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刍议有效发挥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文/尚蕊 (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摘要:博物馆是公众文化的集中体现,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教育意义重大。博物馆要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对青少年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丰富青少年社会教育成果。学校要融合博物馆资源与课程教学,馆校合作,使博物馆成为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课堂。家庭要把博物馆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以“博物馆+家庭教育”的理念设计、策划亲子活动。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博物馆是以各类实物为载体,传承和展示各个国家、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辉煌灿烂文明。博物馆开展藏品收藏、保护、展示的目的,是为了公众的
2、教育、研究和欣赏。教育与收藏、研究并列,成为博物馆的三大职能之一。随着人们对博物馆认知的不断深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愈加引发关注,从物到人的关注重点逐渐转变,体现的正是博物馆自身定位的不断进步。早在 1905 年,张謇先生在筹建我国近代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时,就特别提出博物馆辅助学校教育的功能。截至 2022 年12 月,全国已有 228 家博物馆纪念馆认定为 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加入科普教育的阵地中,成为青少年身边的文化资源库。进入新时代,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以文育人,以物润人,通过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以丰
3、富多彩的展示形式履行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建设立德树人教育阵地。少年强则国强,加强青少年群体的素质教育关系国之未来,而博物馆正是广大青少年触手可及、推门可进,且资源丰富的教育平台。因此,要进一步挖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在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的沁润下长大,让璀璨的历史文化浸润心田,培育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博物馆要以丰富的展品、多样的形式吸引青少年读懂历史、感悟文化、振奋精神、继往开来。为此,本文从博物馆、学校、家庭三方面分析现状,提出建议,以期各方共同发挥作用,有效发挥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一、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线下线上并行宣教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建设
4、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博物馆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辅助和延伸。对青少年来说,博物馆更是“立体的百科全书”,是发挥校外育人功能的重要场域,是培育铸就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2021 年 7 月,“双减”政策出台,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愈加成为青少年周末、假期的目的地选择。从博物馆的角度来说,要从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出发,针对其需求量体裁衣,设计展览项目和互动活动,从环境、探索、实践、想象、触摸、情境入手,充分挖掘、利用馆藏资源,开展特色体验项目,寓教于乐、以趣促学。要有效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决不能把方式仅仅设定在举办线下展览,因为青少年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相对有限,难以长时间关注枯燥的文字,对
5、深奥的历史知识在短时间内更是无法掌握。因此,博物馆教育的重点是要想方设法培养青少年对博物馆的兴趣、对文物的认同,这种培养不是一次参观、一次活动、一个项目就能达到,而是要长期潜移默化,一以贯之地坚持。(一)开辟青少年展览专区青少年展览专区有别于常规展厅,根据各馆藏品特点,集中展出部分适合青少年品鉴的藏品,如动物造型的饰品、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画作、古人使用的生活器物等。在展品选择、陈列布置、讲解艺术等方面体现针对性,以青少年相对熟悉的历史、自然、艺术展品资源博物之窗Oriental Collection892023 年 2 月 第 2 期 总第 161 期为依托,通过采取讲授、体验、参观、问答等方
6、法,突出互动性和参与性,强调青少年的直接感受,并结合各年龄段青少年的学习特点和接受习惯,设计展览和活动项目。其中,特别要侧重动手实践环节,如提供简易的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让青少年现场模仿展品制作;设计文物知识问答活动,以 PK 竞赛的形式强化学习效果;在中小学校招募“小小讲解员”,经过系统培训,使之具备初步的讲解能力,在周末和寒暑假为来到青少年专区的小朋友开展志愿讲解服务。(二)开展青少年专项活动根据展馆特色,结合节庆和特殊时间节点开展相应的青少年活动项目。如黑龙江省博物馆连续多年在小学生入学之际举行“蒙以养正 古礼树人”“开蒙礼”活动,“开蒙礼”是中国的传统礼仪,是人生四大礼之初礼,又称“破
7、蒙”,寓意孩童自此告别蒙昧、明智识礼。“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在庄严肃穆的哈尔滨文庙,在家长的陪伴和见证下,孩子们逐一完成“大成启户”“盥洗净手”“启智鸣钟”“敬拜先师”“参拜蒙师”“执笔敬书”“互行拜礼”等仪程。该项目组织“准小学生”们实景体验古代孩童的入学仪式,在拜孔子、点朱砂、学“揖礼”、写“人”字的传统儒家文化中,学习尊师重教、敬老爱亲,完成幼童与学子间的角色转换,薪火相传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重礼仪、尊师长、勤学习的种子,为小学生涯打好基础,迈开学习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该活动项目自推出后受到哈尔滨市家长们的广泛好评,每年报名火爆,成为黑
8、龙江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品牌。还需要指出的是,针对青少年的专项活动尤其要注重后续追踪反馈。每场活动结束之后,要设计青少年的自我总结环节,博物馆的指导教师要对本场活动进行点评,以巩固活动效果。(三)深入实施“博物馆进校园”项目2019 年国家文物局启动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首开“博物馆+学校教育”先河,探索博物馆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有效契合。各地博物馆各展所长,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挖掘本土特色,让文物走进校园,通过各种形式让青少年领略文物的魅力。“博物馆进校园”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观看实物,读懂历史,增强文化自信。二、学校:立足教材,融合博物馆资源与课堂教学(一)馆校合作的意义202
