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书里的美国位文化心理学家认为现在已经是迈向第二步的时候了。虽然我认可他的两阶段理论,但是每一天全新的信息和体验,让我觉得也许我还需要在第一个阶段停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正因为如此,这本通信集更像是一个文化心理学研究生对美国文化的“田野研究”笔记。而我与父母之间的信件往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种中美对话:有的时候父母按照他们对于美国的理解来解读我的体验,为我提供一种比较的视角:有的时候他们又会回归到传统的中国价值取向.防止我过分习惯于美国这边的氛围而变得“与国内的具体情况脱节”。因此,重读这些对话对我的研究也总是很有启发的。但是作为实录性质的文献,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或者线索,我
2、尽量不让试图从中找到“规律”的学术研究企图影响到每一次的写作,更多的是直白的体验描述和对个别事件的对比性反思在审阅书稿的时候,我发现信件中夹杂着很多不成熟的痕迹,包括各种刻板性的偏见、抱怨以及不成熟的民族主义倾向。因此从治学的角度,也曾犹豫是否应当整理出版这两年的通信。因为曾经出版过自己本科时候与父母之间的书信(家书里的大学2013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在出国写信的时候就和父母商量过是否要把家书写得像雷锋日记一样成熟、得体、适于公开发表。虽然在写信的时候注意过,但是看来的确很难把写给父母的信像与组织交心一样的语言去写。但最终觉得这毕竟不是一个学术专著性的出版物,而不过是把一个留学美国学生独特
3、视角下的材料呈现给读者,最终的判断权是在读者手中。对于更多在美国进行文化研究的人来说,也许是具有普遍性价值的感性材料。在美国呆的时间越长,越明白所谓的“多样性”的含义何在,因此也越发觉得过去用“美国文化是”这样的定义式语句结构去描述美国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其实任何文化都是如此)。所以将我和父母的通信结集出版的目的并不是尝试对美国文化作所谓的全面了解,恰恰相反,只是尽可能地向对美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更多的素材。我拜读过法国政论思想家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虽然无论从材料的丰富性以及思考的深度都不敢与之等量齐观:但整理出版自己的文化体验,与读者共享的心情却还是深受其启发的2013年8月20日于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科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