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图像、时代与东方阐释_(中国)张荣东.pdf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234587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DF 页数:361 大小:26.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像、时代与东方阐释_(中国)张荣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1页
图像、时代与东方阐释_(中国)张荣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1页
图像、时代与东方阐释_(中国)张荣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1页
图像、时代与东方阐释_(中国)张荣东.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1页
图像、时代与东方阐释_(中国)张荣东.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1页
图像、时代与东方阐释_(中国)张荣东.pdf_第6页
第6页 / 共361页
亲,该文档总共3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图像、时代与东方阐释:首届青年美术理论家评选入选作品集/张荣东主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9.6ISBN 978-7-5329-5854-2.图 .张 .美术理论文集 .J06-53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9)第 09677 号主管单位 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山东文艺出版社社 址 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 189 号 邮 编 250002网 址 读者服务 0531-82098776(总编室)0531-82098775(市场营销部)电子邮箱 印 刷 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 本 710 毫米 1000 毫米 1/16印 张

2、22.5 字 数 320 千版 次 2019 年 6 月第 1 版印 次 2019 年 6 月第 1 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329-5854-2定 价 48.00 元版权专有,侵权必究。如有图书质量问题,请与出版社联系调换。图像、时代与东方阐释 首届青年美术理论家评选入选作品集张荣东 主编 001 魏 然 以捞鼎图看汉代图像的阐释 001图 像李 琰 鸿雪因缘图记创作形态初探 兼论麟庆的自我塑造 023索朗旺青 图像,一种生存修辞术 古典图像和城市图像分析 045潘宝凤 “秀骨清像”与“弱不禁风”魏晋南北朝与明清时期仕女画比较分析 061刘玉雪 “忘形”戏画的生成 从民国期刊看

3、洋画家关良的国画转型 079栾亚红 浅析吴镇墨竹谱的家训意义 091目 录 002 时 代亓文平 艺术史的途径 对艺术社会史中“赞助人”研究的反思 131张嫣格 介入的观看:20 世纪中国绘画的 视觉审美嬗变 139姚建平 中国当代艺术的东方哲学逻辑 和价值评判的重构与思考 151 003 阐 释郭君涛 阿尔伯蒂与现代西方图像的生成源流 169关家敏 回归雄浑与崇高之美 181李 敏 画家画甜难尽神,诗家诗苦空绝尘 浅谈艺术论中“甜”范畴的生成与迁移 193李永亮 詹明信的文化阐释学梳理 213李安乐 崇高美学的诉求:文化研究视域下的 基督教精神图式关怀 丁方及高氏兄弟 90 年代艺术的个案研

4、究 225004 李苦禅 研究专题张 楠 论李苦禅早期艺术风格转变之始末 251 张荣国 境厚、气厚、韵厚、笔厚、墨厚:李苦禅的绘画艺术 261王进 张娜 山东文化气质与李苦禅绘画风格的形成 271李 峰 “书至画为高度 画至书为极则”李苦禅的书学思想与书法风格 283附录一 首届爱尚美术青年理论奖入选名单 293附录二 “艺术个性与时代接受”论坛发言摘要 297附录三 首届青年理论艺术生态研讨会发言摘要 323 001 以捞鼎图看汉代图像的阐释捞鼎图自西汉中晚期一直到东汉末年不断地出现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中,对此图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文章从图像出发,以文献为依据,从中辨认出汉画像石捞鼎图的主要

5、图式、类型。以此图为例讨论了对汉代图像的阐释中,文献和图像之间存在的多种对应及文献的选择问题。泗水取鼎;画像石;图像阐释摘 要 关键词魏 然002 一、文本中的泗水取鼎画像石中常出现的捞鼎图,画的是在拱桥的两侧各有三到四人不等在拉着绳子,绳子上系着一只鼎,其中一侧拉鼎的绳子断裂,鼎呈现出倾斜的状态,鼎内有龙首出现。1图像的基本语言为“有很多人在捞一只鼎,或是由于龙咬断绳子的缘故,或是其他原因而导致捞鼎失败”。文献中有“捞鼎失败”的记载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还,过彭城,斋戒铸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2始皇捞鼎的核心为“欲捞周鼎而不得”,周鼎即政权权力合法性的象征。鼎在中国古

