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究——以苏州某高职院校为例_刘霞.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3133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究——以苏州某高职院校为例_刘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究——以苏州某高职院校为例_刘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究——以苏州某高职院校为例_刘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9就业与保障 2022.12精准就业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引导策略研究以苏州某高职院校为例文/刘霞摘要: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社会各界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逐年加强。就业引导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极具现实意义。笔者在学生一线工作中发现,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慢就业”“就业难”问题异常突出。为此,笔者针对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引导策略,旨在提升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推动涉农高职院校毕业生“稳就业”。关键词: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能力一、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研究现状目前国内高校就业工作者对少数民族

2、学生就业问题做了较多、较深入的研究,但针对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较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充当着不可忽视的力量,能否实现顺利就业直接关系到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民族地区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积极开展相关教育是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张久献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和张明录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中都指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有重要比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过程艰难、就业层次低、结构性失衡、就业过程漫长等。李永胜认为,目前高校

3、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表现在:少数民族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低与找到工作的学生无法及时转换角色、适应岗位1。巴尔特以内蒙古为例,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认为造成就业难的客观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迟缓,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校专业与就业市场脱节;主观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自卑心理突出,以及语言、宗教风俗等方面的影响2。林媛、修丽华在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一文中指出:少数民族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对于地区发展尤为重要,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国家、高校、家庭及少数民族毕业生共同配合、努力3。雷旭平、郑新蓉通过对内蒙古、新疆、四川、银川、吉林

4、等地有关高校进行广泛调查,并结合相关数据,探索出一系列成功的经验,提出可以通过以下举措开展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一是学校发挥优势,建立特色;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三是需要积极转变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观念;四是需要重点帮扶少数民族毕业生4。周华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要求、工作地域的家乡偏好、薪资期望水平、少数民族学生专业能力、行业偏好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质量5。谢峰在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问题及策略探究中指出内地西藏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时易受就业观念、交际圈、专

5、业基础、家庭、信息获取渠道、高校课程等因素的影响。综上所述,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在相关专业实践基础、应对能力上不足,就业期望与现实不符等,导致他们出现就业难、就业层次低等现象。二、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原因分析(一)苏州某涉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以2021 届就业数据为例苏州某涉农高职院校共设有 7 个二级学院,共设有 35个专业,在涉农专业中休闲农业、园艺技术、现代农业技术为江苏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专业。根据该校2021 届就业质量数据年报显示,2021 年初次就业率为 87.73%,年终就业率为 98.54%,其中有 80.22%

6、毕业生在江苏省就业,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就业的学生合计占比 8.14%左右;农林渔牧类工作就业量占比 4.19%。2021 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 44.89%。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很难找(27.88%),其次是其他(24.71%)。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为 67.71%。毕业生认精准就业110就业与保障2022.12为目前工作与职业期待不相符的主要是收入方面(57.83%),其次是个人兴趣爱好(38.18%)。该校 2021 届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为 80.31%。毕业生对工作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是收入低(66.36%),其次是个人发展空间小(47.20%)

7、。该校2021 届毕业生的离职率为 43.79%。在毕业后发生过离职的毕业生中,有 94.54%有过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小(49.58%),其次是收入低(42.80%)。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率为 94.91%。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就业歧视的比例为 20.63%,遇到过就业歧视的主要类型为学历层次(72.20%)等。苏州某高职院校是一所省属农业院校,学校将关注点放在农业专业背景的少数民族学生上的整体研究较少,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通过访谈法、调查问卷等方法的运用,从学生自身了解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观念,使本文研究更具针对性。自笔者从事就业工作以来,发现少数民族

8、学生就业慢、就业难现象较为严重,少数民族毕业生班级就业进度缓慢。该校少数民族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环境工程学院、园艺科技学院的涉农专业,2021 届学院初次就业率分别为 80.08%、66.44%,少数民族毕业生主要所在的专业生态农业和园艺技术初次就业率分别为 77.97%、58.13%,低于全校平均水平。(二)苏州某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原因分析1.苏州某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根据调查发现,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所在专业年终就业率虽达到 90%以上,但实际就业现状并不理想,通过对毕业生本人及就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少数民族

9、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度不高。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大力推进,对专业高层次人才需求逐年提升,就苏州某涉农院校来说,学生的学历层次为专科学历,由于学业基础、语言、家庭等因素,选择升学的少数民族学生较少,而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普遍较高;部分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对于农业专业人才引进重视程度不足,可面向社会提供岗位较少;农业是一个较为艰苦的行业,少数民族毕业生及家长对就业方向如新型职业农民缺乏了解,他们中大部分学生读书的初衷在于利用知识改变命运,不愿再回到农村,也不愿从事与务农相关的职业,少数民族毕业生职业意识较为淡薄,缺乏职业认同感;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综合素养较差,如社会

