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的选修课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讲稿整理成专著出版,对推进大跨度桥梁的设计与研究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九六六年后,社会上发生了动乱,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李国豪从事桁梁桥的弯扭研究。他把桁架空间离散体系也处理为等效的连续体模型,建立了弹性挠曲扭转微分方程组,创建了桁梁桥扭转理论。尔后运用扭转理论,分析武汉长江大桥晃动机理,确认当年武汉大桥的晃动是通车典礼时人群过于拥挤使桥身产生横向挠曲扭转引起的。一九七五年李国豪著述桁梁扭转理论一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出版。在这部专著中,他根据桁梁扭转理论,对桁架桥的稳定、振动作了详细分析,所建议的方法简便、快速、省钱,能直接反映各部件之间受力特征,具有很高的实用
2、价值和学术意义。其部分内容后在中国科学上发表,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我国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过去所用方法,种类繁多,计算麻烦,工程技术人员难于掌握。一九七四年李国豪提出了一种原理简单、又可概括统一各种计算方法的梁系模型,研究成果写在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专著中,出版后受到桥梁工程界欢迎。一九七七年十月李国豪被任命为同济大学校长,继后又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指挥部首席技术顾问。在十分繁重的行政工作下,他从不间断在科研领域中的探索。唐山大地震后,他在同济大学建立结构理论研究所,从事地震工程研究,一九八年主编了一部工程结构抗震动力学,在三年中两次出版发行。一九八年针对
3、上海宝山钢铁厂工程发生严重的桩基水平位移,李国豪深入进行研究,写出关于桩的水平位移、内力和承载力的分析研究报告,为宝钢的顺利建设、节约工程费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桥梁结构理论研究中,他进一步把桁梁扭转理论引伸到拱一桁梁组合体系及斜张桥、曲线箱梁弯桥中,使它成为一个更为系统的桥梁空间分析理论,解决了九江长江大桥等桥梁的侧倾稳定问题,获得一九八二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李国豪从事科学研究已有四十余年。在科研中,他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可贵的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毅力,至今已撰写了三十九篇论文、七部专著,在桥梁与结构理论研究中,造诣精深,为同行推崇。目前他在国内担任中国土木工程
4、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理事长,被选为三届、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国外是美国结构稳定学会通讯会员,是一九八一年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推荐的国际十名著名桥梁专家之一。为表彰他促进中德文化联系的功绩,一九八二年三月,德国歌德学院隆重授于他歌德奖章。近年来,他还多次率领代表团去德国、日本、美国、瑞士等国访问,先后应邀作了桥梁、力学方面的学术报告,受到热烈欢迎。李国豪的大半生在同济大学度过。自一九三六年执教于同济以来,他一直在为同济大学的发展作艰辛努力。一九七七年他主持校务工作以后,积极推行改革,在把同济恢复为多科性大学及加强与德国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许多出色的工作,遍布各地的几万名同济校友将感谢李国豪教授为同济大学所作出的卓越贡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