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山东青岛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泳池长度25m,所以小明和小陈比赛中的位移都为零,平均速度也都为零,故A正确;B“18.98s和“37.84s”都是指比赛过程所用的时间长度,即为时间间隔,故B正确;C如果将小陈和小明看成质点,则无法研究其泳姿,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C正确;D由于小明获得第一名,即小明的平均速率最大,以小明为参考系,如果小明比对手快出25m时,他的对手向着他运动,故D错误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详解】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
2、数学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从而有力的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3. 如图,在物体运动的图线中,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是( )A. B. C. D. 【答案】AD【解析】【分析】物体合力为零,则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图像知识可得正确答案【详解】A.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B.图像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错误;C.图像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错误;D.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正确【点睛】需要正确
3、认识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中的运动类型4.【答案】D【解析】【详解】BC设水球的直径为d,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通过最后1个、最后2个、以及后3个、全部4个的位移分别为d,2d,3d和4d,根据知,所以时间之比为1:2,所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依次穿过4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2-):():(1):1;由题干信息不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故BC错误;A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受力是相同的,所以加速度相同,由v=at可知,运动的时间不同,则速度的变化
4、量不同,故A错误;D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穿过前3个水球的时间与穿过第四个水球的时间是相等的,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子弹穿出第三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5.【答案】B【解析】【详解】A.物块b受到:重力、a的弹力和静摩擦力、地面的支持力、推力F,共受五个力,故A错误B.以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知,b对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为2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a对b的摩擦力大小也等于2mg,故B正确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则知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3mg,则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3mg,故C错误D.物块a受到物块b两个力作用:水平向右的压力和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它们的合
5、力斜向右上方,则物块a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故D错误6.【答案】A【解析】【详解】AB. 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A正确,B错误。C. 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由于人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误。D. 若人加速下蹲,加速度向下,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此过程中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故D错误。7.【答案】B【解析】【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均相同与质量无关,根据h=gt2判断时间关系;根据v=gt判断速度关系;【详解】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加速度相同,根据高度h=g
6、t2关系即可求出时间之比1:,选项AC错误;根据速度v=gt可知下落过程中甲乙速度大小始终相等,选项B正确;甲落地前,甲乙始终在同一高度,间距不变,故D错误故选B8.【答案】ABD【解析】【详解】A. 甲球的加速度故甲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乙球的加速度故甲球的加速度大于乙球的加速度故A正确B. 当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两物体相距最远,即:40+a1t=-20+a2(t-2)解得:t=4.4s即4.4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故B正确C. t=6s时甲球的速度v1=v0+a1t=40+(-10)6=-20m/s乙球的速度甲球的速率大于乙球的速率,故C错误D. 设T时刻两
7、物体相遇,故有解得T=8s故D正确9.【答案】BD【解析】【详解】A由胡克定律F=kx,知F相同时,k不同,x不同,可知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故A错误B当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均被压缩,两弹簧串联弹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CD当垫片向右移动时,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均被压缩,两弹簧串联弹力相等,由于劲度系数不同,两弹簧形变量不同,故两弹簧长度不同故C错误,D正确10.【答案】BC【解析】【详解】AB、将A和B看成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B的静摩擦力f=Fcos,方向水平向右,故B相对地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A错误, B正确;C、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B的支持力FN=(