6、代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起初鼎作为一种炊煮器,到夏商周时期被用作专门祭祀的青铜器,并逐渐由食器转化成为一种礼器,鼎和国家政权联系了起来,是古代政治权力的象征。史记张仪列传记载策士张仪曾言:“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3周代以升鼎的制度来严格区分等级,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随着用鼎制度的明确,九鼎也因此成了王权的象征。古代帝王们如此费心寻找九鼎即是为了证明自己获得王权的正统性。楚庄王问鼎即是一例,据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楚庄王问王孙满:“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

7、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1 但要说明的是,“龙首”元素并不是必需的,有的画像石中没有“龙首”元素的出现。如山东微山县沟南村画像石椁(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二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 年,第 48 页,图 56);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隔梁东面画像(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一卷,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 年,第 26 页,图 45)出土的捞鼎图中都没有出现龙首元素。2 司马迁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 年,第 248 页。3 司马迁撰: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 年,第 282 页。003 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

8、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1 据秦始皇泗水捞鼎的记载,秦始皇捞取九鼎的目的也在于证明其权力的合法性。此后的文献中也延续了史记“秦始皇捞周鼎不得”的记载,西汉会要中载:“汾阴得宝鼎,武帝嘉之,荐见宗庙,藏于甘泉宫,君臣皆上寿贺,曰陛下得周鼎,寿王独曰非周鼎,上闻之,召而问之,曰今朕得周鼎,群臣皆以为然,寿王独以为非,何也,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寿王对曰,臣安敢无说,臣闻周德始乎后稷,长于公刘,大

9、于太王,成于文武,显于周公,德泽上昭,天下漏泉,无所不通,上天报应,鼎为周出,故名曰周鼎,今汉高祖继周,亦昭德显行,布恩施惠,六合和同,至于陛下,恢宏祖业,功德愈盛,天瑞并至,珍祥毕见,昔秦始皇亲出鼎于彭城,而不能得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与汉,乃汉鼎非周鼎也,上曰善,群臣皆称万岁,是日赐寿王黄金十斤。”2文献中所记载的“秦始皇捞鼎”的目的皆是为证当朝政权的合法性。但文献中记载的故事和画像石中表现的故事能否完全对应仍需进行讨论。在汉代艺术中,常见一个图像与多个文献契合,画面是根据主体的需要来组织的。画像石的使用和制作者通常是中下层的平民,而文献中所记载的“泗水取鼎”的故事则记录了上层阶

10、级的需要,两者之间如何对应?对于汉代画像石的研究来说,可以为证的文字应该是画像石的使用者自己或后人所撰的石刻文字。如山东武氏石室祥瑞图第一石题榜显示,鼎在图像表达上不是周鼎,而是神鼎。1 左丘明撰,杜预注:左传宣公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第 335 页。2 徐天麟撰:西汉会要卷十四,中华书局,1955 年,第 127 页。004 泗水取鼎的故事原始记载是特指秦始皇泗水捞鼎的故事,在随后的演变中,故事中被加入了龙首等更多的元素,将演变过后的“泗水取鼎”只称为捞鼎图更合适,画像石中的捞鼎图借用了秦始皇“泗水取鼎”的形式来表达使用者希望得到祥瑞的愿望。二、图像中的捞鼎图捞鼎图自西汉末年一

11、直到东汉末年不断地出现在墓室中且分布在很多地区,对捞鼎图的含义理解首先要确定图像的基本构成,进行内容认定,对图像进行分类整理,这里的分类依据是图像中的元素构成,以图像中出现的元素来理清捞鼎图出现的时间顺序及区域间的联系。通过对捞鼎图的构成分析,理清捞鼎图的主要图式,整理出在不同时期及不同地域的不同图式。图式的选择对主题的意义有重要作用,从关注图像形式本身来推测捞鼎图可能存在的多重寓意。各地出土的捞鼎图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源头,现在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本文所做的推测的依据是以目前搜集到的最早的 捞鼎图和具有类型意义的图像。捞鼎图的图像构成不仅仅是图像组成元素的简单罗列,最重要的是根据捞鼎图的原始含

