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均占70%以上。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32.4亿t,同比增长8.9%,其中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等8个主要产煤省区煤炭产量超过亿。煤炭为我国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能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煤炭开采引起大面积的土地塌陷,给当地带来了许多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统计表明,我国每开采1万t煤,平均造成的土地塌陷面积为0.25hm2。目前全国因采煤造成的土地塌陷面积已达60万hm2,并且还在以每年2.1万hm2的速度增加。土地塌陷造成大量的农地流失,导致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村庄的搬迁
2、、农业生产力的降低,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给矿区带来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矿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国采煤塌陷区的土地整理引起了有关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各种原因,我国采煤塌陷区的土地复垦率还很低,目前仅为20%左右。目前我国采煤塌陷区的土地整理缺乏统一规划和系统有效的政策,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不足,复垦工作主要由当地采煤企业承担,企业一方面要投入资金进行土地整理,另一方面要支付大量资金补偿农民经济损失。企业与农民在土地整理、资金补偿等方面往往意见不一致,引起企业与当地农民的矛盾。我国采煤塌陷区土地整理进展缓慢,直接影响当地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影响农民的收入来源。如何加强采煤塌陷区土地整理,还地于民,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少矿区城乡差距;如何搞好村庄搬迁与重建,还农民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书综合运用地理学、土地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