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岁的上海名媛郑苹如,因为刺杀日伪特务被杀害,轰动一时;这一年,岁的张爱玲趴在书桌前,洋洋洒洒地写着枟我的天才梦枠。年后,张爱玲写了以郑苹如为原型的枟色 戒枠。矛盾重重的王佳芝,长着郑苹如的面孔,却分明包裹着张爱玲拷问爱情的迷惘灵魂 00R3 张爱玲洞悉人心也惘然 一张爱玲是个天才少女,出名趁了早。她也是个问题少女,一生没走出童年阴影。她有一颗洞悉人情的玲珑剔心,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始终懵懂。她的人她的文,给我们展示了一袭华美的袍子,仔细一看上面满是虫洞。正是真实人生里的真实人物。虽然如此,我们也要感谢她带给我们的华美体验。张爱玲,毕竟是独一无二的。00R4 二说张爱玲,绕不过她的家世。确实
2、够显赫。她的祖父张佩纶,是光绪的左副都御史,为“清流党”支柱。而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带了一大笔丰厚的陪嫁过来。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就是官二代。张廷重七岁丧父,母亲的管教极为严厉,却也很怪异,比如小时候故意给他穿女气的衣服,免得他被其他纨绔子弟带坏了这也让他不合群。这样的教育不是张廷重的福气,他长大后,成了一个典型的前朝遗少。背了一肚子诗书,却毫无用处。天天大烟不离手,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后来,张廷重娶了一个叫黄素琼的女子,也是名门之后。黄素琼是清末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广西盐法道道员黄宗炎的女儿。巧的是,黄素琼也是自幼丧父她是个遗腹子。黄素琼身姿窈窕修长、五官轮廓鲜明,很有点拉美或南洋血
3、统的样子。后来张爱玲也很好奇这一点,但是终究不可考母亲这种长相的由来。黄素琼跟张廷重完全不同。她虽然是缠过小脚的闺秀,却很彻底地接受了当时的新文化。她推崇自由和女性独立,无法忍受张廷重的生活方式。两人三天两头吵架,她还经常跑回娘家去住。在别别扭扭之中,和其他夫妻一般生儿育女。年,女儿张00R5 爱玲出生。第二年,又生了儿子张子静。然而黄素琼仍然无法快乐,最后只好完全无视纳妾嫖妓的丈夫,自己找乐趣,比如学钢琴、读外语、剪裁衣服等等。年,小姑要出国留学,黄素琼赶紧逮住这个机会,一起出了国。这一年,她已经 岁。很理解她在那个家庭里,无法呼吸般的窒息感。然而,一个年轻母亲,需要以抛下一双可爱儿女的代价
4、,来换取自由的新生活。这样狠心的牺牲,滋味并不好受。从此,黄素琼改名黄逸梵,开始在欧洲的漂泊生涯。而张爱玲和弟弟,则被迫独自成长。在母亲出国的头几年,被抛弃的感觉还不明显。因为家境尚好,保姆照顾也周全。母亲也常常从英国寄衣服和玩具回来,姐弟俩一人一份。每当这时,家里便是像过节一样喜气洋洋。小时候的张爱玲活泼伶俐,能说会道。和弟弟玩耍,总是她出点子。她常常编一个离奇的故事,和弟弟玩角色扮演。有时她也让弟弟编,可通常是“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肋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然而张爱玲毕竟是早熟的。她注意到弟弟的保姆凡事占先,而自己的保姆因为带的是个女孩,则自觉心虚,处处相让。“张干(弟弟的保
5、姆)使我很早地想到男女平等的问题,我要锐意图强,务必要胜过我弟弟。”其实回头看,在整个家族中,她的弟弟子静,倒是命运最惨淡的一个。这是后话了。年,张廷重丢了官职,带着一家从天津回到上海。00R6 主要是因为作为靠山的亲戚下台了,也是因为他自己吸鸦片、嫖妓、和姨太太打架,弄得声名太狼藉所致。张廷重受此刺激,打算洗心革面,戒除鸦片。于是写信给黄逸梵,希望能挽回婚姻。黄逸梵放不下一对儿女,接信后便立刻回国来了。但他们一见面,就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导火索是儿女的教育问题。黄逸梵留英四年,观念更为西化。她主张把两个孩子送去学校,接受新式教育。但张廷重则顽固地坚持旧式私塾教学。最终,黄逸梵强行把张爱玲送到
