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方法及案例TECHNOLOGY METHODS AND CASES OFGROUND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CONTROL IN TYPICAL AREAS OF NORTH CHINA PLAIN刘伟江费宇红井柳新王东赵勇胜马骏钱永等/著中国环境出版社1总论31.2.4地下水污染防控地下水污染防控(Ground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即对地下水环境的防护和对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
2、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能使水质复原。基于上述地下水污染的特殊性,决定了地下水污染应首先立足于“防”,即在地下水还没有或几乎没有受到污染的情况下,根据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条件及污染物特性等,圈画出污染敏感带,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尹雅芳,2011)。本书所提及的地下水污染防控内容还包括: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工程或非工程措施与方法,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含量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地下水污染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主要从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地下水污染防控目标确立、地下水污
3、染防控技术体系及工程方案等多个方面展开。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地下水生态环境。1.3国内外研究进展1.3.1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方法研究1.3.1.1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概念地下水污染风险是在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早可以追溯到1968年法国学者Margat提出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Vrba J et al.,1994)。20世纪80年代以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仅从自然属性(包括地质、土壤、气象、水文等)出发,称为含水层的“本质脆弱性”。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地下水脆弱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钟佐燊,1985),主要有地下水防污性能和地下水脆弱性两种概念,二者的含义相同,均是指构成地下水系统的地质要素阻止污染物进入浅层含水层和维护地下水质量的可能性。20世纪80一90年代,针对区域范围内广泛存在的面源污染问题,研究者将人类活动和污染源等外部因素也纳入到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体系中,认为地下水污染是由含水层本身的脆弱性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负荷造成的,强调如果没有污染物,即使非常容易受污染的地下水也不会有危险(Duijvenbooden W et al.,1987)。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将地下水脆弱性分为本质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本质脆弱性是不考虑人类活动和污染源而只考虑水文地质内部因素的脆弱性,特殊脆弱性是地下水对特定污染源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