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022 年第 4 期会食宁神院题名碑(图一)原存于巩义芝田镇八陵村永裕陵祭殿宁神寺旧址,1979 年为巩县文管所收存。2006 年,巩义市北宋皇陵管理处成立,该碑划归北宋皇陵管理处。该碑石质灰青,碑趺遗失,仅存碑身。碑高 179、宽 131 厘米。碑阳阴刻行楷碑文,左书,字大如掌,碑文书风自然、气韵流畅,为蔡京亲书题记。碑文共七行,行满十一字,全文共六十八字。清叶昌炽语石称其为“宁神院题名”,张瑞峰宋代陵墓石刻名之为“会食宁神院题名碑”,两家释读阙如,今做简释,以究探明相关问题,筚路蓝缕,起一家之言,树各方家评论之矢的,以推进相关研究。一、碑刻录文宣庆使入内都知刘子礼/昭宣使入内押班刘复
2、古/昭宣使勾当御药院冯静之/朝请郎试户部尚书蔡元长/监护怀昌二王西葬朝/巩义市北宋皇陵管理处藏会食宁神院题名碑新识邢平元(濮阳县文物保护所河南濮阳457100)摘 要:蔡京于北宋朝末季长期居于宰执之位,历史评价为“奸”。其经济之能及书法成就,却因人讳功、瑕瑜相掩,渐至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巩义市北宋皇陵管理处藏会食宁神院题名碑作为蔡京于宋绍圣时期所书真迹,展现出其长于交际,善于结纳内侍官员的处事风格。在党争成风的北宋后期,透视蔡京在维系政治联络、构建政治同党的行为倾向。其不避物议的率性也是造成生前之败、身后之辱的原因之一。通过对碑中涉及人物、事件的分析,解答了以往不为学者关注的内侍人员身份等问题
3、。关 键 词:北宋;蔡京;碑刻;内侍;绍圣永裕陵会食宁神院绍圣二/年六月廿一日/该记事碑内容简单明了:宋绍圣二年(1095)六月,刘子礼、刘复古、冯静之、蔡元长四人,监护怀王、昌王灵柩,自开封西行至“河南府巩县西南四十里”1,葬二王,朝拜永裕陵,于宁神院会食。语石录其时间为“六月廿七日”2,碑文显示时间为“六月廿一日”,此可正语石之误。图一 会食宁神院题各碑23巩义市北宋皇陵管理处藏会食宁神院题名碑新识文 物 研 究二、关于怀、昌二王该碑所记事至简,其事情发生的背景是“监护怀、昌二王西葬,朝永裕陵”。怀王、昌王为宋宗室成员,其代际关系为(图二)。怀王,宋史宗室有传:“宗晖,元丰中,以淮康军节度
4、使袭濮国公,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进嗣濮王。哲宗立,改镇南节度使、检校司徒。绍圣元年薨,年六十七,赠太师,追封怀王,谥荣穆。”3言怀王薨于绍圣元年,在时间上存在绍圣二年“西葬”的可能。由图二可知,北宋朝昌王有三:一是真宗三子祗;二是濮安懿王之子嗣濮安懿王宗晟;三是英宗次子颢。宋史宗室载:“真宗六子:长温王禔,次悼献太子祐,次昌王祗,次仁宗。禔、祗、祈皆早亡,徽宗赐名追封。”4可见,碑文提到的昌王必非赵祗。英宗次子颢,宋史宗室有传:“吴荣王颢字仲明,治平元年,封东阳郡王。三年,出阁。神宗立,进封昌王;哲宗嗣位,徙封扬王,又徙封楚王。既而薨,年四十七,赠燕王,谥曰荣,陪葬永厚陵。徽宗即
5、位,改封吴王。”5有宋一代,皇子出阁后推迟外出就第,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赵颢、赵頵兄弟。以承欢宣仁太后膝下为名,神宗不许二王外出就第,恐怕政治考量为重。赵颢之昌王称号,距其薨甚早。其薨前为楚王,薨后为燕王,故赵颢葬时必不称“昌王”。濮安懿王之子宗晟,宋史宗室 亦有传:“宗晟,绍圣元年六月,以武安军节度使判大宗正事,加检校司徒,嗣濮王。明年三月薨,年六十五,赠太师、昌王,谥端孝。”6此昌王薨于绍圣二年(1095)三月,其赠号为昌王。怀王宗晖、昌王宗晟为英宗兄弟。故所“监护怀、昌二王西葬”必为葬宗晖、宗晟兄弟。三、碑中所题人员碑文所署监护灵柩的四人,当时蔡元长职务为“试户部尚书”,品级为“朝请郎”。
6、宋史职官三:“除授皆视寄禄官,高一品以上者为 行,下一品者为守,下二品以下者为试,品同者不用行、守、试。”7宋代职官“户部尚书”为从二品,文散官“朝请郎”为正七品上,故用“试”。宋内侍省都知、宣庆使、昭宣使、押班均为正六品,故蔡元长居后,蔡京此前曾知开封、瀛州、成都、扬州而不署,仅署“朝请郎”,显示其善为人后、敬人轻己的高情商。(一)宣庆使入内都知刘子礼和昭宣使入内押班刘复古宣庆使入内都知刘子礼,“子礼”其字也,现有宋代资料未明见刘子礼的相关记载。宋史中刘瑗者似乎有刘子礼身份的影子,“(宋哲宗元祐八年十月)庚午,复内侍刘瑗等六人”8其身份为“内侍省”人员。皇宋十朝纲要校正9宋史纪事本末10谠论
