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序这里选编的是笔者学习经典、编纂儒藏、研讨儒学的几篇小文,共30篇,分成四组:第一组“儒藏论衡”6篇,包括儒藏总序、儒藏发轫、儒藏体例,以及编纂儒藏论部和史部的分类等问题。四川大学上承文翁石室之遗泽,下继锦江书院、尊经书院之传统,经始儒藏,谋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于1997年。面对儒藏编纂这个浩大工程,一开始必然涉及如何编、如何借鉴已有成果等问题。我在(儒藏总序和谈谈儒藏编纂的分类问题中,通览了历代文献著录,特别是儒学文献整理的历史,发现无论是目录书的编撰,或是大型丛书的编定,在方法上都是既有继承(如“四部”分类之于百科文献),也有创新(如佛道二藏等专科文献),而其成功的分类则在于因
2、应当时文献的具体实际,适应学术研究的普遍需求,甚而引领未来学术之发展,来进行正确的决择或适时的创新。于是我们提出了以“三藏二十四目”(即经藏:元典、易、书、诗、礼、春秋、孝经、四书、群经、小学、谶纬;论藏:儒家、性理、政论、礼教、杂论;史藏:孔孟、学案、碑传、年谱、史传、学校、礼乐、杂史)来分类编纂儒藏的设想。在稽考儒学丛书编纂的历史进程时,我们发现历史上第一个从事儒藏编纂的人,并不是人们普遍称道的明末人曹学佺,而是明万历中期孙羽侯(字鹏初,华容人),汤显祖称赞他是“通博伟丽之儒”,曾经“櫽括十三经注疏,以为儒藏”。孙羽侯(1556一1617),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在朝为官,万历二十三
3、年被黜还乡;曹学佺(1574一1646)于是年(万历二十三年,1595)始第进士,至明末始编儒藏,历十余年,未成而明亡,殉难遂辍。如此算来,孙氏编儒藏要比曹学佺早20余年。第二组“经学丛考”9篇,中国文化的主千是儒学,儒学的根基则是经学,经典和经学是中国儒学的源头活水。但是学界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却认识模糊,如经典体系如何构建,“十三经”何时形成,以及“乐经”亡逸,“逸礼”归宿,孝经得名和成书,古周易的分篇和结构,经学盛世时期一两汉儒学文献的状况等问题,都众说纷纭,难定是非。在这一组文章中,笔者重点探讨“蜀石经”之于“十三经”结集和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孝经得名于原始孝经首章或次章首句的主题词(“夫孝天之经”);乐经不亡于秦火而湮没于被改头换面的宫乐之中;逸礼并未完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