8、M+m)g+Fsin,故 C正确;D、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上有mgsin+F=mgcos,解得,故D错误;11.【答案】AD【解析】【详解】A. 由于弹簧弹力属于渐变,所以撤去C的瞬间,弹簧的形变量不变,故A正确;B. 开始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弹簧的弹力等于A和C的重力,即F=3mg,撤去C的瞬间,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弹簧的弹力不变,仍为3mg,故B错误;C. 撤去C瞬间,弹力不变,A的合力等于C的重力,对木块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ma,解得:a=2g方向竖直向上,故C错误;D. 撤去C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仍为3mg,对B,由平衡条件得:F+mg=N,解得:N=4m
9、g木块B对水平面的压力为4mg,故D正确12.【答案】C【解析】【分析】设轨道与竖直线AB的夹角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a,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解时间t和到达底端的速度v表达式,即可讨论各选项【详解】A设轨道与竖直线AB的夹角为,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a=gcos,可知质点沿着与AB夹角越大的轨道下滑,加速度越小,选项A错误;BD设AB=L,则倾斜轨道的长度为Lcos,根据Lcos=at2,解得,则沿各轨道下滑的时间相等,选项BD错误;C滑到底端的速度,可知轨道与AB夹角越小(AB除外),滑到底端时速率越大,选项C正确;故选C.第卷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3.【答案】
10、(1). (1)弹簧测力计 (2). (2)F (3). (3)BD【解析】【分析】做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我们是让两个力拉橡皮条和一个力拉橡皮条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测出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用力的图示画出这三个力,用平行四边形做出两个力的合力的理论值,和那一个力(实际值)进行比较用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是理论值,和橡皮筋同线的那个是实际值【详解】(1)做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我们是让两个力拉橡皮条和一个力拉橡皮条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测出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用力的图示画出这三个力,用平行四边形做出两个力的合力的理论值,和那一个力进行比较所以我们需要
11、的实验器材有:方木板(固定白纸),白纸(记录方向画图)、刻度尺(选标度)、绳套(弹簧秤拉橡皮条)、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图钉(固定白纸)、三角板(画平行四边形),橡皮条(让力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的)则此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2)用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是理论值,和橡皮筋同线的那个是实际值,所以F是理论值;F是真实值(3)为了便于确定拉力的方向,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故A错误;弹簧秤使用前应先校零,即实验前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故B正确;F1、F2方向间夹角大小适当即可,不是越大越好,故C错误;实验中尽量使橡皮条与木板板面平行且不接触,故D正确;故选BD.【点睛】在“验证
1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我们要知道分力和合力的效果是等同的,这要求同学们对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并能正确应用,加强对基础实验理解14.【答案】 (1). AD (2). B (3). C (4). 0.15 (5). 0.60【解析】【详解】(1)1 A.为了减小误差,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故A正确。B. 连线时不能折线相连,要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才符合实际情况,故B错误。C. 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木块,故C错误。D. 因为平衡摩擦力后,满足可以约掉质量,所以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即只需平衡一次摩擦力,故D正确。(
13、2)2 平衡摩擦力时,是只让小车在倾斜的平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小车匀速运动需根据纸带判断,故B正确AC错误。(3)3 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垫的过高,当小桶和砂子重力为0时,小车加速度并不为0,故C正确ABD错误。(4)45 由运动学公式求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15.【答案】(1)50N(2)204N,方向沿斜面向下【解析】【分析】(1)对结点O受力分析,根据合成法求解绳OA拉力大小;(2)物块B受力求解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详解】(1)对结点O受力分析可知, (2)物块B受力如图所示,分析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 ,方向沿斜面向下 ;16.【答案】(1) 不需要 (2) 0.1 (3) 28
14、N (4)1.33N【解析】【详解】(1) 由于A相对于B滑动,因此A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对B是否是匀速,不一定,只要B运动即可;(2) 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B对A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及弹簧秤的拉力;由于物体B被水平力拉出A稳定后弹簧测力计读数为4.00N,则T=4N因A处于静止状态,因此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即为f=4N依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N,则有AB间的动摩擦因数(3) 对B受力分析则物体A对B的压力 FN2=GA=40N地面对A的支持力 FN2=GA+GB=60N而AB间的滑动摩擦力Ff1=4NB受地面的摩擦力:Ff2=2FN2=0460=24N由题意得水平拉力F最小值:F=Ff1+Ff2=4N+24N=28N(4) 缓慢拉动B,当A稳定时突然撤去F,整体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隔离B物体联立解得:17.【答案】(1)a1=2m/s2 (2) 【解析】【详解】(1)乘客在斜面上的受力如图所示:设斜面的倾角为,由数学知识得:cos=0.8,sin=0.6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联立解得:a1=2m/s2;(2)设下滑时间为t1,在CE段滑行时间为t2由:得:t1=s经过C点的速度大小为乘客在水平部分滑行的加速度为:则故乘客从处开始到滑至处的时间:18.【答案】(1)5m/s2 2m/s2(2)14m(3)12m【解析】【分析】(1)由题意知,冲上木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