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大题答题模板汇总考研政治大题答题模板汇总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论: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论:哲学就考研而论最重要的东西是原理1、搞透哲学原理:1、搞透哲学原理:注:哲学关于辩证关系原理的万能公式:哲学的辩证关系特别多(共计 48 对)(共计 48 对),但无非两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1)A 和 B 并列关系(40 对):(1)A 和 B 并列关系(40 对):总论:A 和 B 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区别:A 和 B 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联系:A 和 B 相互依存:A 离不开 B:B 离不开 A(有两种解释,一一是一句话变三句话(任何 A 离不开 B,世
2、界上根本不存在离开 B 的 A,离开了 B,A 也不存在了);二二是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A 和 B 相互渗透:A 渗透着 B:B 渗透着 A;A 和 B 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 能转化成 B:B 也能转化成 A(2)A 和 B 从属关系(6 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形式与内容)(2)A 和 B 从属关系(6 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形式与内容)总论:A 和 B 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区别:A 和 B 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联系:A 决
3、定 B(A 决定 B 的产生、发展、灭亡、性质和内容);B 反作用于A(当 B 适应 A 促进 A 的发展,当 B 不适应 A 阻碍 A 的发展)。(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即是并列关系也是从属关系。2、搞活哲学原理:(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即是并列关系也是从属关系。2、搞活哲学原理:注意:第一、哲学的题型有三种第一、哲学的题型有三种死记硬背的题目哲学家的命题或原话情景型题目(例子题)第二、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1、第二、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1、先写.认为:唯物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为;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
4、为2、2、写出原理,并指出方法论意义。3、3、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摘抄材料。4、4、指出材料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反对错误。5、5、再写一原理,并重复 3、4 操作。6、6、此外,多写几个原理但不必解释。如果实在不会就写两个万能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但着重考虑三个黄金原理(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7、7、下结论: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注:注:1 如果分值较小去掉第五步。2 如果题目给出原理,去掉五、六步。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 个)(
5、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 个原理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物质观: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 个)(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 个原理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
6、质和规律。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 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实践观:实践观:A 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B 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2、两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两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
7、关系原理(从属)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 个原理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3、一
8、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 个原理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第四,矛盾
9、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2、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联系:2、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联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联系的含义和特征);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发展:发展: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原理: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进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的母腹,它对旧事物采取了
10、扬弃的态度,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优越性;社会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正、反、换)。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发展是由无数个事物有限的发展过程的集合而成的。3、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3、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度的原理: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把握事物的度,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做到胸中有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把握事物的度,要求我们
11、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随意超出事物所允许的范围。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2)否定之否定规律:(2)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辩证的否定观的原理:第一,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3)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见一个一。4、四个四是指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3)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见一个
12、一。4、四个四是指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现象和本质(并列,都有);必然与偶然(并列,都有);原因与结果(并列,都有);现实与可能(并列,都有)。形式与内容(从属)(三)、认识论(三个一,一观一论一方法)10 个原理1、一观真理观(三)、认识论(三个一,一观一论一方法)10 个原理1、一观真理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真理的价值性与客观性的原理:第一,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第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象的成分。第三,真
13、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第四,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原理: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原理)。2、一论认识论2、一论认识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实践和
14、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 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3、一方法辩证思维方法。3、一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注意:辩证思维方法、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见 03 年、04 年真题)(四)、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因素、规律、特点和动力)15 个原理1、因素:(四)、
15、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因素、规律、特点和动力)15 个原理1、因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规律:2、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3、特点:3、特点: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原理;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原理。4、动力:4、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
16、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社会革命和改革推动着社会发展;注:本章还有一个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一)、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1、一切从实际出发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一)、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1、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2、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一2、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其二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