6、美国教会办的黄氏小学读六年级。张爱玲回忆说:“十岁的时候,为了我母亲主张送我进学校,我父亲一再地大闹着不依,到底我母亲像拐卖人口一般,硬把我送去了。”父母残留的一点感情,也因此迅速恶化。不久,两人正式离婚。黄逸梵搬走一些陪嫁的古董,重新回到英国飘荡。张爱玲进了寄宿学校,一星期回家一次。家里只剩弟弟张子静,孤独地读着私塾,面对着抽大烟的冷漠父亲。进了学校的张爱玲,应该要更快乐些。但要她这样天才的少女真正快乐,并不是容易的事。她始终记挂着内心缺失的那一块。每到寒假,她都会忙着剪纸、绘图,制作圣诞卡片。然后,挑出自认为最美丽的一张,请姑姑代为寄给母亲。00R7 张爱玲说:“她是个美丽敏感的女人,而且
7、我很少机会和她接触,我四岁的时候她就出洋去了,几次来了又走了。在孩子的眼里她是辽远而神秘的。”母爱疏离缺失的童年,以及父母的失和离异,或许早已给这个敏感少女的内心造成了无言的伤害。她以好奇而冷漠的眼睛打量这世间,看到的一切是霉绿斑斓的。她尽可能抓住自己的权益,无论从父母、姑姑还是弟弟那里,她都没有感受到足以彻底温暖自己的亲情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她自己的原因。她稚嫩青春的心里,已经渐渐起了薄冰。海明威说,一个作家的成长所需要的,是不幸的童年。如果是这样,那么张爱玲已经得到了,而且还将继续得到。张爱玲进入圣玛利亚女中读高中后,父亲再婚了。00R8 娶的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孙宝琦的女儿。孙宝琦一共有八
8、子十六女,张廷重娶的是第七个女儿,孙用蕃。孙七小姐在上海滩也算是名声在外。不是因为她如何出色,而是因为她待字闺中到了三十六岁,都还没有嫁出去。据说是因为抽鸦片的瘾太大。后来经人介绍和张廷重认识,打了几圈牌下来,彼此觉得情投意合,就决定结婚了。然而这对张爱玲的冲击是巨大的!“我姑姑初次告诉我这消息,是在夏夜的小阳台上。我哭了,因为看过太多的关于后母的小说,万万没想到会应在我身上。我只有一个迫切的感觉: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件事发生。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铁栏干上,我必定把她从阳台上推下去,一了百了。”这自然是孩子话。后母如期进门,进门后似乎也并不像老虎般可怕。张廷重和孙用蕃感情意外地好。以前黄逸梵看
9、不起他抽鸦片,但孙用蕃却高高兴兴地和他一起吞云吐雾。他以前一直像老夫子般老成,现在竟也会夫妻间的玩笑取乐了。这桩婚姻,志同道合,倒是比初婚更让他幸福。后母对姐弟俩也还客气。一次,孙用蕃看到张爱玲写的作文后母的心,把后母的为难处写得体贴入微,一时大为感动。拿着作文到处给亲友看,夸奖爱玲会写文章。那段时间,大家感觉都还不错。然而日子慢慢过着,矛盾也渐渐显露出来了。00R9 说到底,还是一个钱字。因为抽鸦片开支很大,孙用蕃便想方设法压缩其他花销。为了省钱,孙用蕃总把自己的旧衣服拿给张爱玲穿。那时张爱玲是最爱美的青春期,为此心情一度十分恶劣。“有一个时期在继母治下生活着,拣她穿剩的衣服穿,永远不能忘记
10、一件黯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陈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一大半是因为自惭形秽,中学生活是不愉快的,也很少交朋友。”年,张爱玲高中毕业,向父亲提出要到英国留学。但因为舍不得这笔钱,张廷重断然拒绝了。张爱玲很失望,大为不满,这时,黄逸梵特地为女儿出国的事回国来了,但几次约张廷重,对方都避而不见。这一切,都被孙用蕃冷冷看在眼里,自觉钱和老公都受到了威胁,忍不住冷嘲热讽:“你母亲离了婚还要干涉你们家的事。既然放不下这里,为什么不回来?可惜迟了一步,回来只好做姨太太!”后来,张爱玲到母亲那里去小住半个月,走前只告诉了父亲一声。回来时,孙用蕃便趁
11、机发飙,先是破口大骂,然后是迎面一个耳光。张爱玲被打懵了,赶忙伸手去挡。但后母已经扭身去告状,说张爱玲打她。于是张廷重冲下楼来,对着张爱玲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嘴里大骂:“今天非打死你不可!”据张子静回忆,当时父亲下了重手,姐姐已倒地不起,他还不罢手。幸亏姐姐的保姆何干冲上0R10 去拉开,姐姐才没有真的被打死。张廷重为何气成这样?无非也是张爱玲要求留学埋下的火气。第二天,张爱玲的姑姑和舅舅上门说情,也被连打带骂地轰了出去。姑姑还挂了彩,去医院缝了好几针。从此,张爱玲就被关进房间,犯人般看守了起来,且不允许其他人跟她说话。张爱玲一度想要逃走,每天都要起来做做健身操,锻炼身体。然而很不幸,张爱玲很快