12、义分辨出构成图像的原始元素和后人添加的元素。根据现有的图像资料来看,捞鼎图的原始核心元素包括鼎、捞鼎者、观看者,主要场景为看台和拱桥。画像石中经常出现的“龙首”及其他祥瑞元素和核心元素构成了捞鼎图的两种图式。1.基本元素图式此类图式的构成元素为基本的捞鼎者、观者和鼎,这三个基本元素构成了史记中所记载的“秦始皇泗水取鼎”的图像,以这三个基本元素所构成的捞鼎图才能和“秦始皇泗水取鼎”的文献记载相对应,来表示秦始皇捞鼎不得的故事。此类图像目前有山东微山县沟南 005 村出土的画像石椁、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三角隔梁、山东嘉祥五老洼第九石、河南新野樊集画像砖墓门楣、四川彭州出土的两块画像砖。这些捞鼎图的图

13、像构成没有“龙首”元素,时代多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呈现出较为简单的构图方式,背景较为简略甚至无背景。画面语言表现为鼎两侧有捞鼎者正在进行捞鼎活动且鼎呈现出倾斜状态。2.有龙首的图式以目前所有的图像资料来看,此类图像有以下两项基本的画面构成特征:(1)在画面元素构成上,除了核心元素以外还有“龙首”“祥瑞”等元素。如山东邹城高李村汉画像石墓、山东滕州市官桥镇后掌大村、江苏徐州贾汪村散存的画像石等,这些画像石的年代判定基本上都属于东汉中晚期。(2)在画面布局上,表现为在捞鼎处竖立起两根立柱,捞鼎者分立两侧,正拉着绳子捞鼎,鼎离水面(地面)有一段距离。只有具备了以上两种特征的图像才能归入捞鼎图,否则

14、就需要另做分析,如四川江安魏晋墓二号石椁。三、捞鼎图的类型根据捞鼎图的构成和位置关系,可将捞鼎图分为“独立型”和“复合型”。“独立型”指捞鼎图的基本图式单独存在或与其他主题的图像相互独立、共同表现在一块画像石(砖)上。“复合型”指基本图式的捞鼎图与其他主题或元素相互交错融合而构成一幅新的图像。1.独立型 独立型的捞鼎图与其他主题的图像相互独立,被分隔开来表现的图像居多,如山东邹城卧虎山汉画像石墓(图 1,2)中北椁板内侧分为三格画面,左格有两个双层阙,阙上立几只鹤,阙下有两个骑士006 各骑马执戈,自阙内一进一出,均为正视图像,阙左右两侧各有一卫士,躬身持戈、盾守卫。中格画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

15、为车马出行图,下层为伯乐相马图。右格画面亦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双层楼房,屋顶左右分立一凤一凰,楼内上层一人蹲踞,双臂伸展,屋内瑞气缭绕,楼下六人,中间二人端坐,左右各两人拜谒。泗水取鼎图位于下层。中为二立柱,上置滑轮,左右斜坡状桥面上各有四人用绳拉鼎,其中左侧一人后仰。中为巨鼎,内有一蛟龙伸头咬断绳索。桥下有一船,船内二人皆一手持桨,一手用力托鼎;其左、右各有一鱼。1图 1 山东邹城卧虎山南石椁画像石 辛旭龙汉画中的“泗水捞鼎”图像图2 邹城卧虎山石椁画像摹本(局部)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 1 胡新立:山东邹城市卧虎山汉画像石墓,考古,1999 年第 6 期。007 在这种组合形式中,多

16、见车马出行图和拜谒图,或孔子见老子等历史故事与捞鼎图相结合。根据收集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类型的捞鼎图大部分都出于鲁西南和苏北一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山东地区常见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车马与捞鼎图组合(图 3-1,图 3-2);河南出土的画像砖上常见车马过桥、击鼓和捞鼎图 组合;江苏出土的 捞鼎图 有和西王母组合在一起的例子(图4)。这些主题的图像和捞鼎图组合在一起的形式被重复表现在墓室中,显然不会是一种偶然现象,而应当是车马过桥、孔子见老子、西王母这些图像和捞鼎图在表达的主题或寓意上有一定的重合之处,这也是图像被放置在一起的原因,因此对于这种组合形式的捞鼎图的寓意解读应当找到这些图像之间的共同含义。图 3-1 山东嘉祥五老洼第一石 现藏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中国画像石全集第 2 卷图 3-2 山东泰安画像石阙中国画像石全集第 3 卷008 2.复合型复合型的捞鼎图较独立型的图像被添加了更多的元素,或与其他主题图像融合为一个新的主题,或是被添加了更多的表示“升仙”寓意的祥瑞。如河南新野樊集(图 5)出土的一幅捞鼎图,表现出了捞鼎图与车马出行图的交错1,并加入了更多的祥瑞元素。画面最左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