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书书!#$!%!&!(!)!*+,-.!/012!34!5!6!#$%&!#(!789:789;?A:BCDEFGHI$#JK!LMNOPQR$%&()*!+,-.*(/*/0 1.&/%&*(/1!)7%!#)F%!$)789/ST%)2%*3!UVQWXYZ!#&%&(_ 0(.(%Ya!)*+,)*+-./0123,4567!#!$%#!&%#$(!#!$%#!&%#)%#!*+,#!-,*#!.%#!)%,!($(+,/#!.(#*,!FGH#!$!LMNOPQR%!&!JKbcdefcg%3&1&1 0!(!LMNOPQR)!*!+,-.*(/*/0 1.&/%&*(/1+!,!L
2、MhXij3klmno-./0!3(4 45%&4 4+!1!*)%02!3!.%p$!4!%&(q*r_Q+!4!%&(q*r_s3k5!6!3&)&t!$789:7;MuvwxWY$y:WRz|(?!&%(0 3&(3&(&%(0 3&1*&%(0 3&(&%6!w?#?!1&1 0NWRXY?l3?$y?PQR?(?!7 8 8 9!#:);?;)?8前 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在这种竞争环境中,企业需要进行良好的纵向结构治理,例如如何与纵向合作伙伴建立紧密和谐的协同运作关系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
3、境,提升自身供应链的竞争力。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理论虽然识别了中心化结构作为协调的统一标准,但在竞争供应链环境下这一协调标准是否依然有效?竞争对这一协调标准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另外,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理论表明,虽然采用合同可以改进整个供应链的绩效,但并不能确保供应链成员绩效均得到改进,更不能保证在供应链与供应链(以下简称链与链)竞争的环境中能实现上下游的双赢,特别是当制造商的生产存在生产规模的不经济时或者零售商对需求风险进行规避时。本书将应用非合作博弈的理论与方法,探索链与链竞争的纵向结构与实现上下游绩效双赢的合同选择条件,识别纵向结构和合同选择的博弈均衡特征,并分析市场竞争强度、制造商的生产规模
4、不经济参数、零售商的风险规避态度等对合同参数设计的影响,为链与链竞争环境下的企业进行纵向结构和合同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为规模不经济企业和风险规避企业进行链与链的实践提供参考价值。首先,本书第1章将介绍相关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回顾现有1研究文献并进行评述,并对本书的研究结构和创新之处予以说明。本书第2章和第3章将基于链与链价格竞争/数量竞争环境,考察当制造商的生产存在规模不经济时,其如何进行纵向结构选择,且纵向结构选择的博弈均衡演化过程如何?价格/数量竞争强度、规模不经济系数对纵向结构的影响又是怎样?其次,本书第4章和第5章将基于市场需求确定的链与链数量竞争环境,分析当制造商的生产存在规模不
5、经济时,以分散化的批发价格合同或中心化结构为基准,识别复杂合同,如数量折扣合同、利润分享合同、两部定价合同等,改善制造商和零售商绩效的双赢机制,探索纵向合同选择的演化路径和占优均衡,并对比分析规模不经济、竞争强度对各合同选择和设计的影响与异同之处。然后,基于对第4章和第5章研究内容的拓展,本书第6章将基于市场需求不确定环境和制造商对终端零售价格进行约束的链与链价格竞争环境,分析竞争供应链分别采用批发价格合同和固定加价合同时的绩效,分别从制造商和零售商绩效均改进的角度,以及供应链系统绩效改进的角度识别固定加价合同的占优均衡,并刻画市场波动风险、市场规模、市场份额、竞争强度、零售商预测能力及固定加
6、价比例对博弈均衡的影响。最后,本书第7章将基于需求不确定环境,构建两个风险中性制造商与两个排他性风险规避零售商组成的链与链价格竞争模型,以批发价格合同为基准,识别采用两部定价合同实现上下游绩效P a r e t o均改进的占优均衡特征和局限性,并进行需求风险、价格竞争和零售商的风险态度(风险规避或风险中性)对两部定价合同参数设置的敏感性分析。本书第2章至第7章的研究内容逐层递进,由纵向控制结构选择至纵向合同选择,由需求确定环境下的纵向合同选择至需求不确定和存在风险规避型成员的合同选择。本书的大部分研究成2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的纵向结构与合同选择果发表在 管理科学学报 系统工程学报 管理工程学报等
7、刊物上,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准,对科研工作者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来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赵海霞2 0 1 8年5月3前 言目 录第1章 绪 论(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2 相关文献综述(4)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1 9)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2 3)第2章 链与链基于价格竞争和规模不经济的纵向结构选择(2 4)2.1 问题的提出(2 4)2.2 基本模型(2 6)2.3 合同不可观测时的模型计算(2 7)2.4 合同可观测时的模型计算(2 9)2.5 合同不可观测时制造商角度的纵向结构选择(3 6)2.