7、集11等处提到刘瑗,载明在哲宗龙兴之前,刘瑗即已亲近“有劳”,故得到信任。刘瑗即为刘子礼存在较大可能性。昭宣使入内押班刘复古,历史踪迹不明晰。宋史宦者载:“刘惟简,开封人,由入内黄赵光义(太宗)(共 9 子)元佐禔(周王)佾顼(神宗)(共 14 子)煦(哲宗)(神宗第 6 子)佶(徽宗)偲宗懿(元子)宗晖(怀王)曙(英宗)(濮安懿王第 13 子)宗晟(嗣濮安懿王、昌王 2)颢(昌王 3)颜頵宗樸允宁允宁(濮安懿王)(共 28 子)允中祐祗(昌王 1)祯(仁宗)元亿元僖元休(真宗)(共 6 子)元份(商王)图二 北宋部分宗室世系图242022 年第 4 期门积官至昭宣使、康州刺史、高阳关路兵马都
8、监,为入内押班。英宗初立,惟简自河北来朝,请对寝门识其姓名屏间,他日,神宗览所题屏,擢干当延福宫,自是蒙亲信。”12,又载:“哲宗在藩时,惟简奔奏服勤,及亲政,招至左右,以内侍押班卒。”13,身份均可与碑所题人物相锲合。宋史文彦博传14宋史沈括传15宋史吕希纯传16皇宋十朝纲要校正17均有关于刘惟简的记载。怀疑刘惟简即为刘复古,尚待进一步考证。此二人与史料记载中的人物同姓,身份相同,职务相符,时间上也契合。同一时期,入内内侍之都都知、都知各设一人,呈一正一副格局。故作以上推断,有待与众方家探讨、商榷。(二)昭宣使勾当御药院冯静之冯静之即冯世宁,宋史有传:“冯世宁,字静之,以入内黄门累迁昭宣使、
9、忠州团练使、入内押班。政和初,以内客省使、彰化军留后致仕。世宁出入禁达闼六十年,循谨无过。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恭节”。18宋太祖立制,以文人治国为根本制度,中官品赀、身份较低,地位下降。“宋世待宦者甚严,宰相之权重,貂珰有怀奸慝,旋踵屏除,君臣相与防微杜渐之虑深矣。”19说明宦者处于君臣严防之中。太宗时期执宰欲大用王继恩,而太宗却之;真宗时期,皇帝欲以刘承规为一方镇守,因宰相反对而罢。宋代幼年即皇帝位由后宫主政者三朝,而宦官不得弄权,皆朝廷对其防守严格所致。故有宋一代,宦官不得大横于世。而如冯世宁者,内侍卒而得谥者极少,北宋朝一百六十余年仅五人而已(全彬谥恭僖、李宪谥忠敏、宋用臣谥僖敏、梁
10、从吉谥敏恪、冯世宁谥恭节),可见冯世宁之地位。宋史为宦者立传者计 53 人,该碑能够确认的有其一,且同此后的宰相比肩而立,世所罕有。曾公遗录载:哲宗崩,向太后定端王(徽宗)即位而未到场的片刻,曾布对梁从政等曰:适来帘前奏对之语,都知以下无有不闻,又对押班冯世宁等云总得闻。20亦可见冯世宁处禁中的位置。“(政和二年)以中亮大夫易宣庆使,拱卫大夫易昭宣使。”21结合前文,入内内侍官员称谓演变明晰明白。又载:“(内侍省下属)御药院勾当四人,以入内内侍充”。因冯世宁处事严谨,让其“勾当”御药院,实属用人不缪。宋代御药院,宋至道三年(997)设,上承唐尚药局,后职能扩大渐为皇帝私人机构,似乎可以看到明代
11、锦衣卫、清代粘杆处的先声。“超出本职的职能始于仁宗朝,活动频繁以神宗、哲宗朝为高潮。”22至绍圣间(10941097),御药院正是当红时期。此时的御药院,在隐蔽的身份下“职能的广泛性,几乎无所不能”23。此时,御药院和皇城司成为皇帝的左右手,专门为皇帝承办各种私密差使。故有学者认为“宋代皇权表面上不再强硬,实际上并未削弱”24。北宋中后期,御药院代表皇帝在外处理具体事务,是皇帝耳目,是皇权的外延,这种倾向,赋予了宦官更大的事权,为后来的干政,埋下了伏笔。御药院的特殊身份,其勾当官自然是皇帝信任的人。学者丁义珏认为:“御药院勾当官是宦官序列中仅次于省官,又是皇帝最为亲近的私人。当他们受皇帝指派在
12、宫廷内外、王朝上下、京畿与边地活跃时,接触的常常是皇帝个人希望直接了解、处理的实务。”25可以看出御药院勾当官与皇帝亲密的个人身份。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司马光上疏,要求加强宫内奏事的保密性,仁宗诏:“自今止令御药院使臣及扶侍四人立殿角,以备宣唤,余悉屏之。”26可见御药院深受皇帝信任。(三)朝请郎试户部尚书蔡元长蔡元长即宋代著名人物蔡京,宋史卷二百七十二有传:“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登熙宁三年进士第,调钱塘尉、舒州推管,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改龙图阁侍制,知开封府。”27宋元丰末“谏言京挟邪坏法”出外郡,后“历郓、永兴军,迁龙图阁直学士,复知成都”。28宋绍圣初,蔡京自外郡至朝廷任职,