10、沟通交际能力较差、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意识较差,与现代农业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并不相符。第二,少数民族毕业生职业目标、职业期望定位不准。苏州某涉农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毕业时因语言、生活习惯、家庭观念等原因,往往无法适应内地的生活节奏,盲目选择回乡就业;由于目前我国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农村地区生活条件差、就业机会少、各项制度不完善,加之近年来受少数民族学生生源地招考政策、疫情形势影响,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盲目选择考公、考编,以及教师等待遇高、抗风险能力高的行业,备考时间较长,造成该校少数民族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严重。第三,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稳定率不高。少数民族学生生源地大多为偏远地区,社会资源不足,就业

11、相对更难,因当地就业市场结构失衡、就业事实与期望不符、备考等因素,少数民族毕业生易在短期内跳槽。根据用人单位调查问卷反馈,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稳定率较低。总的来说,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面临较多问题,难以实现顺利就业。2.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第一,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限制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由于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起步较晚,农业行业存在如资源性矛盾、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农民素质偏低等问题,农业行业发展受到限制。现代农业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农业人才存在供需失衡现象。第二,少数民族毕业生学历竞争力不足。苏州某涉农高职院校以园艺和园林专业为发展特色,以打造园艺职业教育

12、开拓者、苏州园林技艺传承者、智慧农业建设领跑者、国际职业农民培育输出探路者、江南农耕文化弘扬者为目标,立足苏南、服务三农。该校现有的部分专业主要应用在沿海城市、内地中大城市,当地人才竞争较大,该校虽已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但与其他农业类高校相比,在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能力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专科学历使该校毕业生在同等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竞争力不足,少数民族毕业生更易受到学历歧视。第三,少数民族毕业生应对就业能力较差。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几年的线下毕业生教育工作受到影响,各项线下就业工作全部改由线上开展,原先的就业信息系统功能暴露短板;因招聘形式发生变化,需通过线上开展如简历制作、求职面试辅导等工作来

13、帮助少数民族毕业生适应新的求职方式,但线上毕业生教育因地域距离、网络等客观问题,对于在偏远地区未返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而言收效甚微,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同时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科学引导,导致出现从众心理、盲目选择等现象;且由于前期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的不完备,该类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创新创业意识。涉农高职院校今后应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双创”型人才。在此实践过程中需更加重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实践与操作能力培养。111就业与保障 2022.12三、涉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引导策略分析少数民族毕业生为更好应对

14、就业问题,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团队意识、准确的职业定位、适合自身的职业规划等综合素养。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涉农高职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做好因材施教、在何阶段实施何种教育等,潜移默化地做好就业引导工作。针对疫情带来的复杂形势,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焦虑情绪、就业期望等方面的引导,涉农高职院校可通过以下措施引导好、服务好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首先,涉农高职院校需努力提高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水平,通过聘请专家、本校教师外出培训等途径建设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队伍,通过建设生涯导师工作室,构建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员、全过程的职业指导模式。从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为起点,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途径

15、,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与择业观。同时学校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环节要注重学生专业观念教育,培养学生学农、懂农、爱农的意识。目前苏州某高职院校职业生涯导师工作室已初步建立,学生可通过相关渠道预约,进行线上或线下一对一指导;学校各部门在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协调贯彻落实学校“三个四”学生成长成才实施方案以及“123百团竞技”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以赛促学,鼓励少数民族毕业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整体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双创”意识,培养“双创型”人才,期望以创业带动就业。其次,涉农高职院校需加强实施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办学、学徒制工

16、作室等形式,将专业对口企业所需的理念、知识、技能深化到专业培养方案中,将职业指导贯穿学业始终,从而达到培养专门人才、促进就业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长期的校企合作,设置如“华测订单班”、定向培养班等形式的企业订单班,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有效改善少数民族毕业生面临的就业歧视现象。同时,需要发挥学校与家庭在就业中的合力作用,让高校与家庭形成帮扶合力,从而实现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引导工作互补。再次,针对疫情带来的空前压力,大学生就业求职出现“远程化、线上化、分散化”,涉农高职院校需要补全短板,不断完善学校自身的就业信息系统,做好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相关信息统计、摸排工作,建立班主任工作室,做好一对一帮扶工作;因就业引导线下活动基本处于停摆状态,涉农高职院校需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来开展就业引导工作,因此还需建设好就业新媒体宣传阵地,创作符合青年大学生喜好的新媒体内容,营造良好的就业引导氛围。最后,学校需贯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方针,五育并举,积极开展实践体验教育。学校就业部门、心理教育中心、资助中心、学业管理等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反向利用就业期望偏差,科学地、针对性地解决少数民族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