牌的表现。班级文化缔造积极的人文关怀,将班级品味由内而外地弥漫在整个班级之中。班级文化体现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具有无
12、形的教育功能和强大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的作用3在于引导,给学生精神世界以充分关照,使之得以拓展。4 班级组织是一个生命性组织班级组织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它不仅有细胞、骨骼、系统,还有理念、精神与灵魂;不仅能在适宜的环境下创生,还能在自主的引导下繁殖成长;不仅要在成长的过程中输血、学习和保健,还要不断地造血、发展和创新。生命型组织超越了制度型组织的刻板缺点和文化型组织的弥散劣势,将班级组织置于一个可以成长的生存环境中,大大促进了班级组织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有利于班级走向更为科学的轨道,因此可以说,生命型班级组织是管理组织的最高境界。二、班级组织的功能班级作为一种生活的时空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蕴含着促
13、进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价值。在班级中,学生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生活,养成行为规范,积累社会经验,培养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等。班级既是进行集体教育的重要阵地,又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舞台;班级既具有社会化功能,又具有个体化功能。(一)班级的社会化功能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组织,它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学生在学校中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并且学校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也是围绕班级而组织和开展的。学生经过学校教育过程而社会化,主要是通过班级生活来实现的。在班级组织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教学工作和其他各种教育活动,以集体目标为导向,借
14、助课程、文化规范、交往和人际关系等载体,向学生传授社会经验、指导社会生活目标、教导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即完成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从而实现学生从“班级人”向“社会人”的转化。班级组织在实现学生的社会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关键在于班级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场所:班级是学生生成社会价值观、获得社会技能、习得社会规范和培养社会角色的场所。而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等方面。(二)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班级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使学生个体获得社会性的同时,班级还具有另外4
15、一种同样重要的功能 形成学生的个性,即个体化功能。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学生个性形成的基础是社会性,因此,对于学生个体来说,社会性的层面表现为共性,而个性表现为个体的特殊性。个体就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班级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也就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班级组织的最大特征是对学生提出了团体的要求。学生在班级组织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发挥范例的作用,解决团体要求与个人需求之间及同学之间存在的矛盾,履行团体要求的责任和义务,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等,使学生个体在获得全面而系统的发展中体现出特殊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不平均的发展形成了学生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在班级组织中,学生的个性发
16、展意味着每个学生的个性在集体的交往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三、小学班级由于小学的教育目标、任务、教育对象不同于其他层次的学校,因而,小学班级除了具有学校班级组织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组织特点。1 小学班级是少年儿童的学习组织小学班级是根据我国学校制度的规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在小学建立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的建立,目的是为满足少年儿童的学习需要,因而它是少年儿童的学习组织。组成班级的学生的年龄特征会带来班级组织的特征。小学班级是由 6 12 岁左右的小学儿童组成的,它是儿童走出家庭初步参与社会生活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小学儿童得到社会生活的初步训练。这个组织又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及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征而具有自己的组织特征。小学生自主性发展尚不足,组织成员的这样一种状况,会影响小学班级的组织行为。小学班级的组织行为要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班级组织是由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的,班级学生数也会影响班级组织的生活。由于经济、人口、地域等的差异,我国小学班级的人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有差别,但目前一般认为班级人数以 45 人为宜。一般来说,在教育资源较紧张的地区,班额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