8、6 合同可观测时制造商角度的纵向结构选择(4 1)2.7 合同不可观测时供应链系统角度的纵向结构选择(4 7)2.8 合同可观测与不可观测的对比(5 3)2.9 本章小结(5 6)1第3章 链与链基于数量竞争和规模不经济的纵向结构选择(5 9)3.1 基本模型(5 9)3.2 基于不同控制结构的均衡计算(6 0)3.3 竞争性供应链的纵向结构选择分析(6 2)3.4 本章小结(7 2)第4章 合同不可观测和规模不经济的链与链竞争纵向合同选择(7 5)4.1 问题的提出(7 5)4.2 基本模型(7 6)4.3 模型计算(7 9)4.4 实现上下游双赢的纵向合同设计与分析(9 4)4.5 本章小
9、结(1 1 2)第5章 合同可观测和规模不经济的链与链竞争两部定价合同选择(1 1 4)5.1 基本模型(1 1 5)5.2 基于不同合同或纵向结构下的均衡结果(1 1 6)5.3 以批发价格合同为基准时上下游双赢的两部定价合同选择与设计(1 2 3)5.4 以批发价格合同为基准时供应链系统绩效改进的纵向合同选择(1 3 5)5.5 以中心化结构为基准时制造商绩效改进的两部定价合同选择与设计(1 4 2)5.6 以中心化结构为基准时供应链系统绩效改进的纵向合同选择(1 4 6)5.7 本章小结(1 5 5)2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的纵向结构与合同选择第6章 需求不确定和纵向约束的链与链竞争固定加价
10、合同(1 5 8)6.1 问题的提出(1 5 9)6.2 基本模型(1 6 0)6.3 需求不确定环境下采用不同纵向合同的均衡(1 6 2)6.4 实现上下游绩效P a r e t o改进的固定加价合同选择(1 6 7)6.5 实现供应链系统绩效P a r e t o改进的纵向合同选择(1 8 0)6.6 本章小结(1 8 3)第7章 风险规避型零售商的链与链竞争两部定价合同(1 8 4)7.1 基本模型(1 8 5)7.2 竞争供应链采用两部定价合同或批发价格合同的绩效(1 8 6)7.3 基于上下游双赢的纵向合同均衡比较和选择(1 8 9)7.4 本章小结(1 9 9)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11、2 0 1)8.1 主要研究结论(2 0 1)8.2 研究展望(2 0 6)参考文献(2 0 8)3目 录第1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零售终端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现代企业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和应对市场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需要和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协同运作和共赢关系,以充分满足顾客的需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因此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整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1 9 9 9年,D e l o i t t e公司针对美国和加拿大2 0 0多个大型制造商和分销商的调查报告指出,航空航天、电信、汽车制造、消费类产品、高技术产品等行业存在供应链与供应链之
12、间的竞争1。这种链与链间的竞争模式主要体现为供应链是中心化结构的链与链竞争,或是分散化结构时采用相同合同或不同合同的链与链竞争,或是中心化和分散化结构混合的链与链竞争。例如在快餐行业,麦当劳和肯德基采用中心化的直营模式和提供加盟条款的特许经营模式针对零售终端客户进行的价格和服务竞争,并通过培养各自的上游供应商进行的产业链竞争。在石油行业,中石化和中石油在石油开采、油气生产和采用不同的销售模式(自营、特许经营等)进行的产业链竞争。在电信行业,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对下游顾客通过降低套餐资费进行的价格竞争,与其上游内容提供商采用收1益分成 等 模 型 构 建3 G、4 G产 业 链 的 竞 争。在 手
13、 机 制 造 业,A p p l e和AT&T关于i P h o n e手机采用收益分成的排他性协议,与其他手机生产商采用分销模式进行的竞争。在I T行业,戴尔的中心化直销模式和其他电脑生产商的分销模式间的竞争。链与链竞争的重要性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模式进行研究,但现有链与链竞争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纵向控制结构选择方面,鲜有文献针对实现上下游双赢的合同进行研究,如A p p l e和AT&T关于i P h o n e手机应如何设计收益分成比例,联想应如何选择和设计分销合同等。因为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要提高其所在供应链成员间的协同运作水平和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势必要与其合作伙伴进行紧密合作,而紧密
14、合作的本质动力就来自绩效的改进,也即在保证自身绩效改进的同时,也要实现其合作伙伴的绩效改进。例如丰田与其关键供应商一直保持着长期的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知识分享、帮助供应商改进成本等方式实现供需双赢。而通用等美国汽车生产商在早期则与其供应商保持着相对敌对的关系,并不考虑供应商是否能实现绩效的改进,而是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早期丰田等日系汽车在美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张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从表面上看,丰田和通用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实际上是丰田和通用与其各自供应商组成的整个供应链间的竞争。因此,在链与链竞争环境中,应如何选择纵向合同进行上下游间的纵向博弈,并使得上下游企业能在竞争环
15、境下达成共赢?又如何与竞争对手供应链进行横向竞争?有效的双赢机制是提升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与此同时,已有的链与链竞争研究主要集中在纵向控制结构选择,但没有考虑规模不经济对纵向控制结构和合同选择的影响。规模不经济(即因设备技术落后、管理能力或创新能力不足等引起的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常会发生的现象,如1 9 7 3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2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的纵向结构与合同选择7 4个上市公司(包括M c D o n a l d,I n t e l,M a r r i o t t等不同行业的公司)的生产经营均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2。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
16、了规模不经济、零售终端出现需求波动风险,以及其合作伙伴对需求风险进行规避时,应如何选择纵向控制结构,如何引入及何时引入纵向合同?规模不经济、横向外部竞争、市场需求波动风险及合作伙伴对风险的规避态度又怎样影响纵向结构和合同的选择及设计?另外,传统的供应链合同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协调方面,如J e u l a n d和S h u g a n3,M o o r t h y4,B e r n s t e i n和F e d e r g r u e n5等,因为采用简单的批发价格合同进行定价往往会导致双重加价现象,进而使得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各自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导致供应链整体绩效损失,即小于供应链中心化的最优绩效6。但采用合同的供应链协调并不一定能保证供需双方均实现P a r e t o改进。因此,本书将首先考虑链与链竞争环境下实现上下游绩效改进双赢的合同机制设计;其次,验证竞争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协调理论的适应性。正是基于供应链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需要,本书将运用博弈论思想、企业运作管理知识等构建链与链竞争(价格竞争和数量竞争)模型,一方面,识别制造商的生产存在规模不经济时纵向结构选择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