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化新昆山人“文化本土化、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改革的调研深化新昆山人“文化本土化、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改革的调研 前言:新时期在推进“两个率先”的生动实践中,200余万新老昆山市民戮力同心,合力推动昆山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全面小康为显著标志、以创业创新创优为强大动力、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荣膺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列。可以说,没有千千万万新昆山人的精诚奉献,就没有昆山蝉联“百强县”之首的综合实力;没有五湖四海各族同胞的创造性劳动,就没有产业结构“内转外、散转聚、低转高”的跨越式发展;没有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和外商的投资
2、兴业,就没有今日昆山富民强市的大好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的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实现该目标,就要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适应人口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更广泛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人人享有机会平等,人人同享中国梦。总体而言,近年来新市民在第二故乡昆山,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亲和氛围,也享受到较高水平普惠均等的公共政策。比如前期,昆山相继启动“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和新昆山人精神家园”计划。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的多重原因,促进新市民更高水平实现“文化本土化、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简称“三化”)目标依然面临挑战。今年以来,
3、昆山市委做出了深化十一项改革的部署,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昆山市委宣传部就新市民“三化”改革,自5月以来,先后到高新区、周市、总工会等地(单位)调研。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76份,调查对象男女比为53%和47%。问卷涉及身份认同、幸福指数、生活质量等方面。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在20个问题中,身份认同感方面,53%的新昆山人非常认同,47%的选择认同;家庭生活幸福方面,88%的新昆山认为幸福,12%的认为基本幸福;另有70%的受访对象感到在昆生活工作心情愉快,30%的感到基本快乐;在生活过程中,53%的新昆山人认为生活质量有显著改
4、善,47%的认为有所改善。 问卷调查中,受访对象对生活质量、家庭收入水平、公交服务、医疗服务、城市绿化、公共设施配套、文化场馆建设、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基本满意率均在50%以上。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子女入学、社区环境以及窗口行业服务上。 二、新市民融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1.身份认同、归属感较为缺乏。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是衡量族群融合的重要参照,唯有新市民对迁入地有较强的认同归属感时,才能说他们融入了当地社会。尽管昆山当前流动人口中有的已是第二代出生于当地,父辈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在很多流动人口看来,迁入地社会依然是“本地的”、“说方言的”,而并不认为是“我们的”。从年龄结构分析,21至
5、30岁的新市民最多,占比46.23,31至40岁占比22.66,有些在昆生活了10年以上的新市民,仍认为自身与当地人交往较少、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对当地市民共建等活动参与度不高,认为自己并非主人翁。流入人口中存在的过客心态较普遍,系缺乏社会认同感的表现。 2.族群分化现象值得重视。族群分化、“二元社区”现象显著,表现在同一社区,新市民与本地居民在工作、婚姻、地位等方面形成分际,进而心理上形成缺乏认同状态。很多社区,集聚的新市民虽与昆山本地人同居一地,但在文化习性、社会观念、生活方式上迥异,社会交往也较少,社会隔离较明显。比如,出于方言沟通等原因,不少本地退休居民内部往往形成社交小圈子,与外地老人
6、的朋友圈形成彼此独立的系统。 3.获取公共资源相对不足。部分流动人口因就业、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受挫,产生“相对剥夺感”。当前昆山约有4.01%的外来务工人员月收入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见下表)。仅2015年上半年,人社部门就受理劳动争议1727件,涉及4543人,同比分别增长14.6%、12.8%。部分来昆务工人员表示未接受过职业培训、加班无补贴、无带薪休假。当外来务工人员一些权益未能较好实现,少数人就采取对抗方式讨“说法”,导致一些社会矛盾激化,成为社会不和谐因素。 2011年2014年昆山市劳动争议情况 年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劳
7、动争议案件数(件) 2879 2805 2696 3187 涉及劳动者人数(人) 4307 6396 5835 8206 三、影响新市民融入的关键因素 1.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对立。上世纪中叶,我国一系列法规政策在户籍迁移、招工落户等方面把城乡人口区分开来。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制得以弱化,政策允许农村剩余劳力进城,之前的城乡二元对立转变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新老市民”融合问题。新市民在某些方面游离于沿海体系与内陆体系、社保内与社保外、合法市场与灰色市场、夕阳产业与朝阳产业之间,与迁入地社会形成“紧张”状态,这种状况影响了社会融入。 2.公共政策的均衡化水平有待提高。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两种身份
8、背后实为利益关系,涉及社会资源再分配。从流入地分析,昆山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开发区、高新区、花桥以及张浦、周市、千灯镇,合计占比85.85。从政务环境、社会支持方面看,有接近七成(63.4%)的回答者认为昆山政务环境较好,但绝大部分外来人员(61.2%)遇到困难时还是愿意找老乡帮忙,自己解决的比例占23.4%,找本地人帮助的仅占9%。 3新市民自身素质和主动性不足。昆山流动人口知识结构总体不高,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流动人口总人数5.89%,初、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88.58%,社会适应力层面主要从语言、社交方面加以考察。根据对花桥的走访,从语言看,80.4%的受访者在昆主要讲普通话,讲昆山话
