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分析229书 名 中国当代人事行政制度的文化分析著 者 刘重春责任编辑 杨永林美术编辑 于艳红责任校对 付敬华出版发行 河北人民出版社(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30号)印 刷 石家庄荣祥印刷有限公司开 本 787毫米1092毫米 1/16印 张 14.5 字 数 203 000版 次 2012年11月第1版 2012年11月第1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202-07078-9/C255定 价 40.00元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国当代人事行政制度的文化分析 /刘重春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11ISBN 978-7-202-07078
2、-9.中.刘.人事制度研究中国现代 .D630.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63982号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分析225内容摘要本书主要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当代中国人事行政制度,力图发掘出隐藏在人事行政制度运行现状背后的观念原因。作者无力也无意提出中国人事行政制度变革的方向、内容和途径,唯希冀此书能促进深入地理解中国人事行政制度,反思中国人事行政制度的深层结构。文化之进步依赖于理性的反思,反思本身就有价值。文化研究的困难莫过于定义不好把握,缺乏操作性。为克服此困难,本书借鉴美国著名的研究组织文化的学者埃德加沙因的定义,将文化界定为一定群体中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共同分享的一整
3、套传统的、模式化的、深层的、隐含的基本假设。从中国文化来看,这些基本假设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并与人事行政制度发生关联。其一是关于人性的本质的假设。中国传统文化总体来看是主张人性善和人性可臻于完美的,这是目前中国人事行政管理权力过分集中、权力不受制约的观念基础。因为人性的完美,只需要加强个人德性修养,向内用力,不需要侮辱人性的外部权力制约。其二是关于人类关系的本质的假设。中国传统文化受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持情感人际观,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以情感维系,血缘关系或拟血缘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表现方式。在人事任用中很容易以私情处理公务,任人唯亲。其三是关于真理的本质的假设。中国传统文化持权威真理观,
4、一个人只要登上权威宝座,1中国当代人事行政制度的文化分析226就把握了真理的标准,说出来的话就成了真理。此种观念造成在干部考核中只唯上、不唯是,只唯尊、不唯真,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出现也就不奇怪了。其四是关于行政活动本质的假设。中国传统文化是存在取向的行政活动观,即将行政活动看作追求现世幸福的手段,现世的幸福更多地表现为个人及家庭感官的满足。由于把公职作为一种职业看得过于实际,没有超越精神,没有崇高感和神圣感,公务员职业伦理很难建立起来,这也是中国官员贪污腐败,过于沉溺于物质享受的原因。其五是关于时间本质的假设。中国传统文化持一种过去取向的时间观,认为时间是静止的、循环的,一切唯古是尚,顺
5、其自然,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得过且过。中国人事行政制度改革之所以在关键的环节上进展缓慢,难以突破,与这种过去取向的时间观密不可分。中国当代人事行政制度的文化分析2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分析227目 录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分析 1一、为什么是文化 1二、文化的概念 8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1四、研究方法 37五、研究范围 42第二章 完美人性观:人事行政权力集中的必然逻辑 44一、人性与人事行政权力 44二、中国文化关于人性的假设 47三、党管干部原则 53四、人性假设与人事权力的集中 63五、道德可以制约权力吗 73第三章 情感人际观:任用制度的观念基础 82一、血缘关系的重要 82二、礼治
6、 87三、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 90四、领导选人还是制度选人 106第四章 权威真理观:考核制度的预设前提 117一、整全的情理合一的现实观 118二、权威决定真理 1231中国当代人事行政制度的文化分析228三、包罗万象的考核标准 127四、运动化考核向程序化考核的转变 135五、领导决定考核结果141第五章 存在取向行政活动观:公务员职业伦理为什么难培养 151一、职业伦理概念及作用 152二、行政活动的本质:追求现世的幸福 160三、非职业化还是职业化 166四、强力反腐及其局限 173第六章 过去取向时间观:人事行政制度改革艰难的原因 185一、过去取向的时间观 185二、中国干部人事
7、制度之变革历程 194三、改革进展缓慢之表现及原因 206主要参考文献 216后记 222中国当代人事行政制度的文化分析2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分析1第一章文化与文化分析一、为什么是文化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迄今已有60多年的时间;自1978年改革开放方针确立以来,也有30多年的时间。在此时间内,我们取得了许多令人夸耀也足以引起自豪的成就。政治上,我们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让中华民族这一古老的民族在世界上屹立起来,并散发出尊严;我们确立了共和国体制,让普通公民在政治和法律意义上享有当家作主权利;我们逐步完成了国家权力的世俗化,国家权力不再是建立在不可预测的神意或上天意志之上,也不是建
8、立在某种传统的或克里斯玛品质之上,而是以大家都能理解的以增进公共福利为目的的理论之上,当然世俗化的过程很曲折,可能至今还没有完成,但至少已在向前迈进;我们建立了许多具体的政治制度,符合现代民主国家要求的大的制度设施我们都有,如果有外星人来考察地球国家的政治制度,表面上绝对看不出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与其他先进国家会有什么差距,甚至别国没有的许多先进的制度我们也有,中国的政治文明程度在外星人回国的考察报告中绝对会是优越的典型被排在前列。至于经济发展成就,更令人侧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历史资料,195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1978年增长到3645亿元,考虑到这期间还经历过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十
9、年“文化大革命”,其成就殊属来之不易。改革开中国当代人事行政制度的文化分析2放以来,我国经济更是高歌猛进,到2011年,国内生产高达471564亿元,较之1952年增长了694.5倍,较之1978年增长了129.4倍。在国内的一些大城市,摩天大楼鳞次栉比,街道整齐宽阔,车水马龙,表面上看,其繁华程度不输于任何一个现代化事业搞了数百年的国家。具体说到人事制度,也与我国政治与经济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建国后我们打碎了过去数千年的封建官吏制度,代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公仆为地位的国家干部制度,国家干部从政治法律意义上说,不再是位居公众之上的特权阶层,不再是为统治阶级自身利益服务的封闭群体,他们来自
