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望甲子匠心筑梦 淄博市技师学院 60 周年校庆回忆文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回望甲子 匠心筑梦:淄博市技师学院 60 周年校庆回忆文集/王恩明主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1 ISBN 978-7-5331-9591-5 .回.王.淄博市技师学院纪念文集.G719.285.23-53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8)第242177 号责任编辑:邱赛琳 石 昊装帧设计:李晨溪 主管单位: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 版 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 189 号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098088网址:电子邮
2、件:sdkj 发 行 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 189 号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098071印 刷 者:山东金坐标印务有限公司地址:莱芜市嬴牟西大街 28 号邮编:271100 电话:(0634)6276023开本:787mm 1092mm 1/16印张:13字数:210 千版次:2018 年 11 月第 1 版 2018 年 11 月第 1 次印刷定价:50.00 元主 编 王恩明副主编 杨维江 邵 峰编 者 张君昌 王 东 郑友敬 吴梓菁1 淄博市技师学院创建于 1958 年 10 月,伴随着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应运而生,是山东省建立较早的技工学
3、校之一,迄今已走过 60 年的辉煌办学历程。值此 60 周年校庆之际,学院征集出版回望甲子匠心筑梦 淄博市技师学院 60 周年校庆回忆文集,旨在回忆往昔、历史留痕,汲取营养、激励前行,抒发情怀、筑梦未来。60 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学院历经初创办学、几经迁址、停校办厂、恢复办学、升格发展、资源整合、加快发展等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几经风雨,不断前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从建校初期的几十人、几百人的中级技工学校发展成为在校生规模过万人,年开展社会培训 2 万多人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60 年,薪火相传,躬耕不辍。一代又一代技师学院人始终坚守技
4、工教育这片热土,扎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躬耕培育行业、企业急需技能特色人才,历练了“团结实干,创新奉献”的精神品质,形成了“厚德明理、精业尚能”的院训,铸就了“科学谋划、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奋勇超越”的大赛精神,积淀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谱写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的奋进乐章。60 年,改革创新,开创未来。继 2005 年淄博市供销技工学校并入学院,2009 年 7 月学院迎来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淄博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全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决定,淄博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淄博市铁路运输技工学校划归淄博市技术学院(淄博市技师学院),成立了新的淄博市技师学院,学院主校区迁址
5、淄博市中心城区。几所学校教学资源迅速整合,专业建设融合发展,办学优势得到了集聚提升,“创建一流技师学院、打造技能教育品牌”成为淄博技师人的发展共识。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第 44 届、45 届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山东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淄博市公共实训基地一系列荣誉承载着淄博技师人的职责和担当。手捧回望甲子 匠心筑梦 淄博市技师学院 60 周年校庆回忆文集书稿感慨万千。本书作者既有离退休老同志、在职教职工,也有关注学院发展的校友。他们结合各自2 亲身经历,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面,回顾了学院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人和事,记录校园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抒发着对
6、学院的真挚情感和美好祝愿。有的虽然记录点滴,但折射着时代的光辉;有的虽无华丽词句,但浸透着真挚的感情;有的记录一段奋斗历程,呈现了 60 年历史的奋斗精神本书还收录了近三年在淄博市百题调研中摘得一、二等奖的调研成果,展示了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精彩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里书写。留存历史记忆,保存奋斗精神,我们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对接“中国制造 2025”、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对接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我们在行动。让
7、我们秉承建校 60 年来积累的丰厚底蕴,以“创建一流技师学院、打造技能教育品牌”为目标,坚持全日制教育和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推进“双创一建”工作,努力实现进入全国百强技师学院的行列,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向着美好的未来勇往直前!是为序。王恩明2018 年 10 月1 第一篇 流金记忆终生难忘母校情学院退休干部 邵永津/3母校情怀一直激励我不断前行1977 级铸工班校友 孙 钢/6我与学院宣传工作二三事学院办公室 张德刚/9“市劳技”的几名年长教师基础教育部 孙 涛/12资源整合前后的汽车工程系交通工程系
8、 尹利杰/16胶济铁路记忆培训处 张延湘/1840 周年校庆那些事儿纪委 孙庆军/2035 年前技校生活的愉快回忆总务处 谷 晓/22学院发展变化的点滴记忆生物制药与化工系 孙惠国/25母校的那条小路审计处 高文莉/27进校十年话读书基础教育部 刘同兵/29师恩难忘1981 级铣刨班校友 孙学勤/31文字中有远方基础教育部 秦永红/33一次难忘的比赛智能制造工程系 李 博/36清 秋工商管理系 沈启玲/38记忆中的那些事智能制造工程系 郝祖博/4080 年代的技校生1981 级铣刨班校友 刘少军/43第二篇 筑梦路上征程万里云鹏举,敢立潮头唱大风 淄博市技师学院改革开放 40 年发展实录学院办
