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利教授谈中风与中医养生_高利主编;徐敏黄礼媛副主编;宋珏娴林晓兰魏翠柏李宁庄伟王宁群罗玉敏范丽梅常虹王平平刘倩倩郭景仙张鹏陈菲编.pdf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33142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DF 页数:143 大小:3.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利教授谈中风与中医养生_高利主编;徐敏黄礼媛副主编;宋珏娴林晓兰魏翠柏李宁庄伟王宁群罗玉敏范丽梅常虹王平平刘倩倩郭景仙张鹏陈菲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高利教授谈中风与中医养生_高利主编;徐敏黄礼媛副主编;宋珏娴林晓兰魏翠柏李宁庄伟王宁群罗玉敏范丽梅常虹王平平刘倩倩郭景仙张鹏陈菲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高利教授谈中风与中医养生_高利主编;徐敏黄礼媛副主编;宋珏娴林晓兰魏翠柏李宁庄伟王宁群罗玉敏范丽梅常虹王平平刘倩倩郭景仙张鹏陈菲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高利教授谈中风与中医养生_高利主编;徐敏黄礼媛副主编;宋珏娴林晓兰魏翠柏李宁庄伟王宁群罗玉敏范丽梅常虹王平平刘倩倩郭景仙张鹏陈菲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高利教授谈中风与中医养生_高利主编;徐敏黄礼媛副主编;宋珏娴林晓兰魏翠柏李宁庄伟王宁群罗玉敏范丽梅常虹王平平刘倩倩郭景仙张鹏陈菲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高利教授谈中风与中医养生_高利主编;徐敏黄礼媛副主编;宋珏娴林晓兰魏翠柏李宁庄伟王宁群罗玉敏范丽梅常虹王平平刘倩倩郭景仙张鹏陈菲编.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43页
亲,该文档总共1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主 编 高 利副主编 徐 敏 黄礼媛编 委 宋珏娴 林晓兰 魏翠柏 李 宁 庄 伟 王宁群 罗玉敏 范丽梅 常 虹 王平平 刘 倩 郭景仙 张 鹏 陈 菲中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北 京国家级名老中西医结合专家高利教授谈现代保健养生丛书谈中风与中医养生高 利 教 授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高利教授谈中风与中医养生/高利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6(国家级名老中西医结合专家高利教授谈现代保健养生丛书)ISBN 978-7-5132-2517-5.高.高.中风中医治疗法 养生(中医).R255.2R212中国版本图书馆 CI P 数据核字(2015)第 112321 号中 国

2、中 医 药 出 版 社 出 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 28 号易亨大厦 16 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三河市西华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 71010001/16 印张 9字数 110 千字2015 年 6 月第 1 版2015 年 6 月第 1 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2517-5定价 29.00 元网址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微信服务号 zgzyycbs书店网址 http:/ http:/内容提要高利教授是全

3、国知名的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家,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中风病急性期的救治和预防再次发病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理论。通过辨舌象、观面相,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和脏腑病变在体表的相应表现,从而判断中风的病变、进展及治疗效果。本书根据高利教授多年经验,并以黄帝内经为理论依据,分别论述了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及治疗、中风病与中医养生,强调了中风病的治疗重点不在治,而在于防。并介绍了自己在中医养生方面的经验。前 言中风病作为当今社会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严重的不良后果,以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成为当今医学界治疗难题。高利教授是全国知名的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家,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并取得

4、了显著成绩,在中风病急性期的救治和预防再次发病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理论。通过辨舌象、观面相,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和脏腑病变在体表的相应表现,从而判断中风的病变、进展及治疗效果。高利教授对脾胃疾患与中风相关性的研究,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得到重视。高利教授将西医二级预防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依据黄帝内经养生理论,探讨中医养生在中风防治中的作用。强调了中医运用“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理论,以及饮食、起居调摄和对应四时变化调养阴阳气血对中风及其他慢性病防治的指导作用,同时阐述了中医古老的养生观念对现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书根据高利教授多年的经验,并以黄帝内经为理论依据,分别论述了中医对中风病的

