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文化与人十四讲/孙振玉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5.6ISBN 978-7-227-06048-2.文 .孙 .哲学研究中国西方哲学研究.B2B5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5)第 136304 号责任编辑丁佳闫金萍封面设计张宁责任印制肖艳地址银川市北京东路 139 号出版大厦(750001)网址http:/网上书店http:/www.hh-电子信箱邮购电话0951-5052104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印刷装订宁夏精捷彩色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委托书号(宁)0017604文化与人十四讲孙振玉著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开本787 mm1092 mm 1/16印张11.25
2、字数220 千字印数2000 册版次2015 年 7 月第 1 版印次2015 年 7 月第 1 次印刷书号ISBN 978-7-227-06048-2/B 208定价28.00 元出版发行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 夏 人 民 出 版 社课程名称:民族大视野文化与人类谜思课程主讲人:孙振玉课程开设单位:宁夏大学课程内容简介:自然创造了人,却只是创造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留待人类自己去完成。人类创造了自己的象征体系文化,其前提是人类要不断自我认知。然而,自文明时代以来,人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乃是极具意义的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创造的。本课程所以尝试以民族为视角,通过分析人类历史以来创造的若干主要具体文化形态
3、,从中探讨人在历史上是如何不断实现自我认知和表达的,是如何解决人的问题的。作为具有最高理性的动物,人类不仅在给世界一些说法,也在给自己一些说法,而跟这些说法相比,说法的形成似乎更重要。这门课将涉及人们“熟视无睹”却往往又“不得其解”的三个概念,这就是“民族”“文化”和“人”,并将这三个概念组合起来,以“民族”为视角,以文化为着眼点,透过“文化”来看人,结局主要不是回答人是什么,而是展现历史以来人们与本书配套的“慕课”说明(代序)001文化与十四讲是怎样认识和表现自己的,是怎样解决人的问题的。这就好比用钢筋、砖块和水泥来搭建房子,我们主要不是想知道房子是什么样子,实际上它会有无数种样子,而是想知
4、道历史以来人们是怎样搭建房子的,是怎样解决房子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在人类自身的认知上,本课程感兴趣的不是捕捞什么“鱼”的问题,而是更关心怎样捕捞即“渔”的问题,即原始文化、宗教和哲学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技术”问题。本课程的宗旨是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形态来破译和解码“人是唯一能自我认知的动物”这一命题,其设计原则是要使“民族”“文化”和“人”这三个难以说清道明的概念适度地彰显,以便使具备相关知识背景和感兴趣的听众容易接受。本课程的特别之处有四个方面。第一,透过民族来追寻文化的大视野。文化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群体的产物。民族是极具意义的人们共同体,是创造特殊文化的群体,在此之上才有色彩缤纷的人类文化
5、,所以,民族的视野才是大视野。第二,透过文化来赏析人的自我认知。作为人的创造物的文化是一个隐喻,系统地隐喻了人、人的世界和人的生活,也历史地隐喻了人对自己的认知,即讲述了不同历史时空下人的自我认知故事。第三,透过历史来思考人的非决定性。威廉 尼采讲“人是尚未决定的动物”,意思是说人的本质总是被自我超越,这个命题必须通过历史来论证,而这个历史主要就是文化史。第四,透过反思来形成历史研究批判。人是一种反思动物,把历史当作自己的财富,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通过不断超越已有的成就而前行,克服以往的错误而成熟,人的自我认知也是如此。002代序这门课或许能够帮助读者扩大文化视野、鉴赏自我认知、洞悉人类本质、
