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不管是潜心佛学还是儒学,梁漱溟先生始终未曾忘怀现实的人生。为国奔走于战火之间的梁漱溟数次遭遇日寇伪军,险象环生,却每每化险为夷。1939年6月10日,他在日记中写道:“黎明行抵连谷峪,入民家小睡,遽闻枪炮声,知前方已发生战事。出门遥见敌骑在西面山岭上,空中并有飞机,即向东南趋奔。”6月24日中又写道:“行抵对经峪一小村方解衣烘烤觅求饮食之间,闻石人坡方面枪声大作,知是接触开火。不敢怠慢,出村向东北一高山攀登至山脚入岩洞掩蔽。洞内已人满,见我等异乡人物,指点隐于最后。此时前后各山头敌我两军渐集,不久开火,各种枪声、炮声、炸弹声、飞机声震耳。”面对风起云变、波涛汹涌,他能够安然其中而不动。对此
2、,梁先生自己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要写成,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至建国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有人因这段话而斥其狂傲、狂狷、狂妄,其实这种舍我其谁的担当、挥斥方遒的气概,挥洒的正是他的一腔报国之情。若如诸葛亮一样,出师未捷身先死,星坠五丈原,死又何甘?唯有实现了继绝学与开太平,才算是死得其所。绝学得继、太平得见,正是梁先生所希望的更好的世界。他和父亲梁济曾有一次谈话:梁济问道:这世界还会好吗?梁漱溟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梁济听了,说:能好就好啊!能好就好!这竟然成为他们父子之间最后一次交流,不久梁济就因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