13、绍圣时期是蔡京进入朝廷中枢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力量积蓄,为以后的当政打下了坚实的基25巩义市北宋皇陵管理处藏会食宁神院题名碑新识文 物 研 究础,“根株结盘,牢不可破”29。故其在“试户部尚书”其间,积极与诸位入内内侍加意结交,并因此被多人所参劾。后迁龙图阁学士、翰林学士。以机敏聪颖,思路奇诡,长于结交,行事干练,“历仕宋代神宗、哲宗、徽宗诸朝,五度为相,当政二十余年,颇有建树”30,虽学者说法相异,亦可见其不世出。宋史将蔡京列为奸臣,总其大略,通常认为其贪恋权力、培植私人、党羽遍布、把持朝政,但其经国济世之才能,书法艺术成就,瑕瑜相掩,渐至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蔡京的一生,举其大者有四:推进
14、变法;参与新旧党争;倡“丰亨豫大”说;书法诗词方面的成就。汪征鲁先生认为:“在北宋及后世,蔡京都是一个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罪孽沉重而又备受争议的人物。”31蔡京历史争议的形成原因,是朝廷在“异论相搅”的用人思想指导下,形成党争的相互牵制,伴随着北宋朝廷的崩塌,蔡京于贬戍途中死亡。而朝廷在责任推定上,回避长、上,讳徽、钦帝责任,其评价遂为定论。相较王安石元祐时为“奸臣”;崇宁间司马光等元祐党人为“害政之臣”,时局随党争变动,朝廷居中平衡,有后继者为之请敕更名,历史评价因之反复。蔡京变法是熙丰变法的高阶,是宋徽宗“绍述”政策的具体化。此前,其弟蔡卞(王安石女婿)恢复王安石变法,未见大功。蔡京当政推
15、行的变法,亦是王安石变法的接续,但变法更加贴合实际、易于操作、考虑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加以雷霆手段、任用能人(不一定贤)故得以行于世。王安石变法于内增加了国家收入,对外主动防御,取得对西夏战略优势。但其过程中触动了缙绅官僚的土地利益,故受到朝廷诸多重臣的反对,终至“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32。泰陵立,司马光当政,尽改王安石法,致使朝廷财用日拙,弃地西边,于民未便,于国不利。徽宗初立,徽宗、向太后欲调和新旧两党共治未果,向太后崩,徽宗意欲“绍述”。“已而宫妾、宦官合为一词誉京”33,徐起蔡京终至左仆射,以致于“京起于逐臣,一旦得志,天下拭目所为”34。杨小敏认为:“对于蔡京的骤然升迁,很
16、多人吃惊不小。但徽宗绍述父兄的决心和举朝无人以辅之的局面,则是蔡京崛起的真正原因。”35相对于众口一词的赞誉,“官家”清醒时更多的则是注重国家的治理。桯史载:“崇宁改元,天下晓知其意矣,(邓)洵武复进一图曰:爱莫助之图。以丰祐人才分而为二,能绍述者居左,惟温益而下一、二人;而列于右者皆指为害政,盖举朝无遗焉。于左列之上,密覆一纸曰蔡京,谓非相京不可。上览而是之”。且于其下评论“(洵武)卒之成蔡氏擅国二十年之祸胎”。36蔡京的起用,是时政的历史产物,非一事一物所左右,是个人才干、人事关系、政治时局的结果。蔡京推行的变法,很多做法被保留下来,为后世所承袭:一是改茶、盐官营,为“茶引”“盐引”制度,一直持续到清代末年乃至新中国建立后;二是钱法改革,催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钞票”37,至今仍在采用。三是历史上第一次将在州、县设立学校以制度化的方法固定下来,并设立算学、书学、画学、武学、医学等各类专科教班。四是州县设立居养院、安济坊、泽漏园。居养院“以处鳏寡孤独与贫困无告者”38“诏以绝户财产给其费,不限月数”39;置安济坊以养民之贫病者;创泽漏园收瘗“贫无以葬或客死暴露者”40。是国家设立常设专门