9、0 年 10 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要求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和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通过打造一批博物馆资源利用示范性学校,让学生在校园内就有机会接触历史文化,在校园内就能使用到博物馆资源,在校园内就能感受到博物馆文化魅力;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身边随时的“学习课堂”,让沉睡在博物馆的文物在校园内焕发光彩,受到青少年的喜爱,伴随终身成长。(二)馆校合作的建议1.打造特色博物馆课程以历史、语文、自然、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程为蓝本,结合所在地的文物资源,设计开发相应的博物馆课程,引导青少年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培养建设家乡之情。要重点把本地的红色文物资
10、源融入课程教学中,注重思想和文化引领。2.开展“沉浸式”博物馆教学通过开设博物馆课程,拓宽素质教育渠道和方式,采取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比如可模仿 国家宝藏 节目,让学生先分组自行查阅资料,然后选择感兴趣的文物,通过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挖掘与文物有关的历史故事,自主设计情景,表达所思感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感受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三、家庭:将博物馆资源作为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一)博物馆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定位,使其成为“双减”后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和谐家庭关系的理想场所。对于广大家长而言,参观博物馆能够让青少年在直观感受
11、历史文物魅力的同时,学习到课本之外的人文、历史、艺术、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博物馆是终身学习的殿堂,而不是到此一游的旅游景点,要以“博物馆+家庭教育”设计、策划亲子活动。对于博物馆而言,要指导家长利用好馆内的各种资源,如文物资源、场所环境、文创产品,从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创新并丰富馆内的多样化资源服务,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对亲子家庭的服务力度和吸引力。“双向奔赴”,共同发挥好博物馆对促进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202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每年应当定期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12、和实践活动。国家从法律层面规定了公共文化机构每年应该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到具体落实阶段,还需要广大家长充分利用“家门口”资源,把闲暇时间组织全家人一起参观博物馆培养成生活日常,并逐渐形成习惯。在参观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人文素养、学习习惯、意志品质。通过博物之窗Oriental Collection90近距离观察、鉴赏文物,激发孩子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感受厚重的历史气息,开拓孩子的文化视野。(二)存在的问题当下,随着家长教育素质和教育意识的日益提升,广大家长逐渐认识到博物馆资源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初步形成了利用博物馆的专业资源进行家庭教育的意识。但在具体实践中,很
13、多家长为博物馆分配的时间过少,存在“走马观灯”打卡式参观的现象。即使在有限的参观时间里,也缺少亲子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家长前期无准备,后期无总结,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很多父母仅把带孩子去博物馆当作旅游目的地之一,或者应学校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没有从深层次认识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并且父母对自身作用的定位模糊,把自己仅仅作为陪伴者和保护者,本着“平安带去,平安带回”的态度,没有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有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也影响到了博物馆教育的效果。(三)提高博物馆家庭教育效果的建议1.参观前做好预习无论是计划去本地的博物馆还是外出旅游,家长要指导孩子提前对将要参观的博物馆做资料分析准备,包括博物
14、馆的具体位置、出行交通、建筑历史、馆藏资源、镇馆之宝等,并筛选规划出参观重点。2.参观中全家参与博物馆要针对亲子家庭编制家庭亲子参观手册,选取部分讲解内容,以家长的角度编纂讲解词,侧重口语化、生活化,即将一部分教育职责由讲解员转接到家长身上。博物馆在入门处可设置专门的亲子阅读区(休息区),家长在进入博物馆时即可免费领取到家庭亲子参观手册,然后同孩子一起阅读,研究参观路线。最终的目的是把家长培养成为孩子最好的讲解员,真正把博物馆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之中。3.参观后反思巩固每次参观结束后,家长应当引导孩子仔细回顾参观时的见闻和感受,和孩子共同回忆参观的主题和印象深刻的展品,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
15、再由家长配合查阅资料,补充完善。整个参观过程可以让孩子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完整的家庭日活动记录,达到增强亲子互动,融洽家庭关系的目的。四、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建议(一)加强博物馆教育资源均衡化对于远郊地区的青少年而言,参观博物馆的机会较少,他们很难接触并享受到城区青少年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和服务,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来说,对博物馆的渴望更加强烈。要关注到这部分群体的教育需求,实现均衡化教育,让城市娃和乡村娃享受同等的博物馆教育资源。1.云上展览,建设“线上博物馆”借助互联网技术,把文物故事、展览内容等制作成微课、微视频,通过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平台、教育部门的云平台、电视台等传播到
16、博物馆资源比较薄弱的地区。2.送展下乡,建设“流动博物馆”通过改造而成的“大篷车”,打造行走的博物馆,把馆内的特色文物复制品送到农村孩子的身边。利用村、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家风家教实践基地等场所布展宣讲,切实提高博物馆的可及性和传播性。(二)提高博物馆教育资源针对性博物馆要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研等形式,了解合作学校的学生对于博物馆教育的需求,整理总结列出“课程包”,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博物馆课程。运行一段时间后,还要及时征集学生和老师的建议和意见,根据反馈,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以此提高博物馆教育资源的针对性。(三)扩大博物馆教育资源覆盖面博物馆要加大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力度,借助AR、VR 等沉浸式技术,让文物、展览数字化、可视化、立体化。博物馆主管部门要同教育部门密切联络,协作打造网上博物馆资源平台,并争取对接到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从而扩大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五、总结新时代的博物馆教育功能逐渐增强,要想充分利用好博物馆资源,有效发挥好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功能,需要博物馆、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提高认识,形成合力,把博物馆建设成“历史课堂”“文化课堂”“德育课堂”“美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