12、又得了痢疾。这种病会让人快速虚脱,她很快就一病不起。但张廷重知道后,并不当回事。后来在保姆的苦苦哀求下,担心真的出了人命,才趁孙用蕃不注意,偷偷给张爱玲注射了几次抗生素。病情得到控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后,张爱玲的身体才复原了。不久,她就趁警卫换班时,偷偷地逃走了。这段经历在她人生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一笔。从此,她便跟父亲和后母断绝了往来。女儿是够决绝的女儿,父亲是够冷酷的父亲。张爱玲一生都不肯原谅孙用蕃,她觉得是恶毒后母的挑唆,才让父亲日渐对儿女变得冷漠刻薄。父亲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毒打,让她觉得尊严尽失;几个月的隔离和禁闭,是一种伤害至深的冷暴力;而身患重病时父亲的无动于衷,则让她彻底寒了心
13、。有人说,张廷重心里也隐藏有深刻的父爱。也许吧。不过他0R11 表露出来的确实很微薄。他自己也是有童年阴影的人,加上常年沉醉于鸦片,或许真的会麻木了人性和爱,只对“道友”感到亲切。不仅女儿怨父亲,就是儿子张子静后来也印证了张爱玲的指控,字里行间对父亲有着深深的腹诽。这个在张爱玲的描述中,有着大眼睛、长睫毛的可爱弟弟,由于身心的软弱,一直待在父亲身边。因为父亲抽鸦片用光了钱,连娶妻的机会也错过了,凄凉庸碌地过完一生。张爱玲对父亲的报复,是把这段经历投稿到英文的大美晚报。这是张廷重一直订阅的报纸,看到这一篇,自然是气得跳脚。后来她又在中文报刊上讲了一遍这个故事,然后就到此为止。断绝往来,也不再牵肠
14、挂肚,眼不见心不烦。她和父亲的感情总量就那么多,所以恨也就只有那么多。说起来,她真正恨的,其实是母亲。因为,只有真正的爱,才会生出真正的恨。三 年,张爱玲逃出家门,投奔母亲而去。作为一个没有稳定收入的离婚女人,黄逸梵一直靠变卖娘家分来的一箱箱古董过活。以前回国的间隙,她就陆续从张家把古董都搬走了。换句话说,她过着坐吃山空的日子,经济上心理上都不舒服。面对投奔而来的女儿,黄逸梵给了她两条路选择:“要么嫁人,0R12 用钱打扮自己;要么用钱来读书。”张爱玲很坚决地选择了后者。因此,黄逸梵便计划让张爱玲去读伦敦大学,还为她请了个英籍犹太人老师补数学。每小时 美元,当时算很昂贵了。在一双儿女中,黄逸梵
15、显然更偏心天才的女儿。张子静回忆,那段时间他也曾溜去找她们,希望效仿姐姐投奔母亲。但母亲以经济吃紧为由拒绝了。还有一次,他希望母亲为自己买一双球鞋,也同样被拒绝了。他只好独自抹着眼泪,推着自行车回去了。相比之下,张爱玲的待遇已经算是 VIP 了。但她自己并不这样觉得。日子要过,她免不了跟母亲要钱。次数一多,母亲心里便慢慢生出龃龉来了。她说:“这时候,母亲的家亦不复是柔和的了。”她是完美主义者,很计较得到的爱是不是十成十的足赤真金。就像她曾提到,有一次自己不小心打破了姑姑的一扇玻璃窗户,然而和她素来亲厚的姑姑竟是先关心玻璃、再关心她是否受伤。这个顺序,就让她耿耿于怀。客观来说,张爱玲如此天才而早
16、熟,本来就是个心重的女孩。加上她是单亲家庭的小孩,得到的爱确实很稀少。父母各自挣扎自己的人生,她硬起头皮独闯人世。这样的童年和青春期,是一定会留下心理阴影的。张爱玲很刻苦,试图把握住来之不易的机会。最后,她考了伦敦大学远东区的第一名。然而,由于欧战爆发,她没有去成伦敦。张爱玲很淡定地接受了这个打击。0R13 年,她进入香港大学读书。在港大的两年,是她过得最轻松写意的一段时光。“几千里路,两年,新的事,新的人。战时香港所见所闻,唯其因为它对于我有切身的、剧烈的影响,当时我是无从说起的。”张爱玲在港大文学院,修习中文和英文。她的少年心性,好强,渴望成功,所以学习非常勤奋。她也善于揣摩教授的心思,门门功课都能拿第一。有一位教授惊叹说:他教了十几年的书,没有给过别的学生似张爱玲这样高的分数。张爱玲的英文在这期间也突飞猛进,随便拿起一本英语专著都能阅读,难得的是能把英文也写得地道而活泼。因为成绩优异,张爱玲本有机会被推荐到英国深造。可惜,香港战乱爆发,她再次和伦敦大学失之交臂。张爱玲后来在自传体小说易经里,曾披露过一个和母亲有关的情节。小说里写道:母亲回国探视在香港大学读书的琵琶。因为琵琶生活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