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凤琴著青少年捐助行为归因与教育THE ATTRIBUTION AND EDUCATIONOF ADOLESCENTSCHARITABLE DONOR当里斜学出版社内容简介目前,关于弱势群体的慈善教育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个人捐助行为的责任和意识普遍缺乏,个人捐助行为背后的原因机制也越来越复杂,捐助行为归因成为当前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书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捐助行为归因为研究主题,基于行为归因理论,考察了青少年捐助行为归因的特点,揭示了青少年捐助行为归因的内在心理机制,并结合实际探讨了青少年捐助行为归因的教育干预,旨在提升青少年的捐助意识和促进青少年捐助行为,对于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与和谐社会
2、互助具有一定意义。本书对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以及中小学教师、家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青少年捐助行为归因与教育/丁凤琴著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6ISBN978-7-03-061319-6I.青I.丁I.青少年教育-德育-研究-中国V.G4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02852号责任编辑:付艳苏利德高丽丽/责任校对:王晓茜责任印制:徐晓晨/整体设计:铭轩堂编辑部电话:010-64033934E-mail:edu_科学出版社出版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717http:/北京虎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印刷科学出版社发行各地新华书店
3、经销*2019年6月第一版开本:7201000B52019年6月第一次印刷印张:147/8字数:270000定价:88.00元(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前言用社会力量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是慈善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作为一种积极的、无偿赠予他人财物和给予他人帮助的利他性道德行为,捐助行为具有利他性,是公益和社会责任的象征,也是社会进步和成长的主要指标,更是慈善捐助与社会保障体制建构的基础。而捐助行为归因是说明和解释个体捐助行为的重要认知和动机因素,也是促进个体后续捐助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捐助行为归因理应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研究主题。但国内目前关于弱势群体的慈善教育存在非
4、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个人捐助参与率不高,捐助行为的责任和意识普遍缺乏,这显然与我国建立社会互助与共享的和谐社会的主题相悖。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个体做出或不做出捐助行为?这些对个体后续的捐助行为及干预是否有影响?对前一问题的回答涉及捐助行为的归因推断,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则涉及捐助行为归因的后续效应和教育干预。归因是指通过分析他人或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以推论和解释其原因的心理过程。对行为的不同归因会影响个体对行为信息的编码、解释和表征及对后续行为的认知,并会影响行为干预与决策的制定。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正处于社会认知能力、行为推理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也处于社会意识、价值观等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捐助行为归因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本书以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力图站在发展的高度审视和把握青少年捐助行为归因的特点,揭示青少年捐助行为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