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序此稿成于十余年以前,写得还比较稚嫩,然古人敝帚自珍之意,不忍舍之。今于文后附以已发表旧文数篇,有与恩师张兵先生合作三篇,以及独立撰写一两篇,合为一书出版,承载一段足迹,记录一段历程,也留下一段心路。以厉鹗为“职志”的清代中期浙派诗人群体,在整个中国诗史上,只不过是惊鸿一瞥,难以引起人们注意:在目前已经出版的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史著中,至多亦不过寥寥数行。值得注意的是严迪昌、朱则杰二先生的清诗史以及刘世南先生的清诗流派史,于浙派诗人群体设专章介绍。又有张仲谋教授的清代文化与浙派诗,若不是笔者孤陋寡闻的话,此著堪称目前研究浙派诗的唯一专书,而这书已经出版20年了。前人笔路蓝缕之功不可磨灭,此种情
2、形恰如厉鹗在宋诗纪事自序中所说的那样,宋诗“迄今流传者仅数百家,即名公巨手,亦多散佚无存,江湖林薮之士,谁复发其幽光”?三百年而后,我辈翻检浙派诸多诗人诗文集,感慨正复如此!就是作为此派领袖的厉鹗,至今尚无专书加以介绍。我书不足道,愿为引玉之砖!以厉鹗为宗主的浙派士人,生前不屑仕进,功名不彰。生活于清代中期这样一个极度专制与文化牢笼之时代,不但是时代的悲哀,更为士人的不幸!此时正是文字狱案极度肆虐之时,心中纵有无限悲酸,亦不敢斑斑显言。这使得此派诗人在创作风格上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反弹:心中江河激荡,流于文字反而波澜不惊,甚至干枯无奇。这点早为同时人所訾讥。然而当我们综合审视浙派诗人诗文集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了然于心、心照不宣之感。浙派诗人摄于王朝之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