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书书高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胡风娥著江西高校出版社书书书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高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胡风娥著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6ISBN 978 7 81132 964 3.高 .胡 .院校图书馆 图书馆工作 研究 中国 高等学校 校园 文化 研究 中国.G259 258 6 G647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1)第 122215 号出 版 发 行社址邮 政 编 码总编室电话销 售 电 话网址印刷照排经销开本印张字数版次印数书号定价江西高校出版社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 96 号330046(0791)8504319(0791)8513
2、417www juacp com南昌市光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太元科技有限公司照排部各地新华书店850mm 1168mm1/326 25130 千字2010 年 6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1 1000 册ISBN 978 7 81132 964 32800 元赣版权登字 07 2011 103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绪论第一章高校图书馆的地位、性质和职能第一节高校图书馆的地位一、高校图书馆的特点二、高校图书馆的地位第二节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一、本质属性二、一般属性第三节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一、基本职能二、社会职能第二章和谐校园文化的地位和功能第一节和谐校园文化的地位一、高校的社会地位二、校园文化在高校
3、中的地位三、和谐校园文化在校园建设中的作用第二节和谐校园文化的功能一、教育功能二、引导功能三、调节功能四、凝聚功能1目录五、优化功能第三章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第一节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高校图书馆文化二、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高校图书馆是和谐校园文化传播的基地一、图书馆文化传播的含义二、高校图书馆文化优势三、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的使者第三节高校图书馆是参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一、提供多功能厅或学术报告厅二、进行图书馆讲座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第四节图书馆馆员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一、图书馆馆员及其作用二、图书馆馆员是和谐校
4、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第五节高校图书馆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信息资源中心一、图书馆功能的历史发展二、高校图书馆 文化信息资源中心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信息中心第四章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社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节图书馆馆员很难适应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2高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一、高校图书馆馆员和读者之间的不和谐关系二、馆员队伍建设应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第二节高校图书馆缺失物质文化建设理念一、图书馆建筑缺乏人性理念二、文献信息资源与读者的需求矛盾第三节高校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的不足一、图书馆制度文化的界定二、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的不足第四节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中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不足一
5、、图书馆精神文化的界定二、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中缺乏科学和人文精神第五章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第一节尊重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一、图书馆管理员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二、读者应该尊重图书馆馆员人格和劳动成果第二节高校图书馆物质文化建设一、高校图书馆建筑突出人性化的建筑理念二、建立满足读者需要的网络信息系统第三节高校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一、树立一切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二、充分发挥图书馆馆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节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一、重视科学精神的培育二、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3目录第六章和谐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第一节和谐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资源基础一、电子文
6、献资源的建设二、印刷型文献资源的建设三、学术性文献资源的建设四、休闲娱乐资源的建设第二节和谐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人员财富一、和谐图书馆呼唤高素质的馆员二、馆员是和谐环境的行动者第三节和谐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策略一、品牌文化的创建二、阅读文化的倡导三、网络文化的引导第四节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公共图书馆的困境三、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四、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主要参考文献4高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书书书绪论一、写作缘起自从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以来,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的重
7、要方向,“和谐”的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在内的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多方面的努力,又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各方面的积极性。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中具有特别地位:一方面高校是人才和知识的聚集地,是生产、传授、转移和创新知识的基地;另一方面高校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开拓者、倡导者、领航者和示范者,承担着引领整个社会精神层次提升、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
8、中肩负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谐高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高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高校的精神基础和重要特征。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就成为了新世纪我国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人们往往非常重视高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部门,但对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理解不到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忽视了其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应起到的作用;另一方面二十1绪论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西方图书馆学学界曾经以“社会责任”为主题,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去承担自己在社会发展中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图书馆精神
9、回归的探讨,已经将其主题与图书馆促进社会和谐、包容和平等问题联系在一起,他们开始研究图书馆在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体系和图书馆体系重要的部分,它在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从这个问题出发,作者一直在思考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具有何种作用,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困境,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困境。二、学术史回顾(一)高校图书馆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开始了管理体制改革。围绕着中国图书馆体制改革,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把研究的焦点对准了
10、高校图书馆改革和把西方管理思想运用到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探索了图书馆学科性质、图书馆有偿服务和图书馆读者教育等主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图书馆研究也开始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如何深化改革、图书馆发展趋势、图书馆经费、期刊工作和外刊协调等问题。二十一世纪后,由于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广泛运用,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开始转向网络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高校图书馆发展走向、图书馆信息服务、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管理创新研究、服务创新研究、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危机管理及其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研究、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
11、健康教育研究、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研究、阅读研究、个性化服务研究、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研究、社会化服务研究、网络安全方案等主题。从高校图书馆研究2高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来看,尽管在不同时期,他们所研究的对象有所不同,但是,高校图书馆的改革、高校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期刊工作、信息服务等问题始终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而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及数字图书馆等问题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新的重要研究内容。(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自从近代意义的高校建立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开始提上日程。但是,在民族危机时刻,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围绕反帝反封建的主题而展开,
12、它对中国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多体现为因现实需要而进行的自发行为。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开始将校园文化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专门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入科学化和正规化的发展轨道。1986 年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第十二届学生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同年 5 月,上海市团委主持召开了“校园文化理论研究会”;11 月,上海交通大学发起“上海市高校校园文化专题研讨会”,并出版文化校园人 “校园文化”研讨集。随后,校园文化研究在全国展开。1990 年 4 月,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探讨了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律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等问
13、题,标志着校园文化研究进入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阶段。1994 年 8 月,海南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和海南大学联合召开“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会,确立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8 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三条提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校园文化研究发展较快的时期,出版了几本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著作。这段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包括:高占祥著论校园文化3绪论李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南大学,2009 年,第 4 6 页。(新华出版社,1991 年),侯长林著校园文化略论(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 年),史华楠等主编 校园文化学(北
14、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院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年),杨怀中、龚贻洲主编象牙塔之谜 校园文化学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年),陶国富等编的 大学校园文化(学林出版社,1997 年),杨承运编古园纵横:北京大学校园文化景观(华夏出版社,1998 年),高长梅、吴玉红主编 校园文化建设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年),管风华编著 台湾校园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2005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随后,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发布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15、。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全面展开,积极开拓,取得了突出成绩。这个时期代表性理论著作包括王邦虎主编 校园文化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年),白同平著的高校校园文化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年),关成华主编的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黄延复著的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李尚德主编的凝聚中大精神一“中大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大讨论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年),汪子为著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王冀生著的现代大学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寿韬著大
16、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年),刘德宇著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年),于晓阳著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趋向(华东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年),2005 年红星电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务全4高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书 等。此外还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9 至 2008 年的资料,以“和谐校园文化”为检索词搜索到的论文共 592 篇,其中核心期刊仅 60 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1999 至 2008 年的相关论文篇目仅有 9 篇。纵观二十多年的探索,我国学术界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出了“课外活动说”、“第二课堂说”、“文化氛围说”、“学校准文化说”、“规范说”、“校园精神说”等六种观点。2.提出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形态。学术界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形态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提出五种观点。但是,大多数人们赞成高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指出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人们普遍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最基本的功能是教育功能,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