10、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干部服务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管干部,完全将过去封建时代形成的传统颠倒过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制度又作了很大规模的改革,推行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将过去在国家党政机关工作的干部改名为公务员,不再与大学教师、科研院所的研究员等事业单位的人员以及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工程师等在名称上混为一谈,党政机关人事行政系统成了相对独立体现分类管理要求的管理系统。与公务员制度相配套的一系列人事制度也纷纷建立起来,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8年,共制定各项人事管理法规880件,相当于改革开放前30年的两倍多。如果将制度仅仅理解为法律法规数量的多少及覆盖面的大小,我们国家的公
11、务员制度可以说十分完备了,与其他公务员制度开展了一百多年的老牌国家相比,大概也逊色不了多少。以上事实是否可以让我们理直气壮地说,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已经实现了,或者说这方面的现代化工作已经完成大半了呢?恐怕极具有民族自豪感、极迷信数据的人都没有这个底气。其实只要 数据采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并整理而成。侯建良:巨大的成绩:廿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变化,载中国公务员,1998 年第5期。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分析3我们稍微睁开眼睛看一下在现代化的名词和现代化的建筑等光鲜外表之下人们的行为,我们仿佛又退回了几百年前的旧时代。台湾媒体在1960年代掀起了关于公德问题的讨论,当时有人列举了缺乏公德心的例子,如做事不
12、排队、考试作弊、在不准吸烟处抽烟、学生在图书馆霸位、在公共场所扔纸屑果皮、随地吐痰、使用公共厕所导致不洁、行人与车辆闯红灯、遛狗对狗不作拘束、家内收音机音量大吵邻居等。这些用来描述目前的中国大陆的情况,一点也不冤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一点现代公民意识的人即使穿着世界名牌的衣冠、住在布满现代化设施的屋子里、开着最新款的豪车、说着充满最时髦名词的话,也与现代人的要求相去十万八千里。现代化如果单纯地沿着物质方向推进不过是让人性中阴暗的一面被充分放大,最后迷失生命的意义。这里并非反对物质的进步,物质的进步是很有意义的,但物质的进步只是人的进步的一个条件,只是现代化的一个方面。旅美著名华人学者余英
13、时先生认为“中国现代的表面变动很大,从科技、制度,以至一部分风俗习惯都与百年前截然异趣。但在精神价值方面则并无根本的突破。”中国政府人事行政制度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努力,成绩是不容抹杀的,但是离现代理性的政府人事制度要求相比,差距也不只是一点点。许多制度并没有从理性的目标出发,选择理性的方法,而仍为死旧的教条所缠绕。一些公务员的观念和行为,与专制皇权下的官吏的观念和行为,有着许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阅读现代的官场小说,与阅读一百多年前李伯元的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让人感觉并没有多少时代的差别。高位者目空一切、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卑位者低声下气、唯唯诺诺、满脸媚笑。如果一定要找差别,恐怕只是上级羞辱下级
14、的方式有所改变,直接的人身和尊严上的羞辱少了一点,下级不用再长跪不起,口称奴才罪该万死。一百 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中国当代人事行政制度的文化分析4多年过去了,官员和普通老百姓在观念和行为方面的变化,确实不能让人满意,至少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极不相匹配。制度方面的进步,不是看有没有纸面上的法律文件,更重要的是看人们的精神气质,有没有与法律文件要求一致的观念和行为。美国著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人的现代化专家英格尔斯说过:“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
15、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人事行政制度是否符合现代的要求,不仅仅看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起来,是否严密完整,各项制度名称是否与世界接轨,更重要的是要看人们是否从内心接受这些规章制度,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推进观念变革,引导人们确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观念形态,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至少也是一个跛足的现代化。一个人跛足是不健康的,难以与正常人赛跑竞走;一个民族跛足也是不健康的,难以与其他健全民族同台竞争。从单纯知识的角度来看,价值观念是理解人们行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
16、面。虽然这里反对文化决定论,文化决定论认为文化具有类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经济基础那样的决定性作用,经济与政治现象都是文化因素决定的。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没有什么单一的直线决定因素,文化因素也是一样,但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轻视文化的作用。利益是决定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观念同样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人们追求的是自己所认为的利益。一些中国人追求口腹之欲,食不厌精,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在餐桌旁,认为这是享福,人生的意义体现在感官的满足上;可在严肃的清教徒看来,过分追求感官的享受、浪费时间在无 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分析5谓的吃喝上是一种罪恶。不理解人们的观念,就不能理解人们的行为,就不能理解制度运行状况。只有把文化与各种制度和行为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许多现象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说明。文化是理解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维度。建国以来,中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解放前相比,经济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理说,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官员会变得更加符合公仆的要求,会以人民的利益为利益,自觉地全心全意地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