6、习得反思批判、增益文化智慧和陶冶人文情操。希望我们能够一起走进这个课堂,同时也希望得到读者的积极反馈,以便共同把这门课建设得更好。003引言篇第一讲文化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003一、人是尚未决定的动物/003二、文化是人为之物/005三、民族是创造特殊文化的人们共同体/008四、文化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010原始文化篇第二讲原始神话与人类起源/015一、神话是原始人的“方便哲学”/015二、以土造人:人类的最初起源/016三、劫后重生:现代人类的来源/018四、小结/021第三讲原始图腾与人类象征/023一、图腾:原始人类的想象直观/023二、灵物崇拜:龙的传人/025目 录o n t e
7、 n t sC001文化与十四讲三、动物崇拜:草原之狼/026四、植物崇拜:美丽如花/028五、地物崇拜:白石为神/028六、小结/029第四讲原始巫术与人类生存/031一、巫术:原始人类的野性科学/031二、巫术的意念/032三、巫术与雨水/033四、巫术与疾病/035五、巫术与仇人/038六、小结/039第五讲原始艺术与人类生活/041一、野性的艺术/041二、原始神话:全面地隐喻了人类生活/043三、原始岩画:“写”在石头上的史书/045四、原始雕塑:写实与夸张的人性渴求/048五、小结/050宗教篇第六讲佛教与苦难解脱/055一、苦的“发现”与思考/055二、无明烦恼是苦海源头/057
8、三、彻悟见性是解脱大法/060四、小结/064002第七讲基督教与原罪救赎/066一、古代以色列人的罪感意识/066二、耶稣基督的代赎/069三、因信称义的救赎/071四、小结/075第八讲伊斯兰教与认主归真/078一、伊斯兰教是认主之教/078二、信道而归真/080三、行善而归真/083四、小结/084西方哲学篇第九讲古希腊哲学与人的德性/091一、道德哲学的转向/091二、爱智慧,崇正义/093三、善的理念/097四、善的目的/099五、小结/101第十讲近代西方哲学与人的理性/104一、人类理性的发现/104二、我思故我在/106三、人是理性存在者/108四、精神自由/110五、小结/1
9、12目录003文化与十四讲第十一讲现代西方哲学与人的生命/116一、生命意志/116二、生命活力/119三、生命直觉/122四、小结/123中国哲学篇第十二讲道家与任性自然/129一、无为而无不为/129二、逍遥游/132三、越名教而任自然/135四、小结/138第十三讲儒家与明德知本/141一、孔孟之道:仁者爱人/141二、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145三、陆王心学:发明本心/149四、小结/151反思篇第十四讲民族学与文化研究/157一、民族学责无旁贷地要研究文化/157二、当代民族文化创造带有传统发明特征/160三、当代民族文化存在带有文化转喻特征/164四、民族文化研究应科学与人文并
10、重/168004民族是极具意义的人们共同体,是创造特殊文化的群体,色彩缤纷的人类文化就是在所有这些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实际存在的。文化只有在民族文化中才成其为文化,全然的文化必然是复数,即“人类文化们”。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只有民族的视野,才是真正的大视野。引言篇一、人是尚未决定的动物19 世纪的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名叫威廉 尼采。这位哲学家虽然晚年备受精神疾病折磨,但他却有一句名言颇为引人深思,他讲道:“人是尚未决定的动物”,学界也将这句话译为“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意思是说人的本质总是被自我超越,从根本上看人是非决定的、非定型的。正是这句名言,从根本上让我们意识到,
11、不要一味地纠缠人是什么。人是什么也许不那么重要,有比这更重要的,那就是历史以来,人是如何知道自己是什么的,即人是怎么样认识自己的。因为人怎样知道自己是什么,比知道自己是什么更能体现人的本质。所以本课程立意要破译和解码“人是唯一能自我认知的动物”这一命题。其实,正是不断地超越自己的本质,才是人的真正本质。“人要认识自己”,历史地提出这一课题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举动。在被认为是古希腊时代的世界中心、宗教中心和统一象征的阿波罗神庙里有一句古老的铭文,写的是“认识你自己”。的确,理性地认识人类自己,是希腊时代的人文精神,也第一讲文化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003文化与十四讲是那个时代哲学家们庄严自许的使命,