9、的仅1.2%,其余讲家乡话。从社交方面看,56.4%的受访者愿与本地人交朋友,32.3%的回答无所谓;经常联络的朋友中,有本地人5个以下的占47%,5个以上的占20.1%,可见,昆山本地人对外来人员的态度还是较友好的,外来人员与本地人交往的热情和信心较高。从根本来看,外来人员人际交往大多还是停留在亲缘和地缘关系方面,内向性、乡土性、封闭性突出,形成自我隔离,制约其社会融入。 四、加快新市民融入的宏观对策 复旦大学王桂新教授认为新市民的生存状态取决于居住、就业和社会融合状态,新市民融入必然经历集中化、常住化与市民化三个阶段。当前,昆山的新市民融合处于向市民化演进的“关键一跃”期,实现更高层次的融
10、合,在于从形式到内容上消除内外差异,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消除壁垒,更要消除思想鸿沟,将一些权利落实到位,再则,加快推动人口结构的优化。 1.革新社会管理模式,破除“二元”机制。以“积分管理、居住证”制度改革为突破,以经济社会承载力为前提,推动新市民逐步与迁入地户籍居民权利平等,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与新市民管理工作相适应的机制。在新市民的管理服务上不仅要重视其治安、计生等方面,也要解决劳动权益、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 2.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均衡化出台公共政策。做好两篇文章,第一,创造就业岗位。目前昆山流动人口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投资经商的人数分别占流动人口总数的0.27%、
11、69.39%、19.77%、10.59%,从事第二产业的蓝领工人居多,绝大多数不占有生产性资产,就业收入是其生存来源的核心。要因势利导,培训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集约型、高密度经济形态,促进收入提升。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政策红利,如免交相关税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提高新市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积极性。第二,出台均衡普惠的公共政策。逐步建立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推动知识、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打破就业门槛。改善居住、医疗、教育环境,拓宽新市民发展前景。 3.完善社会支持,推动新老市民良性互动。新市民在脱离流出地的管理后,也缺失了由流出地提供的各种保障,因此要建起一种以个人社会
12、关系网、企业、社区、政府相结合的兜底社会支持网络,引导其参与迁入地社会事务,促进新市民与迁入地居民良性互动,优化社会保障、社会融入机制,减少“问题新市民”发生机率。 4.注重教育引导,激发新市民融入主动性。(1)经济层面提升能力。激励新市民重视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提高素质特别是职业技能,熟悉城市规则。(2)社会层面扩大交往。鼓励新市民参加社区、企业活动,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自身发展。(3)心理层面强化认同。鼓励新市民增加对昆山了解,从心理层面适应当地生活。促进新市民组织、时间、法纪观念形成,依托社区道德讲堂或企业“职工之家”等,明确劳动纪律、工作规范,引导“说文明话,行文明事、
13、走文明路”。培育乐观向上的心理,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归属感。 五、以昆山为样本,深化新市民融入的实施建议 (一)建设“家在昆山”品牌工程,筑牢精神家园。一是打响文化品牌。推进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活动,突出诚信宣教,开展“新昆山人建设者”评比,以好家风带动好民风好社风,。二是推动参政议政。保障新昆山人入选党代表、两会代表,在社情民意类提案中反映诉求。规范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开展民主协商,重大项目吸收新昆山人参与听证议政。开展新昆山人党群组织建设,引导其加入党群组织。三是参与社会管理。鼓励参加公益服务、文体娱乐、志愿活动等社会组织,融入社区生活。 (二)文化融合发展工程,涵养多元文化。一是践行社会
14、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图说价值观”、“善行义举榜”设置,阐释价值观。以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发挥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示范作用,促进人的现代化。二是传承本土优秀文化。挖掘以“昆山三贤”为代表的先贤文化,昆曲、吴方言、水乡古镇等特色文化,美食、风俗等民俗文化。举办昆剧艺术节、昆山戏曲周,办好当代昆剧院,帮助新昆山人感知本土文化。三是繁荣多元文化。尊重新昆山人文化需求多样性,深化“昆台文化交流月”、“外企文化艺术节”品牌建设。四是拓展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扶持鼓励有文艺特长新昆山人组建文艺团队,丰富文化生活。 (三)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做优昆山服务。一是保障受教育权。年内新建学校14个,新
15、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2900个、2970个。鼓励“公建民办”办学模式,对新昆山人子女入学实行积分管理。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推行“一校多区”办学,保进校际均衡发展。二是优化公益文化服务。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扶持政策和社会组织孵化、项目培育、评选奖励措施。加快新昆山人文化俱乐部建设,提高职工、妇女儿童之家等场馆利用率。推进数字图书馆、文化馆以及网上剧院等平台建设。三是健全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城乡“15分钟体育生活圈”。四是完善卫生计生服务。将新昆山人卫生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在预防接种、妇幼健康等方面逐步提供与本地居民同等服务。 (四)平安和谐共建工程,建设宜居城市。一是建设平安昆山。落实居住证办理制度,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强化新昆山人集中居住小区管理服务,开展社区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整治。二是营造宜居环境。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