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粮食供应安全与对策研究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沈 阳辽宁省优秀自然科学著作主编董国义董国义副主编王殿武王殿武王彦东王彦东联系电话:024-23284360邮购热线:024-23284502http:/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国粮食供应安全与对策研究/董国义主编.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2(辽宁省优秀自然科学著作)ISBN 978-7-5381-7266-9.中.董.粮食问题研究中国.F326.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56522号2010董国义C出版发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29号邮编:110003)印 刷 者:沈阳新华印刷厂经 销
2、 者:各地新华书店幅面尺寸:185mm260mm印张:10.25字数:220千字印数:12000出版时间:2011年12月第1版印刷时间:2011年12月第1次印刷责任编辑:李伟民特邀编辑:王奉安封面设计:嵘嵘责任校对:王春茹书号:ISBN 978-7-5381-7266-9定价:30.00元主编董国义董国义副主编王殿武王殿武王彦东王彦东参加编写人员董文津董文津李守权李守权张成哲张成哲王广艳王广艳林兰兰林兰兰辽宁省优秀自然科学著作 评审委员会主任:康捷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执行副主任:黄其励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名誉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副主任:金太元辽宁省科学技
3、术协会副主席宋纯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编审委员:郭永新辽宁大学副校长陈宝智东北大学安全工程研究所所长刘文民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天来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明国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邢兆凯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吴春福沈阳药科大学校长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张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王恩华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李伟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编审序序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11年元旦致辞中,把粮食安全问题列入全球性突出问题。在极端多变的气候影响下,全球粮荒问题日益严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10年9月发布的世界农作物前景及粮食形势报
4、告强调,歉收、涨价与限制出口等正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全球食品价格创20年新高,已经超过2008年引起世界骚乱的粮食危机的水平。突如其来的粮食危机,正在使整个世界面临饥荒,并在一些国家再次引发了多起骚乱。可以说,这是一场比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世界性的危机,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什么是粮食安全?1996年11月,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这一问题定义为:“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主要考虑粮食库存安全系数、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
5、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概括地说,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粮食安全,要有不低于95%的粮食自给率、不低于18%的粮食储备率以及年人均占有粮食量不低于400千克等,远不是仅仅满足粮食供给需求那么简单。粮食安全问题涉及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社会分配、国际贸易等诸多方面。当前,世界粮食安全形势除受人口增长、土地匮乏、水资源紧缺等传统因素制约外,全球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自我保护主义倾向等也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长期和深远的影响,因而,实现粮食安全,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我国是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增长,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人口增
6、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自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个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中国历朝历代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一直把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昔中描写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视为盛世景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001中国粮食供应安全与对策研究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成功地解决了13多亿人口吃饭问题,实现了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用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近21%的人口的辉煌成就。目前,我国粮食总量基
7、本实现自给,自给率保持在85%以上,粮食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粮食安全水平仅次于加拿大、法国、美国、澳大利亚4个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某些指标甚至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党的“三农”政策取得的成果,也是我们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从长远看,粮食安全问题在我国的形势是严峻的。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劳动力在无序转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众多不安全的因素日益显现,正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深层问题。尤其是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油价和粮价的走势变幻莫测,中国作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尚不掌握农产品的定价权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话语权。一个13多亿人口的大国如果粮
8、食出现问题,其后果和影响可想而知。谁都不能忘记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 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一书,当时这本书震动了中国和世界。诚然,布朗的预言至今也没有出现,但是他从反面提示了我们:粮食作为一种必需品,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问题关涉到国计民生、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独立。因此,我们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中国的粮食缺口,国际市场也不可能解决13多亿中国人的粮食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定有一个基本的保障。综上所述,可见粮食安全是关系到我国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长期的战略性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带着深刻的忧患意识,