12、所以苏格拉底呼吁“人应该内在地倾听”,就是说人不要老是把眼光朝外,要听听自己的心声。赫拉克利特更是明言“我研究我自己”,就是说先把自己搞明白,再去搞清这个世界。这是一种时代的呼声,它表明了人的自我意识的极大张扬,也是人类意识明确地与其他存在物决裂的历史见证。当然,人类绝不是从希腊时代才开始认识自己,而且在那以后也没有间断过。然而,人是尚未决定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自我认识也是尚未决定的。人的自我认识,始终都在探索、尝试之中,人们在这个方向,已经走了很长的路、很艰难的路,未来的路更长、更艰难。有关人的答案,只能是一种谜思!人们常讲,造物弄人,自然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创造了无数动物,却把人只创造了
13、一半,留下的那一半,则要人类自己不断地去完成。人是通过创造文化来不断地完成自己的,就像蜘蛛编织了一张网来获得生存的给养一样,人类依存的就是文化这张网。从人类自我认知这个角度看,作为人类象征系统的文化确实有利于我们破解人的本质之谜,虽然我们很难断定哪一个答案是真正的谜底,但从中却多少可以看到人是如何历史地实现自我认知的。文化绝不是个人的创造,它是群体的奉献。民族是极具意义的人类群体,是创造特殊文化的人们共同体,正是在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有了色彩缤纷的人类文化。所以,要借助文化这个创造物,而不是指向我们也许根本看不透的人这个创造主体本身,来探索他们是如何在历史上实现自我认知004淤【瑞士
14、】雅各布 坦纳著,白锡堃译:历史人类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 70 页。的,就应该具有民族的大视野。二、文化是人为之物西方史学人类学的“痕迹理论”认为,人们的行动往往会留下痕迹,而人们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形形色色的痕迹,其作用之一就是能够“扩展我们关于过去的图像”。所谓痕迹,是指“一种本身已无法再加以把握的现象遗留下来的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的符号”。文字是人类最大的符号系统,也是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最深的“痕迹”。我这里之所以引用历史人类学的“痕迹理论”,是认为文字“痕迹”提供了人们思考文化生成及其本质的有用的线索。1英语中三个字形相似概念的启示:nature,nurture 和
15、culture英语中有这样一句问话:Is it nature or nurture?有人把这句话译为“它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呢?”“是天性还是养育的呢?”等等,译文虽然把握到了两个概念的对立意涵,但是却没有揭示这句话代表的更深刻的含义。其实,把这两个英语概念与另外一个英语概念 culture 联系起来,形成某种语境再来理解它们,就会看出它们的意义很不平凡。我们知道,英语的 nature 是个多义词,但其首要的含义是“自然”。nurture 也同样是一个多义词,但字典给出的解释并不足够深刻。这个概念,按照我们古代先哲的理解应该是指“人为”。这样,从“自然”经“人为”再到“文化”这一逻辑组合,就会让
16、我们看到某种历史过程的连续性,这是一种人类文化创造过程的连续性。研究告诉我们,引言篇005文化与十四讲人类原来只是“打食儿”吃的动物,就像“老虎下山打食儿”一样,是直接从自然的赋予中获取营养,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有关自然的知识。人们就是利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的这样的知识,从“打食儿”吃过渡到了“种食儿”吃,包括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这是一个创造过程,其结果就是文化。英语中的 agriculture 概念来源于拉丁文 agri 和 cult 两词再加上后缀-ure,这样仅按字面理解,agriculture 似乎具有“田地文化”的意思。还有“园艺”(horticulture)一词其前部分也是来源于拉丁文 hotus,是“(果、花、菜)园+文化”的意思。正是“通过文化的力量,人弥补了动物凭完善的器官和本能超过人的那些东西人超过了动物。”人的本能是有限的,但只要克服了这个局限性,人就可以获得无限的可能性。而使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它就是文化。2汉语中“文化”一词的启示学界在谈到“文化”这个概念时,分析的视角一般是将其视为“文”和“化”的组合词。或许,中国的汉字本来就是先有字,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