5、认识及治疗、中风病与中医养生,强调中风病的治疗重点不在“治”,而在于“防”。并介绍了自己在中医养生方面的经验。编者2015年4月目录第一章 中医眼中的中风病/1 患中风病的人很多/1 中医认识中风病/2 导致中风病的危险因素/3 脾胃健康远离中风/4(一)脾胃功能很重要/4(二)脾胃功能与中风病有联系/5(三)幽门螺杆菌与动脉硬化/6(四)胃肠疾病与脑血管病的关系/7 中医舌诊辨中风/8(一)舌诊的意义/8(二)舌诊在中风病防治中的意义/10 中风病治疗的理念探讨/10(一)简化中风病辨证分型/10(二)中风病研究进展/11(三)脑出血“祛瘀为要”/13(四)合理应用中成药/13(五)辨证论治

6、与现代医学相结合/15 中西医结合辨治中风/19(一)中西医结合指导辨证论治/19(二)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20 中医学与西医学治疗中风病优势不同/22第二章 中医养生,远离中风/25 中风与中医养生观和养生法/25(一)整体观/34(二)精气观/39(三)动静观/40(四)防治观/40(五)食疗观/41 中医养生与饮食/61 中医养生与运动/83(一)传统练功术/86(二)运动养生种类/89 中医养生与睡眠起居/91(一)睡眠的规则/92(二)睡眠与疾病/93(三)睡眠的方法/95(四)医学对睡眠的阐释/100(五)睡眠的宜忌/103(六)睡觉前应做六件事/104 中医养生与四季养生/107

7、(一)春季养生/107(二)夏季养生/110(三)秋季养生/112(四)冬季养生/116 中医养生与精神调摄/120(一)保持乐观的情绪/121(二)心理平衡/122(三)正确对待衰老/124(四)少思寡欲,静养心神/124(五)克服抑郁/125(六)正确对待疾病/125(七)调摄情志/126(八)音乐养生/126(九)适时旅游,调济身心/127(十)弈棋书画,花木垂钓,其乐无穷/127(十一)尊理习法,客观选择/128(十二)调摄七情/1281第一章|中医眼中的中风病第一章中医眼中的中风病 患中风病的人很多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继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

8、病。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它的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口185219例。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约72的首次中风患者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在每10万人口中有429620例。以我国总人口数13亿计算,则中风病人有558万806万人,数字十分惊人。中风病的死亡率为每年每10万人口116142例,在不少地区是第一死亡原因。中风后存活的病人,有608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重者影响正常生

9、活。而且有中风病史的病人,有1434可能在25年内复发。2谈 中 风 与 中 医 养 生高 利 教 授 中医认识中风病中医学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仆击、偏枯、痱风等,记载症状主要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肢体偏瘫活动不利。中风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其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其中详细地描述了中风病为“外风”所致,病因为体内亏虚、气血逆乱,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活动不利、偏瘫等。中医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经历了从“外风”到“内风”“非风”的过程。在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以“内虚邪中”立论,主要理论

10、为年老身体亏虚内耗,气血逆乱,起居不慎,感受外来之风而发病,表现为口眼斜、肢体偏瘫等。素问风论曰:“风之伤人或为偏枯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灵枢刺节真邪指出:“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说明荣卫不足是中风偏枯的基础,而外邪入中是直接原因,从此奠定了“正气虚”为本病病因病机的理论基础。而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气血上冲、血菀于上,是说在“正气虚”的基础上因某种特定因素可引发中风。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以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对中风进行了阐述,是对病位的辨证,张仲景描述中风为初期肌肤麻木感觉异常,病情

11、进展表现为肢体活动不利,进一步发展表现为肢体偏瘫,病情严重时表现为昏迷不醒。自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认为因内伤脏腑气血,气血逆乱发病。如刘河间主“心火”,李东垣立“气衰”,朱丹溪倡“痰热”,张景岳力主“七情内伤”,清代王清任则提出“气虚血瘀”一说。到民国初期,张伯龙、张山雷、张锡3第一章|中医眼中的中风病纯将中西医观点结合,提出中风病发病是“气血不足”“肝阳肝风夹气血并走于上”的结果,逐步完善了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现代对心脑血管病因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如内毒损伤络脉学说,认为多种致病因素相因、互生、互结,终至化毒,损伤络脉,败坏脏腑组织。目前,中医在对中风病的病因认识方