9、公室/宣传统战部 张君昌 左进哲 郑友敬 柳世宇/49从硕果累累的教育教学成果看发展教务处 王玉环 王术良/632 电气工程系“一体化”教改探微电气工程系 宋光辉/74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 中国集训基地建设案例电气工程系 刘新红 裴中建 任洪鑫/78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历程信息工程系 翟 群/8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记电气工程系移动机器人项目的成长之路电气工程系 梁新乐/84技能大赛选手选拔与培训过程记录电气工程系 隋丽萍/87不忘初心勇担当 大赛建功新时代电气工程系 王 超/932017 级同学们的梦想基础教育部 张庆波/96那一年,阳光照耀了我的青春基础教育部 张 芳/
10、97一次外派培训学习的经历交通工程系 王 峰/99交通培训,一张亮丽的名片培训处 王 红/102让老专业焕发新活力的信念与坚守智能制造工程系 汪丽红/104钳工“基本功”教学的苦与乐智能制造工程系 马华霞/106“四德”之花开满校园生物制药与化工系 李 冰/108班主任的责任与荣耀信息工程系 李 川/110第三篇 园地采撷创建“四德工程”示范学院的思考与实践党委书记 王恩明/115淄博市公共实训基地的职能定位探析 以淄博市技师学院基地项目建设为例党委副书记、院长 杨维江/123关于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调研 以淄博市技师学院为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邵 峰/128教代会构建服务职工长效
11、机制建设的研究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邵方新/134以管理创新推动学校平安校园建设的调研党委委员、副院长 张宇谨/139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党委委员、副院长 邢 强/144关于党的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常态化研究党委成员、组织与人力资源处处长 辛爱梅/148目 录3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用工需求适应性问题的调研宣传统战部 张君昌/153技工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服务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发展教务处 孙秀娟/159关于开发齐文化资源 推动淄博文化名城建设的调研智能制造工程系 李 娜/165基于企业视角的校企合作调研分析与对策智能制造工程系 任光明 赵龙阳/169第四篇 为您而歌祝贺淄博市技师
12、学院建校 60 周年离休干部 王 克/179贺技师学院 60 华诞(七古三首)离退休三党支部 陈德征/180建院 60 周年庆有感退休教师 丁慎立/181我深爱着这片土地生物制药与化工系 高 飞/182不忘初心,共迎 60 周年校庆基础教育部 周苗苗/184责任胜于能力信息工程系 邢业顺/185用奋斗谱写会计人生财务处 高 葵/187绿叶对根的情谊智能制造工程系 燕 妍/188风雨同行 携手共进教务处 王 宁/190历史铸就了您的品格总务处 穆 伟/192我用志愿的青春为您梳妆培训处 杨 叶/194我的学院我的家工商管理系 王新惠/196第一篇 流金记忆3 终生难忘母校情学院退休干部 邵永津
13、夜已深,仍无睡意,于是,起身、披衣、开机、按键。一个题目跃然屏幕:终生难忘母校情。思绪随文字流淌,真情实感,一切在自然中实现,毫无修饰,一蹴而就,一气呵成。砥砺奋进六十载,桃李满园铸辉煌。公元2018 年,我的母校淄博市技师学院迎来六十华诞。整个校园弥漫着喜庆的气氛,笼罩着温馨与欢笑,而她的莘莘学子更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发自心底地祝福学校,感恩母校。我身临其中,在不知不觉中,思绪穿越时空,回到那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那终生难忘的技校生活。1974 年,学校由工厂恢复办学,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学生。当我手捧淄博市革命委员会劳动局技工学校新生入学通知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只能用激动万分来形容,因为,由农民
14、变为工人的梦想就要实现。于是,一个对学校无比美好的憧憬便在脑海中形成。高楼大厦林立,教室宽大明亮,操场广阔整洁,图书馆书籍琳琅满目。可是,到校报到时我才发现,现实中的技校与理想中的技校大相径庭。首先,它的校址在博山郊区的赵庄农村。啊,我这是从老家农村朱家庄又来到了技校的农村赵庄,看来我今生是跑不出农村了。二是学校内全是简陋的平房、狭小的车间,学生宿舍竟然在校外,一个班的 30 多名男生竟然挤在一个房间,上厕所也要跑出很远。更糟糕的是,一分专业我被分在铸工班,到车间一看,原来铸工就是翻砂工,车间到处是黑乎乎的,一句流行语在耳边飘荡:“翻砂匠,翻砂匠,白天弄一身,晚上弄一炕。”“远看像个卖炭的,近
15、看像个要饭的,到前一看,原来是个干翻砂的。”心理落差始料未及,迷茫困惑瞬间袭来。在此关键时刻,校团委书记、教务主任乃至校长及时靠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点燃了希望之光。此时我也看到,条件虽然简陋,但教职员工的精神面貌却是饱满向上的,车间的生产热火朝天。科室人员,就连校长也要到车间参加生产劳动。教师虽少,但个个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教学水平极高。思想明了,干劲自然足,从此,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理论和生产实习中去。由于当时学校条件所限,生产实习的课时占了整个学习的三分之二。在生产实习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积极认真地完成了生产任务。空压机底座的翻砂造型,原来4 工作指标是三天干五个。有一次我们
16、组竟然一天干了七个。领导的口头表扬,使我们兴奋不已,干劲倍增。在多次的生产会战中,我们更是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战果辉煌。此种勤奋、敬业、积极、真诚的学校精神,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我将永远珍惜。两年的技校生活很快结束。我有幸留校任教。为了使我尽快适应教学,学校送我去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在职进修。在此期间,我高度重视,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每天学习时间始终保持在 15 个小时,超额完成学习任务,受到指导教师周家本教授的好评。而我最大的收获是幸遇周老师,先生师德高尚,教风严谨,经验丰富,教学水平极高。我后来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与进步,毫不夸张地说,完全得益于先生的教诲和恩德。我暗下决心,一定好好教学,做出成绩,报答先生,决不做半点儿有愧先生的事。我将永远铭记师恩重如山的至理名言。在学校工作 35 年,我先后在校团委副书记、政工科科长、人事处处长、副校长岗位上工作。但我始终没有离开讲台,因为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崇拜教书育人的工作使命。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严谨真实,决不懈怠,稍有疏忽,就会酿成误人子弟的大错。学生的满意和好评是教师最大的欣慰。1980 级是首次参加全国技校生毕业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