9、把粮食安全问题提升为国家战略产业,从战略高度作出前瞻性决策,以使真正掌握中国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我就学于沈阳农业大学(原沈阳农学院),毕业后多年从事农业工作。以后走上省、市领导岗位,也曾多年分管农业工作,亲历了我国从三年困难时期到粉碎“四人帮”、实行农村改革、全面解决温饱问题,进而实现小康的全过程。在同农业、农村、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切身感到一个最为朴素的道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在认真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全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国家和粮食储备体系、加强耕地保护和严格限制粮食的工业化等方面下大力气,我们才能完全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13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切实保证粮食安全。董国义主编的中国
10、粮食供应安全与对策研究一书,介绍了世界农业生产形势、谷物贸易状况,详细叙述了我国的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及食物供应情况,分析了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形势,论述了我国中长期耕地、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状况及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水产品等主要食物类别产量趋势及需求状况,并根据我国中长期食物供应的严峻形势,提出科学消费、构建节约型农业社会、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增加耕地面积、扩大水浇002序地、扩大灌溉草场、增加可有效利用的农业资源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及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战略性的考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会对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世界和我国的粮食安
11、全的形势,实现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大有裨益。徐文才2011年1月24日(徐文才系辽宁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沈阳市委原书记)003前言前言一“民以食为天”。食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更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饥荒多次成为兵荒马乱、社会动荡和朝代更替的重要原因。保障食物供应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条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是中国“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世界著名政治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 基辛格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已指出:“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而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类。”石油、粮食是世界最重要的两大战略资源。保障食物供应
12、安全不仅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几千年的传统饮食习惯,粮食是主食,肉、蛋、奶、豆制品、蔬菜等为副食,瓜果为零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居家饮食中,第一大现金支出的是肉类,依次为蔬菜、水果、食用粮食、蛋类、水产品、奶类、豆制品、油类、酒糖茶类等十大类。直接食用的粮食只占食物支出的 1/61/8。主副食概念已不存在了。从种植面积上(据 2006 年统计),直接食用的成品粮食种植面积占31.6%,其中稻谷、小麦、谷子占25.3%(扣除8.5%的外皮作饲料),薯类占6.32%。其余68.4%中,饲料玉米、高粱占21.1%,蔬菜占13
13、.06%,油料占8.75%,水果占8%,豆类占7.92%,糖类占1.13%,谷物外皮占8.44%。从现金支出和耕种面积看,直接食用的粮食已不占主导地位了,仅是食物中重要组成部分及其他食物的基础原料。本书仍按传统的“粮食安全”一说,但确切定义应称为“食物安全”。二我国拥有960万千米2的国土面积,是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面积虽大,除去高山、高原、戈壁、沙漠,平原仅占国土面积的12%,耕地仅占12.7%。我国农业资源总量虽大,人均量却很少,人均耕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2/5,人均森林面积是世界人均值的1/4,人均草场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2,人均淡水资源仅001中国粮食供应安全与对策研究是世
14、界人均值的1/3。更为甚者,生态环境的恶化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5万千米2,风蚀面积已达188万千米2。水土流失面积还在以每年1万千米2的速度增加。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面积已达267万千米2,还在以每年3 436 千米2/年的速度增加,每年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沙尘天气频频发生,危及西北、华北及东北的18省(市、区),5亿多人口、320万千米2的土地、7亿多亩的耕地、9 000万亩的园地、18亿亩的草地受到影响,农业每年直接损失达540多亿元。南方土地石漠化日趋严重,石漠化面积已达729.5万公顷2,还在以7001 160千米2/年的速度增加,使土地永久失去农业利
15、用价值。农业生产因单一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土壤肥力越来越低,久负盛名的东北黑土地厚度已由七八十厘米下降到二三十厘米。20世纪90年代,我们曾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过粮食总产连年上升,人均占有量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在“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的同时,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另一面,就是我们是在用60%的人为40%的人提供食品。到2000年,因旱灾造成全国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降幅达9.1%,总产量下降到4.62亿吨。2001,2002,2003年连续3年粮食总产在4.304.57亿吨之间徘徊。粮食求大于供,不得不吃库存。为满足消费,国家从国际市场上大量
16、购买粮食,2004年净进口创纪录达到2 492万吨。国际粮食市场粮价上升。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秋季国内粮价反季节上升达30%以上,肉类、禽类上升了25%30%,其他食品连锁涨价。2004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8%,食品上涨10.2%,粮食上涨33.9%,油脂上涨26.7%,鲜蛋上涨23.4%,棉花上升60%,芝麻、大豆上升30%以上。食物价格大幅上升,成为热点问题,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国家采取动用库存、加大进口等调控措施,稳定了市场。2004年,中央为农业生产下达了1号文件,2005年,为“三农问题”下达了1号文件,加大了对农业投资,20042006年连续3年粮食获得了大丰收。但2000年开始,全球谷物产量一直徘徊,库存一直下降。2006年全球谷物产量19.85亿吨,减产3 300万吨,减产1.6%。2007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涨幅为112%,玉米涨幅为47.3%,大豆涨幅为75.1%。食品类价格上涨带动全球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大幅上升,2007年10月,印度CPI上涨6.7%,韩国CPI上涨3%,欧盟上涨2.6%。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我国CPI上涨与国际食品价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