12、面已基本达成共识,即风、火、痰、虚、瘀、毒;对其基本病机,多强调气血逆乱、气虚血瘀、升降失司、痰瘀互结,但在如何客观合理地辨证分型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需要进一步探讨。导致中风病的危险因素现代医学通过多中心临床观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脑中风危险因素,临床上将这些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因素和可干预因素两类。不可干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等;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心磷脂抗体异常、动脉硬化、代谢综合征、感染、血液病等疾病以及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危险因素筛查,可以确定患中风病的高危人群,并对高危人群所具有的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

13、性的干预和治疗。如通过药物控制血压,积极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通过药物和饮食调控血脂,改善动脉硬化等;通过宣教,帮助人们改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强化降糖和降脂,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等。对中风危险因素的认识明确客观,则采取干预措施操作性强。传统的中医学对中风病危险因素的论述从文献中可以看到,涉及年龄、性别、情志、劳逸、宿疾、节气(气候)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历代医家均对中风病病因有过论述,唐宋以前的医家普遍认为,风邪外袭是引发中风的直接原因,而心、肝、肾、脾等脏腑失4谈 中 风 与 中 医 养 生高 利 教 授和、荣卫不足、气血亏虚是其内在基础。金元时期,医家们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有了转

14、变,从外风所中转为内因所致,多从火、气、痰及气虚血瘀论治。近年来,认为脾胃与脑中风发病关系密切的观点日益受到关注,在临床中也发现脾胃机能的失调,在本病发生、发展中作用重要。脾胃健康远离中风(一)脾胃功能很重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如思虑过度、肝郁乘脾、心火过盛、子病及母等,易导致脾胃受损而变生诸病。过食肥甘厚味、饮酒无度、过食生冷辛辣等亦也可损伤脾胃。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消化道吸收障碍,以及体内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等缺乏,进而影响代谢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型高血压病)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为脾胃

15、损伤可引发脑卒中提供了证据。脑中风可干预的众多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脂、尿酸、心磷脂抗体异常、动脉硬化、代谢综合征、感染、血液病等疾病以及抽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多源于脾胃受损。黄帝内经就有“胃气为本”“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等理论,说明从脾胃出发治疗脏腑疾病早已被古人们重视。脾胃学说真正得以发扬光大是在金元时期,其代表人物是李东垣。他主张应根据四时节气的变化,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变,在理论和临床上逐步摆脱了古人医学思想的束缚,立论创新,发明了“内伤”一证,论证了黄帝内经“四时皆以胃气为本”理论的重要性,从而阐明了治病重在脾胃,成为补土派的创始

16、人。他创立了“脾胃学说”,并著有脾胃论。中医学认为,元气是人体根本5第一章|中医眼中的中风病之气,内在的元气是人身最重要的健康因素,元气的产生和充盈全在脾胃,如果没有脾胃虚弱这个内在因素,就算有外邪也不能侵入人体而发病。李东垣根据“天人相应”之理,即人体的脏腑功能与自然界万事万物有相关性,认为人身心肺居于上,肝肾居于下,脾胃居于中而为人体精气升降的枢纽,强调了脾胃的枢纽转输功能。如他在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中曰:“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冬秋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重点说明饮食水谷进入机体,由脾胃进行消化吸收,并将水谷中的精微等富有营养的物质吸收并转移到全身。水谷精微被吸收,水谷中不易吸收的物质变化为糟粕,成为尿和粪便转运出机体。由此可见脾胃健运,升则上输心肺,降则下归肝肾,才能维持“清阳、浊阴”的正常升降运动。二者燥湿相济,阴阳相合,升降相因,出入有序,则可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水谷精微化生精津的正常转变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